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王朝_第五回 红军出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回 红军出击 (第2/2页)

 张其真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毕竟不是叶和,说起话来分量不够,现在首要的事情还是维持团结。也是起义太顺利了些,规章制度不甚完善,才闹出这么个乱子。亡羊补牢,希望没有太晚。

    接下来三天,这三个人在两江总督衙门大堂拟定了一个方案,然后把天地会前五房后五堂十位堂主一起找来共同商议施行。

    天地会这十堂是为莲花堂,洪顺堂,致公堂,参太堂,宏化堂,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厚土堂。根据商议办法,各堂均更名为军,比如原来的青木堂就改叫青木军,原堂主改任军帅,下属的分舵主改任营帅。最高的三人指挥是胡洪,成谅和张其真。胡洪声明,第一个规矩,凡是加入天地会的义兵都要剪掉辫子,头裹红布。天地会有个别称叫洪门,这只军队又用红布包头,后来张其真直接提议,干脆我们就叫红军吧!

    一直赞成通过……后来叶和听到这个名称由来的时候,夸张的笑得从椅子上掉了下去。

    经过半个月的整肃,这只中国历史上首先出现的红军分为十部,每军精选兵士一万,共十万人,剩下的编入城防留守部队,维持治安用。在修改原来天地会堂规的基础上,颁布了二十八条军令,第一条上级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一切行动听指挥。以后二十七条都是约束军人行为,比如sao扰抢掠百姓者死,jianian盗邪yin者死,通敌判变者死等等。又折腾学习贯彻了半个月,到九月末张其真再下去视察一遍,有点军队的样子了——这些还是后话。

    他们一边整军,一边还是接着打仗。江南的战局也是变化无常。江苏巡抚陈丹赤从南京撤退的时候,把南京沿岸的船只通通带走,江南江北的义军被切断不能互相支援。江北义军人数不多,大约一万三千多人,占了南通之后又去围困扬州。陈丹赤到底不是特别白痴,义军围攻了一周没有打下来。在这个期间道光旨意到,江苏巡抚陈丹赤升为两江总督,统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兵马。陈丹赤得了这个圣旨,马上调来安徽兵马救急,义军大败。江北义军的头领不得已派人渡江送救急信。

    送救急信胡洪张其真他们也是干瞪眼,天地会在南京附近找了又找,找不到不过二十几条船。只能让江北义军暂时退往大别山打游击,保存实力。

    在江南,前五堂后五堂的军队分成三路,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张,夺取南京周围地区。这里数致公军走的最快。赵正义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他手下的一万人跟老虎一样,诈开栖霞镇夜袭丹徙县,围困了镇江城。镇江总兵还是个满人胆小鬼,看红军到了乘船逃跑,手下的清兵两千多人投降红军。其余各路也有所进展,到了九月末,东西从板桥镇到镇江;北从长江到陶吴镇方圆百里,将近一百多万人口,全部落入天地会之手。

    胡洪本来想马上北伐,但没船没办法渡江,只得暂缓。张其真给出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仿照历史书上学到的太平军的打法,分兵两路。一军沿长江进攻江阴,常州,无锡,苏州,一直到上海县。这几个城市清军力量薄弱,苏州甚至已经在天地会控制下,所以只派一万人;另派三万人,绕着太湖奔湖州,然后攻打杭州,这也是为了防止清廷的闽浙总督在后方找麻烦;这两路为东征军,由成谅为主帅。另一路西征军,同样是四万人,目标是九江湖口。鄱阳湖一带本来船只便多,又是清廷长江水师停泊的地方,打下这些地方就有船渡江了。胡洪是个闲不住的人,西征面对的是两江和湖广的大批清军,应该有很多恶战,他改不了脾气遇到打仗就特别兴奋,亲自担任西征军大帅西征。张其真带两万人留守南京一带,继续招兵买马,还负责调度粮草。

    安排妥当,嘉庆十八年十月初一,天地会红军在南京中华门外举行了一个誓师仪式,旗幡招展,号角震天,正当午时两声炮响,天地会众堂主,东征军和西征军的大帅跟张其真握手告别,踏上了漫漫征途。

    送走了这些人,张其真回到两江总督府,想起叶和。两个月了,他还是毫无消息,张其真不由得为这位老兄担心起来。

    ………………

    这个时候,江北有四匹马正沿着长江到处寻找船只,官兵倒是看到了这一行人,不过其中有三个道士,其中的老道须发皆白,跟神仙一样,出于对出家人的放心,官兵也没细细盘查。

    因为无法渡江,这一行人就在长江边上一个小镇住了下来。那个俗家青年每日都到长江边上转悠,一连十几日一无所获。这一天同样回来了。老道在一棵树下打座盘膝,正在练功,见他回来了,收功笑道“怎么样?有收获么?”

    年轻人叹了口气“不瞒张教主,还是没船啊……”

    张天潮舒展了一下筋骨,站了起来“孩子!别着急,今天晚上咱们就渡江。”

    叶和笑了“道长,难道您会仙术要带我飞过长江去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