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 皇帝召见 (第2/2页)
况,当三人坐下时,立时感到有几道目光朝他门这边投过来,大概也不像是有什么善意,呆了片刻,随即便匆匆离去了。 周宁三人不以为意,向店伙计要了一些香茗和点心,周宁一边喝着茶,一边望向了周围。再过三日便是秋闱,在这里坐着的,大部分是一些书生打扮的才子,在隋唐是有着喝早茶的习惯的,逛青楼一般来说则是在晚上,此时朝阳刚刚升起,洛河一带的风景也是极佳的,天津桥畔,万国舟帆,抬头北望既是煌煌万象神宫,入眼怡人,几名才子在窗口处朝外看着,偶尔便有诗作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指点江山,伤古怀今。 周宁和徐子陵喝着茶,寇仲跑到一边去打听昨晚的情况,周宁侧耳倾听,倒是听到那些人做了几个好句子,其中便有“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的佳句,这诗周宁在后世倒也听过,是北宋年间一名叫张耒的人做的,此人在后世官至太常少卿,乃是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不由再次感叹了一下这个混乱的世界,很有可能丢个大石头出去,就能砸到一打的名人。 “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鲙。张兄果然大才,今次秋闱,十有八九能够高中罢……” “哪有这么容易,今科有苏东坡,钱受之,秦会之,王摩诘这样的强手在,能中个二甲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这样的说话中,陡然有人叫起来:“啊,周仲道。”
“谁?” “你们看,那不是周仲道么,周宁周仲道啊!” 那边作诗做得热闹,其中有一两个人见过周宁的,便认出了从那边正在喝茶的周宁。 “这周仲道好像惹出了大麻烦,洛阳帮正在到处找他,他怎会还有心思在这里喝茶?” “有这回事?听说他颇有诗才,怎会和这种江湖帮派扯上关系……” “不过以讹传讹吧,我辈读书人,又岂会舞刀弄枪……我们要不要上去打个招呼?” “去罢,如此有缘,正应当要打个招呼,顺便请益一二。” 又是一阵议论,这边寇仲回来坐下,笑道:“那边除了几个作诗的人之外,十桌倒有八桌人都在谈论昨晚的事,戒严令确是由王世充颁下的。呵,真是有趣了。” 周宁淡淡的道:“王世充太过反复无常,本就不是个良好的合作对象……等等,有人过来了。” “周仲道!周兄!” “周兄。” 随着前前后后呼喝的声音,那边桌上的一干才子拱着手走过来:“周兄,久仰久仰。” “周兄,当初在止园的诗会之上我们曾有一面之缘,不知可曾记得。” 望着这些读书人,周宁有些错愕。他在洛阳呆了没几天,对于洛阳这边的事情尚没什么概念,那帮才子到底有多少地位倒也不知道,只是能做出这样的诗来,看来不差。 好不容易认出了有过一面之缘那人,原来是那日在扬州的止园文会中遇到的苏州才子陆希声,被徐文长嘲讽后,自己曾经帮他解过围。 不知不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也已经混出了头,确有几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气魄了。 这时在一干招呼声中,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一队兵士急匆匆的从街对面赶过来,冲进了董家酒楼里。他看了看寇徐二人,片刻之后,便也自然地拱了拱手:“原来是陆兄,真是好久不见了。” “周兄果然好记性,周兄——这是要去哪?若有闲暇,不妨过来一晤。”陆希声见他还记得自己,欣喜的道。 “抱歉抱歉,在下倒是想和诸位聚聚,可是只怕没有闲暇了……” 周宁拱手微笑,抬眼望向了从楼梯上疾冲上来的几个兵士,极有分寸的做出了推辞。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想起了周宁惹上大麻烦的传闻,心中不觉都有几分畏惧,当下装作没事人一样,摇头散去。 “你就是周宁周仲道么?” 就在这时候,一个文官打扮的人走上楼梯,以柔和的声音说道:“在下通事舍人蔡京,皇上有旨,宣周仲道内城客馆候驾。” 李玄衣说的没错,终于等来了,不过,这就是……蔡京?周宁面色古怪的望向了这个文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