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碧蹄馆之战结束、战果 (第2/2页)
不过李如松领的明军骑兵们。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在离日军轻足三十步左右时。前排的明军骑兵们。举起了手中的三眼铳。对准日军方阵就是一阵射击。 “啪啪啪啪!”三眼铳一阵响中。日军惨叫着倒下一片。 这排明军拨马从日军阵旁掠过。 第二排明军又是冲来。三眼铳又是一阵放响。日军惨叫着又是倒下一片。然后明军又从日军阵前掠过。 如此数排明军从日军阵前冲过。一片的硝烟中。最前面的日军长矛轻足己是所剩无几。由于日军没有装备盾牌的习惯。因此而对明军铁骑冲击的火铳。只能站着光挨打。而后排日军弓箭手急忙射出的弓箭。对披着铁甲的明军骑兵。却也是影响很小。 由于日军前阵的长矛轻足死伤惨重。到现在己是所剩无几。此时的明军后排的骑兵。便直接冲了进来。他们举起三眼铳。对缺口中的日军就是一阵轰击。三管过后。缺口处的日军伤亡更是惨重。他们的阵形己经有崩溃的危险。 而三眼铳射完后。这些明军骑兵们同样举起了三眼铳。作为狼牙棒使用。借着马力。冲入日军群中。左右乱砸。与此同时。那些前排的明军骑兵也拨马回来。加入了冲击的对象。 如此一来。从左翼进攻的日将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等部数千人崩溃了。个个扔下兵器。哭爹喊娘的跑。一路上。除被明军打死的。一路上自相践踏致死的也不少。连日将毛利元康都是死在乱军之中。 打退了左翼日军的进攻。李如松还不罢休。领着部下的骑兵还是在山下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见到李如松这个样子。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等人是又怒又喜。 怒的是李如松视他们为无物。喜的是李如松不待在中军位置。亲自冲杀。正好将他包围攻杀。当下碧蹄馆山下日军。在碧蹄馆日军中军旗号的指挥下。集中兵力。慢慢对李如松进行了合围。 不过李如松就是李如松。虽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还是领着一些家丁们左突右攻。势不可挡。不过正在这时。立花军中一个身披金甲的日军将领野成幸。带着身旁百余武士。恶狠狠的向李如松冲来。
此时李如松身旁只余数十家丁们。身边大部己被日军冲散。形势危急。离李如松不远处的李如梅、李宁等人见李如松形势危急。便拼死向李如松靠近。 但日军抓住这个机会。哪肯放弃?立时无数的日军狂涌而来。将他们紧紧缠住。裨将李有升击杀日将小川成重后。拍马上前护主。混战中。他被打下马来。一拥而上的日军武士将其砍成数段。 就在这个时候。李如梅手起一箭。射中了领野成幸的面门。领野成幸落于马下。余部日军武士大惊。一哄而散。李如松转危为安。 此时李如梅。祖承训等人。哪还敢让李如松在山下左杀右突?护着李如松。回到了山岭上的阵的中。日军和明军。又恢复到了攻守前的情形。 而见事情功亏一篑。小西行长等人都是叹息。 此后双方又是陷入了攻防的苦战。杀声、枪炮声惊天动的。 双方从午后交战至黄昏。各方还是死战不退。山下山下。到处是明军与日军的尸体。真可说是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由于战事太过残酷。日军悍将立花宗茂。主动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的位置。退出了战场。 在日军这边。不但士兵伤亡超过数千人。就是日军将领。也是阵亡十余员。这次攻战。日军可说是大伤了元气。 而在明军这边。伤亡的多是守护两侧的明军士兵。而黄来福的五寨堡军队。虽说是守卫最前方的正面阵的。但由于他手下军队的火炮火铳太犀利了。日军攻击部队。一直攻不入他的阵中。他的部下。只有一些短兵出击的冷兵器部队伤亡。 或许黄来福损失最大的。就是他手下火铳手的火铳们。由于他们手中的火铳使用太频繁了。一个下午不知道开了多少铳。铳管将要报废。或许回去后。就要集体更换火铳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到了黄昏时。听到山下杀声震天。原来是副总兵杨元终于率兵赶到了。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日军经过一昼夜激战伤亡惨重。已成强弩之末。又误认为是明军主力来援。日军将领小早川隆景。小西行长等人遂仓惶率军撤回王京。 在日军败逃的时候。黄来福精神了。立时向李如松请命。率军追击日军逃敌。此时李如松等人己是无力追击。当下便由黄来福率自己的本部三千多人。向日军发起追击。 黄来福一直追到王京下。这才回转。又带回了日军首级一千多具。 到了这个时候。碧蹄馆之战才完全结束。 经过打扫战场。最后统计。碧蹄馆今昨两战。明军共伤亡为一千五百余人。主要为查大受部。其伤亡有一千人。余者为李如松。黄来福等部。其中黄来福部伤亡数十人。明军阵亡将领有裨将李有升。 日军伤亡近一万人。除了普通士兵外。日军阵亡将领包括:小野成幸、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安东幸贞、小川成重、安东常久、久野重胜、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波罗间乡左卫门等十余人。 一昼夜交战。日军阵亡将领高达十余员之多。可见碧蹄馆战况之惨烈。 在历史中。碧蹄馆之战。日军伤亡人数为七千余人。明军伤亡人数为二千五百余人。经过黄来福参战后。明军伤亡人数降低为一千五百余人。日军伤亡人数增加到近万人。这样使碧蹄馆战事更为惨烈。于日军的打击更沉重。让他们更胆寒。 经此一战后。明军强大的战斗力极大震慑了日军。最后到达王京的日军虽然增加到了十二万人之多。但面对仅仅三万多人的明军。却是一直龟缩王京不敢出战。他们己经彻底的丧失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