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7章 面圣 (第1/2页)
马车行进,黄来福不断透过厚厚的细棉车帘打量街外的形。算起来,这是黄来福来大明后第二次进北京。相比几年前的第一次,不论是心态,还是份,都己经大不相同。 算起来,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要过年了,天气,非常的寒冷。街上所见,无不是穿着厚厚棉袄的行人,个个冻得缩脖子流鼻涕的。 马车内虽有精细火炉,使车内颇为温暖,但掀起车帘后,却不时有一股风钻进来,深入骨髓的料峭干冷。虽是冬时了,北京城内外却还是没一点雪色,人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山西入冬后,好歹还下了几场大雪。看起来,明年夏京畿一带又会是亢旱更甚。 不过天子脚下就是天子脚下,明年怎么样,并不影响此时北京各处的闹。街上的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唱喏声一直嘈嘈杂杂。通往皇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也是一乘接一乘地匆匆抬过。店肆林立的街市旁,到处是张灯结彩,市民仆人逛街忙活,购置年货,过年前的气氛非常浓厚。老百姓,总是关注眼前生活的,未来怎么样,并不怎么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终于,黄来福放下了厚实的车帘,一边听着车轮上的铁圈哗哗作响,一边闭目养起神来,他旁的那个杨太监,自上街后,就是一直端坐,闭目养神。车内只有他和杨太监二人,进宫面圣,就是杨小驴也不能带,至于那些锦衣卫们,则是个个策马跟在马车的前后左右。 黄来福一边闭目养神,一边胡思乱想,就要见皇帝了,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就算在后世,如果什么官员百姓要面见最高领导人了。也不见得有几个人不紧张。只不过相比此时的百姓们,黄来福少了众人对皇帝的那种神化心理罢了。而以后世商人份做到现在这个位子,还能见到国家最高领导人,黄来福也是心下得意。 “到时自己要说些什么呢?历史中的万历帝自己有看过相关资料,真实形是如何的呢?”马车一路而去,黄来福也一直在内心冲撞着。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马车停了下来,前面是重重的高墙碧瓦,原来己是到了皇城的皇极门门口。 不知道经过多少道严密的搜查,经过多少个太监地细密吩咐,礼仪教导。最后黄来福站在了皇宫内一个叫恭默室的地方,这里过去一般为大臣官员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屋内设着地龙,外面寒风刺骨,里面却是温暖如,又摆设雅致。古董字画,无一不是上品,室外还有一个芍药圃。花开正艳。屋内的侍从火者也在一旁偷看黄来福,多少年了,这个屋内己是难得有让皇帝召见的人,这个英武的年轻男子是谁,竟能得到皇帝地召见?各人用眼神交流着。 这一切,黄来福都没注意,他只是一个劲地回忆这里是皇宫的什么地方。后世故宫他也有参观过,却是一直想不起来这里是故宫的什么地方。 在他还在想着地时候。一个传旨太监匆匆而来。拂尘一拂。对他道:“你可是山西镇副总兵官黄来福?” 黄来福忙施礼道:“下官就是。敢问公公姓名?” 那传旨太监道:“咱家姓钱。嗯。皇上要召见你。随咱家来吧。” 黄来福忙道:“有劳钱公公了。” 顺手塞给他一锭大银子。 钱公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银子滑入袖中。他神更好。笑道:“黄大人随咱家来吧。圣上可是问了几次呢?” 黄来福一怔。忙随他去了。 不说黄来福对将要到来的面圣充满期待。此时在乾清宫的东暖阁内,今年刚满三十岁的万历帝,竟也同样有了这种心理。这让他的内心很是惊讶,自己为万兆臣民的君皇,竟会对与一个臣子地见面,充满这样的期待。 想想也不奇怪,这几年来,万历帝一直关注黄来福,而黄来福也不让他失望。做出的种种事。都非常合万历帝地心意,为他解决各种国家难题时。找到了另一种思路。再算算自己这几年中,他从黄来福上捞到的好处也不少,这不由让万历帝感慨。 万历帝隐隐觉得,自己眼下的许多困局,或许黄来福可以提出什么真知灼见也说不定。 典型的就是财政,本来大明财政就紧张,宁夏之战,更费帑金二百余万两,让国库急速地空虚下去。眼下又要进行朝鲜之战,又不知道要花费银两多少,如何搞到钱,这是万历帝非常关心的问题。 事实己经证明了,自己那一干大臣们在搞钱方面无能为力,而黄来福在当地竟有财神之称,以区区一堡之地,每年获得白银数十万两,这是不可想象的,万历帝有时都怀疑黄来福是不是有聚宝盆。他很乐意与黄来福交流一下,看他是如何赚到这么多钱的。 在这个焦急的等待心理中,这时一个太监急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