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入藏 (第1/2页)
出发当天,所有人都聚集了起来,加起来大概有50人的样子,由二爷统一指挥调动。因为二爷是发起这次下墓行动的人,而且他又是曾经领导这些人的领袖,所以这次的行动还是由二爷来一手cao控。 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定日县正南方,喜马拉雅中段的中尼边境处。距离山西大约3270公里,开车大约要50个小时,这段路程下来人员也会十分的疲惫不堪。为了能让人员减轻负担,又专门雇了十个有过开车入藏经验的老司机。入过藏的司机都知道,藏路不好走,每年都有因为路况不好而出事故的车辆。所以雇几个有经验的司机来开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次开的车都是大排量的动力十足的福特猛禽,虽然相当耗油,但是面对恶劣路况表现却是非常出色。 大队人马从凌晨出发,第一站到达银川,在那里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出发一直行驶到第二站兰州,在那里又休息了一个晚上,吃了一顿正宗的兰州拉面,领略了一下异地风情。然后到达西宁,西宁离兰州不远,再往西走就是藏区了,进入藏区之后还要行驶一千多公里才能到达西藏首府拉萨。沿途当中路过了不少的景点,都说西藏美,真的是名不虚传,只在车上看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可惜这次的目的不是旅游,否则非下车游玩几天不可。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各种各样的高原反应开始袭来,比如头疼、恶心之类的。呼吸也开始困难起来,这时候就要定期的吸入氧气瓶里的氧气了,因为是纯氧气,所以吸起来特别的给力。不需要吸的时间过长,只要几口就能坚持半小时。 人生第一次体会这种严酷的高原反应,真的是特别的难受。以前听说有人刚一下飞机就受不了高原反应,直接又买票回家了!开始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现在真是领略到了。 我把高原反应看成是一种疾病,一种比感冒还严重的综合性的疾病。除了缺氧产生的症状以外,其他的病态反应简直比真的生病还难受。这种疾病就欺负外来的,抵抗力弱的人,比如说我。不过幸好来之前二爷还让我锻炼了一下肺活量,要不然两口氧气没上来就得晕死过去! 走走停停的又折腾了两天,终于到达西藏首府会拉萨。 作为******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市的“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继被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2005年被“欧中国际旅游论坛”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布达拉宫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景点”,2006年又入选全国30个避暑之都,排名第12位。 拉萨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相对于全国和自治区其他地市,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拉萨现有土地4427.67万亩,其中耕地为80.74万亩,林地162.93万亩,牧草地3168.13万亩和若干其他用地。拉萨现已发现铜、铅、锌、金、地热、刚玉、石膏、自然硫、高岭土、重晶石、汉白玉、大理石等5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刚玉、地热、火山灰、自然硫等多种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境内江河年均径流量340亿立方米,湖泊储水200亿立方米,人均水量和每亩地占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动植物资源、药材资源异常丰富。全市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54.78万千瓦,地热田年热流量发电潜力15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达202千卡/平方厘米。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全市人口40万,有藏、汉、回等30多个民族。拉萨的历史悠久,秦时属古汉、唐为吐蕃之地。唐贞观七年(633年),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建立了吐蕃王朝,同时建都拉萨。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在此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千余年来,这里成为了西藏政教活动的中心。这里属高原干旱气候区,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景观:市内和郊区名胜古迹众多,布达拉宫、大昭寺、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