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侯_第七十七章 当判第一(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当判第一(一) (第2/2页)

误写成“meimei”。这句话出自。昧昧在这里表示“沉思”的样子。四书五经这句话,在他笔下成了谈情说爱的话了。

    当时这份卷子在众人手中一传阅,立即笑倒在地。

    从内心来说,考场气氛沉闷,大家还巴不得多出些这种新奇乐的卷子呢

    陈艾这份卷新异有趣,算是对历史的另外一种解读。这在历史翻案风盛行的现代社会本没什么,可落到古人眼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

    一时间,几乎整个考场的考官们都是议论陈艾的卷子。

    不少人对陈艾后面即将写的史论第二题和策问留了心。

    第一场考试只有一道史论,审卷工作倒不繁忙。

    可第二天因为是两道题目,工作量骤然大起来。

    第二天的题目是一道史论和一道策问。

    同第一天的题目一样,这两题也非常简单。

    史论是,此句出之,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于是项梁立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这个道题做起来其实也非常简单,不外乎是说我等做人做事要坚定,即便力量再小,只要决心够大,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同后世的高考励志文也没什么区别,也是一样的写法。

    至于策问则更简单的,让考生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谈谈如何鼓励农桑。

    鼓励农桑这一题也非常简单,一般考生拿到这个题目,多半会先说说农桑的重要性,再说说作为一个地方官,首先要组织人手挖掘灌溉渠道,每年春耕那几天,官员还得亲自走到田间地头举行一个议事,扶犁耕上几步。

    这种考题早就被刊载在范文选集之中被考生们背得烂熟于胸,到时候依着这个套路写就是了,绝对能拿高分。

    不过,这种卷子对考官们却是一种难言的折磨,千篇一律的流水文章看多了也是一种煎熬。

    好在这科出了个放荡不羁的陈佩萸,或许能给大家一个惊喜吧。

    正因为题目实在太简单,不少考生都提前交卷,到下午太阳落山之前,竟收上来九十张卷,还剩十来个写字慢的童生还在屋里磨蹭。

    两道题目,两百多张卷子一交上来,考官们都忙开了,也飞快地给所有的卷子逐一评好等级。

    归元节第一个交卷。

    说起这个归公子,不愧是苏州府数一数二的才子,若不是长得胖有些猥琐,单就他的文章来说,还真当得起风流才俊四字。

    这两篇文章也写得花团锦簇,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很愉快的阅读享受。

    不过,单就内容来说,还是脱离不了那些范文的规置。

    如果放在往常,这种卷子拿个第一轻而易举。

    可惜众人都被陈艾的文章养刁了胃口,看到归元节这种老成保守的文字,却心中不喜。

    倒是归照磨提着自己儿子的文章不住在同僚面前炫耀:“诸位大人,犬子的文笔越发老道,虽然还有些瑕疵,却也算不错。却不知道知府大人什么时候给考生们这第二道史论和这到策文排名次?”

    众人都笑着回答:“考生们的卷子都还没收上来呢,怎么排名次?”

    归照磨哼了一声:“不错十几个人没交卷而已,我看这十几人也写不出比犬子更好的文章来。”

    有人笑道:“未必吧,陈艾不是还没交卷吗?归大人,知府大人之所以迟迟没有排名次,不究竟是在等他的文章吗?”

    “这有什么好等的,陈艾枉称才子,这两题又不难,偏偏磨蹭到现在,不是江郎才尽还会是什么?”归照磨大声叫道:“依我看来,也没必要等,我等立即将审核过关的卷子交到知府大人那里去,请他圈点出名次。”

    花推管面容一整:“归大人,如此不妥吧,按照考场规矩,考生最迟可在明日清晨时交卷,这么急交上去,对陈艾和其他十几个考生公平吗?”

    归照磨胸中也有邪火上拱,正要争辩,一个考官兴冲冲地挥舞着两份卷子冲进屋来:“交卷了,交卷了,陈艾的两份卷子。”

    一群早被其他童生的老腐文章郁闷透顶的官员们轰一声围了上去,同声叫道:“快给我等看看。”

    “知府大人和徐先生也过来了。”又有人大叫。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