王熙凤重生[红楼]_第12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第2/3页)

件怪事儿。可说到底,那也只是件小事儿,贾赦本人不曾反对,贾母最多也就劝两句要宽容不能善妒,旁的也就没法子了。

    可等邢夫人离开后,贾母却越想越觉得古怪,总感觉即将有大事发生一般。思来想去,贾母忍不住向鸳鸯道:“鸳鸯,最近咱们府上可太平?”

    “会老太太的话,咱们府上一切安好,只等琏二爷和林姑娘回来,好一齐过个团圆年。”

    秦可卿出殡之前,贾琏跟前的小厮昭儿就曾回来过一趟。只说林如海没了,又说贾琏带着林黛玉往林家祖籍苏州送丧去了,道是年底就能回来。这如今都十一月底了,想来用不了几日,贾琏就该带着林黛玉回京里来了。

    “嗯,回来就好。”贾母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旋即像是想起了甚么一般,又问道,“最近可听说赦儿那头有事儿?”

    鸳鸯摇了摇头,道:“除了大太太发卖丫鬟外,并不曾有旁的事儿。”

    “不曾……唉,早知晓就不跟赦儿说那事儿了,没的替我出气,反倒是让我提心吊胆的。赦儿那孩子,打小就被我那婆婆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小时候就一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样子,等长大了,我以为他会懂事点儿,结果却愈发的变本加厉。如今都年过半百的人了,我还老是担心他会干出甚么错事儿来。”

    这话,鸳鸯却是没法接了。

    贾母一生只得两儿一女,女儿早逝,俩儿子却是个顶个的不省事。贾赦就无需多说了,贾母只要一想起那晚的事儿,就觉得自己当时一定是被气糊涂了,竟是打算找贾赦帮她出气。结果,气是没出,反被吓得三魂去了两魂半。亏得之后没出甚么事儿,要不然贾母铁定会懊悔得恨不得掐死自己。至于贾政,原看着是好,可如今却一心为自己的前程奔波,明知道王夫人对她不恭敬,也只充耳不闻,让贾母不止一次的感到心寒无比。

    “罢了罢了,这都是命呢!”

    眼瞅着天色也不算早了,贾母索性唤了洗漱,打算早早的歇下。至于晚间的请安,免了也罢。可没等鸳鸯吩咐下去,外头就有小丫鬟匆匆进来,道:“大老爷来了。”

    鸳鸯微微一愣,旋即立刻告知了贾母。贾母虽原打算早点儿歇下,却也不是真的疲惫,听了这话,唯恐贾赦又作幺,忙将人唤了进来。

    “儿子给母亲请安,不知母亲可曾用了晚膳?”

    “用了。”贾母见他仿佛并不知晓邢夫人刚离开不久的事儿,便问道,“你打哪儿来?”

    “刚从外头回来,因惦记着母亲,这才忙忙往这儿来。”贾赦答道。

    “可有事儿?”

    自然是有事儿的,又或者说,贾赦这是典型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旦主动登门拜访,可不仅仅一句有事儿就能带过去的,而是他准备放大招了。却见贾赦站直了身形,又往鸳鸯处瞧了一眼。鸳鸯见状,忙看向贾母,旋即躬身退了出去。

    鸳鸯一走,这内室里就只剩下了贾母和贾赦母子俩,贾母道:“赦儿,你有事儿便说罢,咱们母子之间没甚么不能说的。先坐罢。”

    “母亲您说的极是。”贾赦勉强笑了笑,又依着贾母的意思,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道,“儿子今个儿特地过来,除了给母亲请安外,还有一事儿不明,还望母亲您能替儿子解惑。”

    “何事?”

