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_新书上线(附关于**大明的交代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书上线(附关于**大明的交代中) (第1/6页)

    主要反面角色

    人物太多就不一一相述了,以大体势力为主。满清、李自成、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西藏、瓦剌、台湾、倭寇。

    主角能力

    (详述)

    摸金校尉出身,穿越前正在盗掘崇祯墓,对明末情况相当熟悉。多年的盗墓生涯,让朱慈烺锻炼出了一个老jianian巨猾的性格。

    势力团伙分布

    李自成,灭亡大明

    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2月8日,李自成建立“大顺”国,以崇祯十七年为永昌元年。

    4月25日,李自成进入北京,推翻明朝。

    6月4日,李自成退出北京。

    朱由检,自杀殉国,中国最后一个汉族中央王朝灭亡

    4月25日,明朝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在景山自缢身亡。

    吴三桂,拒绝大顺招降,投降满洲,引清兵入关

    4月21日,吴三桂向农军举了屠刀,李自成的招降活动彻底破产了。

    5月27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多尔衮,率清兵入关,灭亡汉族各政权,入主中原

    6月5日--多尔衮进入并定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

    福临,成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新王朝皇帝

    8月20日,顺治车驾自盛京启行

    9月19日,至京师,自正阳门入宫

    10月30日,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

    南明朝廷架构

    福王朱由松——马士英、史可法、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起用阉党,贪赃枉法,针对东林党。走狗阮大铖。

    明朝死忠高弘图,时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计约被逐大臣刘宗周为外援,据守江浙一带。南明终结,绝食而亡。

    钱士升:1644年甲申变后,与嘉兴知府钟鼎臣、给事中马嘉植、翰林屠象美等举兵反清,事败,削发为头陀。士升精研易学,病危时,犹有“易学垂成,遽尔永诀”之语。

    何吾驺: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陷京,福王召任首辅,至清兵入闽弃官返乡。

    著有《元气常诗集》三卷、《元气堂文集》三十卷、《云芨轩稿》二卷、《经筵日讲拜稽集》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中麓阁集》及石刻楷书四种等。其诗文笃实渊雅,为时人所重。当时倪元璐、邝露、伍瑞隆(香山小榄人)等皆其同返。其兼善书法,取法钟繇、王羲之、苏轼等名家,兼习章草,融会贯通。与其诗文同受推崇。当时书坛四大名家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等推服其为“树一帜于岭外”。所选登之作豪逸雄浑,有章草之韵味。

    方逢年:明朝被清朝灭亡后,福王时复原官,不奉召。鲁王用其议称监国,流落在海岛上,逢年追赶不及,清军破绍兴,方假意向清军投降“卧底”,暗中将书信密封在蜡丸中,把清军动向告诉在福建沿海岛屿上的明朝宗室流亡人员,但这件事做得不够机密,事情泄露后方逢年被清军捕杀。方逢年著有《雪涤斋集》一卷。

    范复粹:李自成攻占洛阳,福王遇害,范复粹渐感回天乏术,在借崇祯大赦天下之机释放众多被囚禁官员后,于五月辞职归家。明朝灭亡后,范复粹拒绝了为清朝做官的邀请,隐居在老家黄县的卢山,于清朝顺治十四年病逝。享年79岁。

    黄道周:明亡后,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弘光亡后,回福建,至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但兵权落入郑芝龙手中,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

    左良玉: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此时,弘光政权中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东林党人。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子梦庚率所部降清。

    卢象升: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汉族,明南明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年间进士。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死后追赠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著作有《卢忠肃集》、《卢象升疏牍》。本为已死之人,赖忠昭日月,功垂千秋。作者决定回天施术。斩首市井描述时会写到一段。被称为将军的大汉叹了口气:“我知你等所想,我等上百人从地狱中走了一遭,从平昌到京师,一路以劫掠匪人为生,可京师沦陷,满清蛊惑人心欲图染指我汉人江山,太子是我大明唯一的希望,这种国家存亡之际我岂能置身世外。”

    先前说话的青年紧紧握住拳头,眼中竟然有雾气滚动,这种经历无数次生死的人居然会流泪,此刻的心情可见一斑:“大明负我,致使数万兄弟丧生疆场,我哥、陈副将还有许多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都是被大明害死,将军何必…”

    将军摆摆手止住对方的话语,笔直雄壮的身躯透出悲壮,语气非常坚定:“大明没有负我等,国家危难之际,先帝委以重任,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我等身上,可惜朝中jianian臣当道上欺君王下愚百姓,五万大军都是毁在jianian贼高起潜手上,若非此贼断我军中粮草,清军岂能长驱直入,此乃国贼,我必弑之。”

    说到这里,将军神色有些激动,脸上的伤疤充血变得殷红:“当日在巨鹿贾庄,仅剩的一万军士被清军包围,缺粮少水之时,陈副将、你兄长还有众多将士无一人投降,硬肯血染疆场亦不愿做亡国降臣,他们所作所为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在青年脑海炸响,一幕幕回忆在脑海中出现,大哥替自己当下飞射而来的箭矢,倒地的瞬间面上有的是愤怒却没有丝毫悔恨,为什么?

    青年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显然这一句话对他有很大的触动,过了片刻才深深吸了口气:“属下明白了。”

    这时坐在将军右手边一人目露担忧:“京师几度混乱,太子是否仍然活着很难确定,若这太子是清廷故意捏造出来,并借此吸引反清之士然后以大军围之,我等岂不是会被一网打尽,将军,此事不得不防。”

    将军赞同的点点头:“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离京之时,我与太子见过数面,明日法场之上自然能够识得。”说到这里,他紧紧握起拳头:“若真是太子殿下……大丈夫又何惜一死。”

    史可法: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中国著名的抗清名将。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乾隆)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郑成功:164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