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蜀山寻道 (第1/2页)
蜀道难,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想当年,诗仙的一阕千古名句,硬是使得这入蜀之险境被天下所知,而后更是被渲染得有些邪乎。但自从近些年来的大力开发后,交通枢纽已完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非昔日可比。 欲深入川蜀腹地,虽仍然要盘山钻洞,但路况已是好了太多,已不复飞鸟难度、猿猴愁攀的境况。当然,如果是直接飞过去,就更是一片坦途了。 蜀山,其实广义说来,乃是川蜀名山的统称。但据秦一白分析,这仙侠剑圣的传说来源,好似全都指向了蜀地第一名山“峨眉”。 峨眉山,山峻景秀且生灵多具灵性,素有“秀甲天下”的美誉。故而秦一白认为,最有可能为仙神之流所眷顾的地方,便是这峨眉山了。便是凡人也知道选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憩居,更何况是这些自命清高的非凡之人呢! …… 站在雄奇的峨眉山下,秦一白却没有立马上山的打算。对于观山赏景之类的雅事,他可是没有一丁点儿的兴趣,只是在山下眼望着形成峨眉的四座山峰琢磨了起来。 峨眉四峰,大峨、二峨、三峨、四峨,皆是挺秀不凡。世人平常所说的峨眉山,便是指的大峨主峰,而那也是大多数游人观光揽胜、朝山拜佛的主要去处,乃是华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现如今,这大峨主峰已完全被佛界把持,而于道家么,好像是没什么立足之地。 貌似那些仙家大佬们即使在这峨眉山混生活,恐怕也不会选这大峨主峰吧!看着主峰上香火繁盛的景象,秦一白心中不由YY的想道。 可见在秦一白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没把仙仙神神这一类特殊存在,与佛教这一外来物种联系在一起。 这细一想来倒也确实如此,好像俺们的道家老祖宗-老子在做道德经的时候,佛教的释迦牟尼貌似也刚刚兴起抛家离世的念头,恐怕连完整的佛教教义也还没有想明白呢! 介于以上推想,秦一白已把大峨主峰完全的PASS过去,目标直接放在了与大峨主峰遥遥相对的二峨之上。 而沿着二峨之背的杂石树隙间向上攀登的时候,秦一白才算是真正的见识了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物。 林地间不时的可以见到一株株奇花异草,更有一些从没一见的鸟雀在山地灌木中嬉戏飞逐。 行走在希少人迹的丛林之隙,便彷若置身于旦古迥异的时空之中。空山灵秀、万壑逡巡,放眼四方,参天古木连天碧、奇珍野雉草中眠,天成之美景让秦一白刹时忘却了尘世的诸般烦恼,留连在这熏熏写意的自然景致之中。 至此,秦一白不禁为自己放弃上山的正路,而选择这条无路可走的山背攀爬而感到庆幸。如是是在那人人可到的地方,又哪能看到如此怡人的景色呢! 许是被这绝美的景致所迷,因此秦一白行进的速度异常缓慢,并没有因寻仙之切而放弃了这世间难得一见的体验。 只不过这美好的心情,终于还是被一道横亘在前路之上的断崖所搅乱。 这道断崖便如人为所造的一条隔断一般,突兀的出现在半山摇之间,把上下本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山体给生生的隔离开来。崖壁上下的高度足有五、六十米,左右延展出去却是看不到头。 更令人生畏的是,这崖壁上竟是寸草不生,且越往上还略有些外倾之势,一般人便是想攀爬也是无从下手。 秦一白一路折腾到现在,花费了足有大半天的时间,他可没有心思从旁边重新找路绕过去。 现在已是黄昏时候了,好歹也要找个舒适的地方过夜吧。以秦一白现时的两把刷子虽然还不是十分担心普通野兽的侵袭,但能过的舒服点儿谁愿意被一群畜生在后面追啊! 因此,目测之下找了个易于攀登的地方,秦一白便准备从这断崖上直线的爬上去。 浑身上下的检查了一番,保证没有什么挂挂扯扯的地方后,刚要动身的秦一白却又是停下身来,一伸手把挂在项下的一只黑布口袋拉了出来,轻轻捏了捏后却又是把它系在了腰后。 这袋子里装的不是别的,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