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大开中门迎客 (第1/2页)
却说陈绍庭一行人各自满载而归,心思虽然不同,一个个却都是欢喜无限,连走路都快捷了许多。当天晚上又在天地岭歇息了一夜,次日天刚入夜,就回到了迎龙郡。 这个时辰,其实城门已经关了,不过随行有宿行哲和石雁宁两个大人物的儿女在,自然是通行无阻。 石雁宁老爹石纶的封地就在郡南十五里的金平乡,但真正的侯府却在迎龙郡。 一路上石雁宁吱吱喳喳说个不停,一定要拉陈绍庭去石府休息。连宿行哲这个一意逃婚的也在一旁相劝,大笑道:“我虽然没心没肺,只知道玩闹,但陈兄既然是我的朋友,就怎么也要去石世伯那儿,顺便帮我讨几杯额江酒来喝,你要想偷懒睡觉,那是万万不成的。” 陈绍庭却知道,这宿行哲虽然常常说自己没心没肺,但看他的行径,手下恩如兄弟,到了天地岭这样的破落山寨,还记着人家过冬买粮的事儿。绝对是一个胸有丘壑、做事周全之人。反而是石雁宁,才真有些没心没肺的模样。 不过在他看来,这样的搭配,也不失是一种好夫妻的模式,有意让这一对俏冤家呆在一起,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转过街角,便见了一座大牌坊,上书“勋福兼隆”四个大字,右联“凤翥鸾翔看此日仪光殿陛”,左联“龙韬豹略记他年绩纪旗常”,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万华国皇帝雷谦峰为石纶五旬大寿亲笔所写。 石雁宁在一旁见陈绍庭看得仔细,倒是极为难得的难为情起来,解释道:“家父历经两朝,薄有战功,故而皇帝对家父颇为优容。” 陈绍庭隐隐听得不远有脚步声传来,便哈哈大笑道:“石大将军战功卓著,两日取三城,三箭下仙江,便是我这个远在始洲之人都是耳熟能详,又岂是薄有战功而已……” 这一言方落,前面转角处就传出一个爽朗之声:“此无非老夫当年事罢了,想不到还流传去了始洲,徒然污了贤侄之耳……” 待抬头看时,就见里面转出三人,当先一人长须飘拂,发色漆黑,双目晶光闪闪,正是万华国征西将军石纶。走了过来,便伸手握住陈绍庭的双手,瞪了石雁宁一眼道:“小女无礼,结识了贤侄这等少年英杰,却直到方才始差人告知,连带着老夫也是失了礼数,还请贤侄多多原膺。” 十五年前,蛮洲越人自万华国金阳西南入寇,金阳、昭武两省半壁沦陷。石纶当时为安西将军,两日之内,率军击破石陵郡三城,将蛮洲人驱赶到额水一带,又在仙江关三箭射杀敌军郎将、副将各一,令敌不战而溃,一举奠定了额水之战的胜局。 这一战,恰是石纶平生最为得意的一仗。陈绍庭方才所言,刚好搔中他的痒处,双方气氛立时融洽不少。 两人站在原地,又客套了几句,言谈之间暗香袭人。 石纶本也是炼窍阶的好手,陈绍庭平时虽用香囊掩饰,但哪里瞒得过这等人的眼光,立刻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少年的境界。 待石纶引陈绍庭继续前行,侯府前早已中门大开,两旁甲士林立。石纶陪陈绍庭一路而入,纷纷以掌击胸,齐声大喝道:“金平侯府中卫,见过陈公子!” 这就是身份,中门,只有家主出入、和身份对等或更高的客人来访,才会开启,平时就是宿行哲和石雁宁这等公侯嫡系,也只能从侧门进出。陈绍庭既是修道人,又是炼窍好手,年纪又只得十九岁,虽然身无一官半职,但在个人的身份上,却早已站在石纶的对等位置上。若是单论前程,石纶一个炼窍好手,却反而出仕了万华国的官职,明显是炼窍走到了尽头,就反而要落在下风了。 石纶一边引路,还一边表示歉意:“消息得知得仓促,老夫也无从准备,所幸府中寻常之物倒备的都有,反正贤侄和行哲本是朋友,不算外人,只能以寻常家宴享客了……” 宿行哲也在一旁凑趣道:“石世伯那额江酒可还有?小侄可是眼馋的久了。” 其实这事儿说起来陈绍庭才是失礼,既然上门拜访,就要提前几天通知,让人家有准备的机会。只是他只当少年人之间寻常往来,却是没想到这一层去。反而是石纶,闻知陈绍庭的武功道法,刻意结交,这才摆出了这等隆重的架势。 石纶说的是家宴,其实却还是按了古礼,各人面前都设了几案,还请了家中两个家将首领、三个幕僚相陪。自家当中坐了主位,又请陈绍庭坐了右首主客之位,其余人等才依序落座。 不久酒菜陆续端上,往来都是府中卫士进菜端汤,连一旁斟酒的,都是一个血气凛烈的大汉。陈绍庭也不知是侯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