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红楼]_第15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第2/3页)



    “对了,还有一个事儿,往后巧姐的教养归了我,荣哥儿就由琏二爷教养罢。当然,日常琐事我会全权接手,可好歹荣哥儿如今也有三周岁多了,等翻过年,论虚岁也有五岁了,该启蒙了罢?”尽管王熙凤从未想过让荣哥儿走仕途,可反过来说,她也不可能让荣哥儿目不识丁。最少最少,总要学会看账本罢?

    贾琏深以为是,可思来想去,却仍不打算亲自教。不是他不尽心,而是他有自知之明。

    “凤哥儿,干脆我想法子给荣哥儿请个先生好了。再过几日就要过年了,索性就等明年出了正月罢。也不消寻太好的,我看看有没有落魄的秀才举人之类的。”

    “顺便也瞧瞧附近有没有私塾。”王熙凤说着说着,扭头便是一个眼刀子下去,登时原本打算偷偷溜走的巧姐僵住了。

    “私塾?”贾琏纳闷了,道,“你打算将谁送到私塾去?凤哥儿,你可知晓,外头的私塾一般只收七八岁,或者更大一些的孩子。”

    “琮儿。”

    “呃……”被王熙凤干脆利索的回答给惊到,贾琏半响才回过神来,吸着气慢慢的道,“琮儿去私塾倒是无妨,左右他年岁也大了,可你是打算将来如何做?总不至于指望他走仕途罢?”

    王熙凤给了贾琏一个“我又不傻”的眼神,吐槽道:“我能怎么做?等来年出了孝除了服,我要先将二meimei嫁出去。再过两年,看看当今到底是怎么个意思,还要给林meimei归置一份厚厚的嫁妆。四meimei的亲事,我是指望着林meimei的,我就盼着林meimei高嫁,且一进过去就怀孕生子,最好跟平儿似的,四年生了仨小子。真要是这样,四meimei的亲事我就真的不用发愁了,指不定连带将来巧姐的亲事都能指着林meimei了。”

    贾琏默默的注视着王熙凤,一瞬间只觉得自己失去了语言功能。

    又听王熙凤道:“至于琮儿,他的出身摆在那儿,本人又不是个机灵的,没见巧姐这小破丫头都能将他使唤得团团转吗?回头看具体情况再说罢,左右多认识点儿字总是没错的。要是他真有念书的能耐,咱们就供着他,也不差那几个钱。要是没能耐,就学学管账,将来他若愿意跟着咱们,就去外头当个大管事,要不愿意就给他娶门媳妇儿,再予一些安置费,打发了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贾琏还能说甚么?要是他跟琮儿兄弟情深也就算了,然而事实上,他跟琮儿的熟悉程度,还不如迎春、惜春、黛玉她们几个呢。不单如此,就连贾赦当初在世时,也是对琮儿漠不关心的。

    那就这样呗!

    “琏二爷您一定要记得分轻重缓急!荣哥儿也好,琮儿那事儿也罢,这些都不着急,您倒是先将二太太那事儿给办了,我回头也会递消息给鸳鸯,让她再好生添一把火!”

    “成!”贾琏满口子答应。

    <<<

    王夫人也是真倒霉,按说如今贾府也忙碌着,虽说因着在孝期之中很多事儿都是简办的,可问题在于这不马上就要出孝期了吗?

    对于贾琏来说,出了孝期就代表着悲痛彻底过去,说到底人还是要往前看的,贾琏就算无心仕途,可既然当今看好他,甭管他愿不愿意,有些事儿还是得去做的。尤其是一些原本不大方便的事儿,等出了孝期后,桩桩件件都等着他去做。

    而王熙凤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且也更琐碎,更耗费心力。

    贾府如今有三个正值妙龄的未出阁少女,哪怕惜春稍年幼一些,一时半会儿的不着急,可该忙的还得赶着忙。

    迎春的亲事是最要紧的,亏得邢夫人难得动了一回脑子,虽说孝期不宜说亲,邢夫人却是紧赶慢赶的将迎春的嫁妆归整出来了。当然,迎春的嫁妆并不丰厚,虽说她如今已经是嫡女了,可毕竟成为嫡女也没多少年,加上邢夫人至始至终都不曾真正的管家,且她本人也没有甚么嫁妆好贴补女儿的,因此迎春的嫁妆只能算是还凑合。不过,也亏得有邢夫人帮衬,至少一些琐碎的物件,她都给备齐了。大不了回头王熙凤再贴补一些压箱钱和头面首饰,也就能过得去了。

    黛玉的亲事不用愁,可她的嫁妆简直要逼死王熙凤。倒不是王熙凤不舍得钱财,而是不知道怎么才算是合适的。

    按说,黛玉乃是林家唯一的一根独苗苗,无论怎么厚的嫁妆都是理所当然的,可王熙凤不可能学着林如海的样子赔上全部家当,他们家还得接着过日子不是?再说了,黛玉也不可能接受比迎春丰厚多得多的嫁妆,这是黛玉的底线。

    更为难王熙凤是,黛玉的亲事还不曾过了明路,王熙凤就算是想找个样板都没法。无可奈何之下,王熙凤只能回了一趟王家,想法设法要到了当初堂妹出嫁时的嫁妆单子。

    至于惜春,也不好折腾,哪怕如今王熙凤已经打定主意将惜春的亲事推到黛玉身上,问题是嫁妆呢?!

    惜春原是宁国府贾敬之女,正正经经的贾家嫡长出身,可问题在于,她生母早逝,那可真是一丁点儿的东西都不曾给她留。等过继到大房后,因着时日尚短,且前头还有两个jiejie,王熙凤根本就不可能先顾到她。无奈之下,王熙凤只能折中一下,先在一年之内将迎春打发出门子,然后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黛玉的嫁妆上头,再抽空给惜春置办嫁妆。

    偏生,王熙凤还有个嫡亲的闺女巧姐要教养……

    而就在贾府忙忙碌碌之际,王夫人好死不死的非要往上头撞!王熙凤深以为,不给王夫人一个深刻的教训,简直就对不起王夫人拼命作死的伟大精神!!

    于是,王夫人倒霉了。

    哪怕仅仅是一些流言蜚语,而并无任何实质上的证据,也足以将王夫人彻底毁去。说白了,讲究证据的只有官府衙门,普通人哪里会在意证据不证据的问题?君不见当初贾珠死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