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吐蕃密信(四更) (第2/2页)
也得给他一点教训,让他知道,当今天子,可不是那样容易糊弄的。” “皇上,雍州长史长孙祥求见。”这时一个内侍前来禀报。 李二命他跑步来见,估计找到他的时候,这位雍州长史在偏远的地方,跑步前来,现在李二一早就处理完突发事件,又和长孙无忌商议良久,他这才珊珊来迟,肯定是没少吃苦。 “传”李二一脸威严地说。 很快,一个中短身材,典着一个大肚子的长孙祥跟着一名太监走了进来,他一看到李二,马上双膝跪倒在地,一脸恭敬地说:“微臣参见皇上,见过国公大人。” 虽说是亲戚,长孙祥也不敢造次,李二这次让自己跑着过来,也情知大事不妙了的了,不过万幸的是,自己的本家,长孙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也在。 有他在,自己也不会出什么事。 “长孙祥,你知今日朕召你,所为何事?” 作为雍州的长史。如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还不知道,那么自己这个长史都白当了,而在来的路上,手下也把情况还有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报给走路的长孙祥知道,现在李二发问,长孙祥早就想对应之策了。 “皇下英明。臣的确有罪,请皇上责罚。”长孙祥倒也没有否认,也有没有辩解,很干脆地认了。 作为雍州长史,掌管着雍州府的步兵衙门,也知道很多秘闻。像李二手上,也有一支只听从他的秘卫,长安有什么风吹草动,绝对瞒不过他的耳目,蜀王在抢人中,雍州府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角色,有助纣为虐的意思。不过一个是小小的婢女,一个是高高在场之皇子,就是换一个人,也同样会做同样的选择。
是错是对,全在李二的一念之间。 “哦,那你说说,你错在哪里?”对于长孙祥的干脆,就是李二也吃了一惊。 长孙祥闻言。就一五一十把事情的经验说了一片,那李二连连点头,先放开那层助纣为虐,其它方面则做得还不错,至少,他说的和秘卫上交的报告并没有什么出入。 长孙祥的能力只算一般,不过一个“亲”和一个“忠”。足以让他在李二眼里加足了份,把京城治安的重任交托给他。 “哼,还算你老实”李二冷哼一声,接着冷冷地说:“你的事。晚点再跟人算帐,现在有几件要你去做。” “请皇上旨” “蜀王李己被朕遣去益州,省得他再在长安里为非作歹,寒了军民之心,你要看住她,三天之内,一定要让他离开长安。” 长孙祥马上应道。 “还有,他是去磨练,不是去享社,每人就二个侍女就好了,不必带那么多人过去。” “是” 李二突然冷笑地说:“平日嘴拙的蜀王,今天的表现倒是让我感到很不一样,背后肯定人,这些人,为恐天下大乱,不好好教导儿,而是不学无术,以致他养成嚣张、自以为是的性格,说不定强抢民女,就是他们出的馊主意,这些人,留不得了,你看着办好了。” “是,皇上,微臣这就去办。”长孙祥马上应允道。 这一次,李二再一次把自己轻轻放过。 等长孙祥退了下去,长孙无忌知道这事己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晚上要宴请出征吐蕃有功之士,李二也得抽时间处理一下公务,于是站起来,准备告辞了。 李二在批奏章的时候,喜欢安静,虽说长孙无忌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但他怎么也替代不了自己的meimei长孙皇后。 “皇上,臣还有事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也好,国舅辛苦了,晚上记得准进入席,为出征吐蕃的有功之臣接风洗尘。”李二也不挽留,不过还是细心的提醒他说。 长孙无忌心头一暧,连忙应道:“微臣领旨。” 说完,长孙无忌就慢慢退了出去,可是等他刚走到门口时,门外突然冲进一个太监,差点撞到长孙无忌,可是他没有停上来道歉,而是一下子又向前走了几步,一下子跪在地上,大声地说:“皇上,有一位吐蕃信使带了加急的密信前来,请求皇上接见,他要亲手看到这信落在皇上的手上。” 什么? 从吐蕃来的加急信件?难道吐蕃出了什么重大的变故? 李二一下子放下笔,而长孙无忌也撤回那迈了出去的一脚,他们都想知道,吐蕃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这么焦急,还要亲手送到李二的手上。 ps:欠三章,现补二章,明天就可以还清债了,现在也敢开口要票票了,来吧,投我吧 最新全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