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_新书上线(附关于**大明的交代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新书上线(附关于**大明的交代中) (第6/6页)

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有“满洲第一巴图鲁”的美称,是康熙皇帝早期的辅政大臣之一,重要内阁大臣。[1]伯父费英东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随其父索尔果投奔**哈赤,历任固山额真、“众额真”,天命建后金国前,位列五大臣之一。他英勇善战,曾被**哈赤誉为“万人敌”。鳌拜之父伟齐,系费英东第九弟,而鳌拜又是伟齐的第三子。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四弟巴哈、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费英东之子),都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在对明和对农民军的战争中效力甚多。但关于鳌拜五弟萨哈、七弟索山以及其他亲属的情况,历史失载,所知不多。卓布泰,一称赵布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父卫齐,费英东第九弟。事太祖,从特尔晋等率兵伐虎尔哈,得五百户以归,授世职备御。天聪初,从太宗伐明,略遵化,进世职游击。上统大军出征,每令卫齐留守盛京,任八门提督。卒。顺治间,追谥端勤。

    穆里玛(?—1669)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弟,卫齐第六子。卫齐卒,袭世职牛录章京,授一等侍卫。顺治初,迁甲喇额真。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从征金声桓,克饶州,遂下南昌。十七年,擢工部尚书,并授本旗满洲都统。李自成将李来亨等降於明,窜伏郧、襄山中,出劫掠为寇。康熙二年,授穆里玛靖西将军,图海定西将军,率师讨之。来亨拥众据茅麓山,穆里玛督兵攻围,九战皆捷。来亨等夜袭总督李国英、提督郑蛟麟营,穆里玛赴援,大破之,来亨**死,馀众降。论功,超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鳌拜得罪,坐死。

    瓜尔佳巴哈,满洲镶黄旗,卓布泰弟。事太宗,以一等侍卫授议政大臣。顺治初,入关,从肃亲王豪格征张献忠有功,世职累进一等甲喇章京。睿亲王讨姜,巴哈请从征,王勿许,拂衣起,坐论死,命罚锾以赎。睿亲王摄政,巴哈兄弟独不附。肃亲王卒於狱,子富绶尚幼,尚书宗室巩阿岱议杀之,巴哈及内大臣哈什屯持不可,乃止。巩阿岱因与弟锡翰及内大臣西讷布库等欲陷以罪,闻上嘉其勤劳,议乃寝。世祖亲政,使证巩阿岱等罪状,皆坐诛。复命为议政大臣,世职累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授领侍卫内大臣。鳌拜得罪,坐罢官夺世职。卒。游散忠明势力: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张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下赫赫战功。野心势力: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CD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崇祯十六年据武昌,称大西王。不久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从者愈众。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CD,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其他官员当了俘虏。义军进入CD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CD,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建立健全制度,后称帝,以CD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皇位。

    科技型人才: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毕懋康(明),字孟侯,歙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言内阁不当专用词臣,边臣失律者宜重按,部郎田大年、贺盛瑞,中书舍人丁元荐以忤权要废,当雪,疏留中。视盐长芦。

    畿辅多河渠,湮废不治。懋康言:“保定清河,其源发于满城,抵清苑而南十里,则汤家口为上闸,又十里则清杨为下闸,顺流东下,直抵天津。旁近易、安诸州,新安、雄、完、唐、庆都诸县,并通舟楫仰其利。二闸创自永乐初,日久颓圮,急宜修复,岁漕临、德二仓二十万石饷保定、易州、紫荆诸军,足使士卒宿饱。往者,密云、昌平故不通漕,万历初,总督刘应节、杨兆疏潮、白二河,陵泉诸水,漕粟以饷二镇,二镇之军赖之。此可仿而行也。”诏从之。巡按陕西,疏陈边政十事,劾罢副总兵王学书等七人。请建宗学如郡县学制,报可。改按山东,擢顺天府丞,以忧去。天启四年起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懋康雅负器局,扬历中外,与族兄懋良并有清誉,称“二毕”。

    撰《军器图说》。此书不分卷。有附图。书前有门人张继孟序,侄登辅小引、侄登翰跋与作者自序,自序署曰:“崇祯八年七月二十日原兵部右侍郎今致仕臣毕懋康谨对”。本书:“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书中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禁毁。

    1635年,身为大明火器研究家发明了燧发枪。能使火器在雨雪天使用,这是中华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随着明朝沦亡,满清的思想局限性,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