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侯_第六十二章 判卷,再出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判卷,再出题 (第2/2页)

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增山先生和知府大人都错了。”

    归照磨放肆的笑声让徐增山大为不满,鼻子里冷哼了一声。

    姚善忙问;“不是陈艾又能是谁?”

    归照磨大概是太兴奋了,没察觉出徐增山的不满,一把从他手中抢过稿子,将背面的签字亮出来,大笑;“是我儿子,各位大人,徐先生请看,这是我儿子归元节作的。”

    儿子能够在这次诗会中拔得头筹,归照磨也是乐而忘形,说起话来未免有些不知道收敛,他大叫道:“知府大人,徐先生,这首诗究竟能不能得第一呀?”

    徐增山面上有青气一闪而过。

    他是什么人物,徐家族学的先生,又是大将军徐达的幕僚,常年行走到公卿大夫之家,就算是开国勋贵见了他,也要叫一声增山先生。只不过,徐增山无意仕途,平日为人低调,也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气。

    据他这几天同归照磨的接触看来,这就是一个小人,徐增山觉得同他多说一句话都是白费口水。

    眼皮一个耷拉,又进入了假寐状态。

    知府姚善也是有些诧异,按说以陈艾以前所显出的才华来看,不至于会落选啊:“花大人,陈艾究竟怎么回事?”

    花推官苦笑一声:“陈艾交了白卷。”

    “什么?”知府惊讶地叫了起来。

    花推官苦笑,“陈艾原话是这么说的,他说诗词是小道,还是圣人之言时文八卦才是正途。”

    “好个狂妄的小子!”徐增山一身工夫都在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上面,闻言如何不怒。

    他睁开眼睛,猛一拍茶几,震得几上茶杯光当乱跳:“此人就算才高八斗,也是个妄徒!”

    知府也是叹气,不住摇头:“太狂妄了,太狂妄了!”

    在座诸人都觉得陈艾实在是一个狂悖之人,却万万没想到,陈艾这不是狂,实际上,他根本就不会作诗。你让他现场赋诗一首,那不是逼公鸡下蛋吗?

    归照磨见几人对陈艾不满,心中更是得意,笑问知府:“大人,我儿能得第一吗?若你点头,我这就叫他进来拜见徐先生。”

    姚知府只得点头,将〈金刚经〉捧起递给归照磨:“此物是你儿子的了。”

    归照磨接过书,却放在徐增山面前的茶几上:“我愿代犬子将此书送与增山先生。”

    徐增山有些意外:“你要送这本书给我?”

    归照磨忙道:“我儿元节一直向往徐先生的学问,想拜在你门下,这本黄山谷的手书权当是他的束修。”

    “想让你儿子进徐家族学?”徐增山脸色冷了下来。

    “还请徐先生点头。”归照磨不住口起求肯,他心中滴溜溜地打起了小算盘。以自己儿子的才学,将来不说进士,考个举人,从此走进官场应该没有问题。只可惜儿子五官长相实在不堪入眼,朝廷选官最重相貌,以元节的模样,将来只怕前途无亮。可若是攀上了魏国公府这棵大树,有徐家人提携,将来的成就只怕比他老子我要大许多。

    归照磨的心思徐增山如何不明白,他冷冷地将〈金刚经〉推出去,淡淡道:“想进我们徐家的族学,不是不可以,可首先得姓徐。外姓人若要进去,得有老太太点头,得先讨了她的欢心才是。不过,我们府上的老太君可不信佛,也不喜欢名人字画,你本经书就算送过去,她也会拿来纳鞋底。”

    徐增山口中的老太太就是大将军徐达的发妻,也是魏国公府的事实上的主人。

    归大人大为尴尬,还是痴缠不休,弄得徐增山烦不胜烦,偏偏又不好发作。

    归照磨如此不要脸地苦求,连知府大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冷哼了一声:“归大人。”

    若是往常,徐增山早就拂袖而去。可今天却不能不给姚知府的面子,无奈之下,只道:“要想打动老太君的心也不难,老太太最喜欢听曲子,今次差我来苏州,就是为了替你们苏州最有名的歌妓兰姬赎身,请她去我们府上陪老太君说说话,唱唱曲解闷的。要不这样,就让兰姬出来给你们苏州的童生们唱一首曲子,再让他们依着这曲做一首词。若你儿子真拿了第一,我就做主收他进我们徐家族学。”

    归照磨对自己儿子的才华信心十足,忙道:“但凭增山先生决断。”重要再胜一场,这个徐增山就没办法推脱了,到时候……呵呵,也是我儿的运气啊!

    说了半天,徐增山冷笑:“他陈艾不是瞧不起诗词小道吗,姚大人,你是父母官,就下个命令,让他写。我倒要看看他陈艾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狂妄!”

    知府点头:“好,我这就让花推官去传我的话,就说,陈艾必须下笔,否则这科府试他就别想了。”

    徐增山一拍巴掌,从里屋里就走出来一个怀抱琵琶的女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