    “咱们府上从祖父开始,到如今已逾百年。这百年间,府上各色大事儿小事儿也经历了不少。就拿当年在姑苏扬州的事儿来说,我记得那会儿咱们家还曾有幸接驾过。”

    贾母原因为贾赦特地过来寻她,是真的有要紧事儿,及至听了这话,却反被弄得一头雾水,半响都没能想明白。因而,贾母只是略点了点头,证实确有此事。

    “那会儿,我年岁还小,很多事儿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了。却犹记得一点,那会儿咱们家为了接驾,那银子就跟流水似的,不停的往外花。估摸着,少说也有上百万两罢?”贾赦抚着他那山羊胡子,颇有些皮笑rou不笑的意味。

    其实,到了这会儿,贾母已经隐约猜到了贾赦这是来者不善,只是贾赦尚未将话挑明,且一时半会儿的,贾母也实在是猜不透贾赦心里的想法,故而索性拉下脸来,问道:“赦儿,你到底想说甚么?接驾那事儿,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还提那做什么?”心下却道,莫不是贾赦听到了外头的风声,却不打算修改省亲别院?若真这般,她这个老婆子指不定要好生劝一劝。虽说元春是二房的姑娘,可省亲一事,却是整个荣国府的荣耀,万万马虎不得。

    “母亲,儿子只是想提醒您,咱们家还欠着户部一百万两白银呢。”

    “甚、甚么?!”贾母险些从坐着的暖炕上跳起来,当下便将方才脑海里的所思所想抛到了脑后,只一叠声的问道,“赦儿你胡说甚么?我们家何时欠……”

    “母亲可是想起来了?”见贾母说着说着,便主动住了嘴,贾赦便知晓贾母这是醒悟过来了。其实,荣国府欠银一事,真不是甚么秘密,只是因着年代实在是太过于久远了,且那会儿,又是太上皇特批,且还是用于接驾的。因而,只怕连已故去的荣国公贾代善都不曾意识到,这个欠银是要儿孙们来还的。

    贾母原并不曾意识到,这会儿听了贾赦所说,却在心里狠狠的打了个突,道:“这欠银是有名目的,太上皇最是圣明,如何会让咱们家来还这笔银子?这明明就是……”是太上皇用的,可如今这天下却是属于当今的了。

    慢慢的,贾母也逐渐明白过来了,只是面色却是愈发难看了。

    这里头的道理真的很简单。就拿荣国府来说,譬如贾代善有一个好友,跟荣国府借了大笔的银钱,既说了不用付利钱又说了甚么时候凑手甚么时候还。可今个儿,贾代善没了,轮到贾赦当家做主了。倘若贾赦一口咬定,逼着那人立刻拿出钱财将欠银给了结了,却是既占着理又占了道义。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若能将利钱免了,外头的人还道这债主宽厚仁慈呢。至于那些银钱究竟是用在了何处,时隔多年,如何还能说得清楚?

    “母亲,您是如何看待此事的?”见贾母迟迟不曾开口,贾赦逼问道。

    “欠银一事确有其事,可那到底是陈年旧事了。既然太上皇多年不曾追讨,当今应该也不会讨要罢?”贾母拿眼看向贾赦,面上俱是踟蹰之色,语气里也是满满的不确定,“赦儿,你是何意?”

    “儿子只想同母亲说,欠银一事儿绝对是有的,还银也是铁板钉钉的,只不过究竟何时还,如何还,尚未有定论罢了。”为了确定王熙凤不是在诓自己,贾赦特地辗转托人去户部查问了一下。当然,他还没有傻到直接提荣国府,而是转着弯儿的说了四大家族并江南甄家。所幸这事儿原就不是甚么隐秘,如今没甚么知晓,只能说事情太久了,待一翻档案,就甚么都清楚了。

    荣国公贾代善,欠银一百万两。

    听到这话时,贾赦险些没直接背过气去。唯一庆幸的是,江南甄家欠银一百八十万两。至于其他三家,王家和史家也有欠银,唯独薛家账目上是清清白白的。

    可就是这般,贾赦心里也没有好受多少。试想想,若欠银的只有荣国府,那到时候还能跟其他几家匀些银子来。结果,难兄难弟们都欠了一屁股的债,唯一不欠银的薛家,又被王夫人盯上了,贾赦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薛家口袋里捞钱的美梦。

    “赦儿,你到底是何意?”到了这会儿,贾母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