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贵客 (第2/3页)
前来拜望,与侯府地环境分不开的,自从上次见识过侯爷府中的景色环境之后,在下就一直念念不忘,觉得应该什么时候再前来欣赏。”张信有些不着边际的说道:“侯爷府上美景优点众多,但有一个是在下非常欣赏的。” “张侍读过誉了,却不知道张侍读说地是哪一个?”虽然听着非常糊涂,但郭勋还是笑容灿烂的说道,没事说自己家做什么。自己侯府虽然华贵富丽,但都符合礼仪规格,没有什么犯禁的地方啊。 “就是安静、清幽。在这里谈什么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传出去。”张信笑道,不故弄玄虚怎么把话题往下说啊。 “张侍读这话是什么意思?小侯不明白。”郭勋心中一惊,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来,笑容依然如故,只是语气变得有些生硬起来。 “在下的意思是,侯爷府上雅致清静,景色优美,正适应招待尊贵地客人。”张信微微笑道:“在下有一个十分冒昧的请求,却不知道侯爷是否答应?” “请张侍读明言。只要小侯力所能及,绝不推辞。”尊贵客人?难道张信是想把兴王妃接到自己府上住?联系当前情况,郭勋开始胡乱猜测起来,如果真是这样,自己要拒绝吗? “在下想借贵府地方一用,邀请两位贵客前来一叙,却不知道侯爷是否同意?”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把郭勋也拉下水来那再好不过了,张信开始考虑这个可能性来。 “却不知道张侍读说地贵客是?”听到与自己的猜测不符。郭勋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但还是提起精神应付眼前的情况,在没有弄清楚张信到底有什么意图的时候,郭勋可不敢疏忽大意。 “是寿宁侯与建昌侯。”张信笑道:“在下就早听闻两侯爷之名,虽然曾经与寿宁侯相处十数日,但却无缘与之相谈,进京之后由于十分忙碌,所以也没有时间前去拜访,难得今日有空。而且也听说郭侯爷与两位张侯爷交情非浅。所以想借郭侯爷的地方以及名义邀请两位张侯爷前来一叙,却不知道郭侯爷意下如何?” 听到张信的话。郭勋沉吟起来,如果说是其他人提这个要求的话,郭勋根本不用考虑,直接予以拒绝,但张信却不同,因为郭勋知道,昨日张信进宫与皇帝密谈,谁知道这个是不是皇帝地意思,况且只要是聪明人都知道,现在能解决兴献王仪注问题地只有宫里地张太后,而现在张信现在要找寿宁侯与建昌侯谈话,这其中如果没有隐情地话,那太低估郭勋的智商了。 而张信之所以找郭勋来办这事,也有自己地考虑,一是自己与张氏兄弟不熟悉,若是贸然前去拜访,人家未必会接见,二是也有争取郭勋的意思在内,谁叫郭勋的人脉关系这么广,若是有他帮忙,皇帝以后应该可以轻松许多,最重要的是张信从郭勋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可以判断,似乎郭勋也有倒向朱厚的意思,不然也不会对自己这么客气,思来想去,最后张信干脆找上门来。 “请张侍读稍等,小侯这就去派人把寿宁侯与建昌侯请来。”郭勋最后还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他十分清楚,无论大臣们的势力如何大,这天下究归是皇帝的,只要大明国在一天,君与臣斗,胜利地永远只会是皇帝。 “郭侯爷这个人情,在下绝对不会忘记的。”张信自然笑道,心里面何尝没有松口气,如果郭勋拒绝,他还真没有办法应付,郭勋微笑点头,也没有再多说些什么,随即轻轻招手,一直留意客厅情况的仆役连忙走了过来。 “拿着我的名刺,去把寿宁侯与建昌侯请来。”郭勋淡淡说道,显得十分自信,丝毫不担心请不到人。 “遵命。侯爷。”仆役当然不会多过询问,直接领命而去。 当仆役离去之后,郭勋也没有询问张信这样做的目的,反而饶有兴趣的与他谈论起客厅上的字画来,而张信自然也微笑回应,不懂欣赏也懂得评价啊。反正对于古代名人字画后世评价的语词多地是,随意说上几个新颖的观点也让郭勋眼睛一亮,半个时辰之后,当张信说到隶书地发展怎么影响中国文化进程的时候,客厅外传来建昌侯张延龄的声音。 “郭侯爷到底有什么急事啊,大清早的让人把我唤醒。”张延龄的声音带着懒漫的语气,似乎真地才从床上起来,声音余响还未消退,客厅之中进来两人。正是张鹤龄与张延龄,两人对侯府似乎十分熟悉,根本不用仆役带路。自己驾轻就熟走进客厅。 两人微笑地进入客厅后,忽然看到郭勋旁边还有一人,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不由得微微一椤,最后还是张鹤龄凭着以前地印象,稍微记忆起来,但还不怎么确定,所以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定定的看向郭勋。希望他介绍一番。 “没有想到郭侯爷正在接待客人,我们真是失礼了。”相对张鹤龄而言,张延龄就显得直接一些:“却不知道这位客人是?”可能平时骄纵惯了,张延龄说起话来十分随意,根本不考虑什么礼节。 “在下张信,见过寿宁侯、建昌侯。”张信知趣地微笑行礼道。 “张信?就是翰林院那个侍读?”张延龄皱眉问道,显然对张信出现在这里很是疑惑。 “就是在下。”张信确认道,有时候张信自己也在想,如果自己不是翰林院侍读的话。不知道他们还认识自己是谁吗。 “你来这里做什么?”张延龄心直口快道:“你不是还在通州服侍……。” “别胡说。”张鹤龄连忙扯住张延龄的衣袖,低声警告起来,也不看对方是什么人,若是因为口无遮拦,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传到皇帝耳中,那就麻烦了。“奉皇上之令,昨日回京复命,今日有暇。所以前来拜望郭侯爷。”张信笑道。也没有追究张鹤龄的小动作。 “既然郭侯爷有客来访,那我们兄弟也不便打扰。就此告辞,改日再来。”张鹤龄知道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看情况这张信似乎是从他们来地,干脆试探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