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2/4页)
他并不想让董举继续从军。标记1想要在战场上做出一番事业。那也是要有天赋和资质,就像是许褚、张辽还有赵云他们,都是习武的奇才,不过董举的天赋显然不在于此,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成为传递情报的士兵。不能担任军职,那就要从文职出身,刘宇并不是很担心董举的文化水平,董家祖上毕竟是书香门第,就算后世子孙不做官了。可那种文化底蕴却不会就此中断,果然,董举回答道:“回殿下,小人自幼便曾多读经典。” 满意地点点头,刘宇却又想起一个问题:“既然你曾经读书,那为何又要到情报部去从军?官府不是已经发下了要在九月进行科举考试吗?以你的家世,想要走仕途的话,不是应该是从文职出身才对吗?”听刘宇问出这个问题。董举的脸上竟然露出一股悲伤的表情,声音也低沉了很多:“不瞒殿下,先祖病逝之前,曾留有遗训,嘱后世子孙无故不得入宦途。以免招致他人怨恨。使家族罹祸,故而百余年间。我家世代平民,不谋仕途。” 刘宇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身为强项令,一辈子没有向强权低头的董宣,在临死的时候竟然会留下这样的遗言。这种嘱托无疑代表着董宣是在向世道人情屈服了。当然,仔细想一想,刘宇多少也能够了解到董宣临终时的顾虑。这个世界上,做人难,做好人更难,而要做一个好官,则要比做个好人还要难上加难。 在那个利益与欲望所交织而成的世界里,勾心斗角是永恒地话题,也许每个刚刚进入官场的人的心是纯洁的,但当他们摸爬滚打几年之后,十个里面有九个半就会变成权力或者欲望的奴隶。封建集权之下的权力使人腐化,真正能够不向强势低头的,也许一个朝代中也只能出现那么一两个而已。董宣是那一两个中的一个。 但董宣没有任何地信心能够保证自己的后代子孙也都能像自己一样坚持cao守。与其在后世出现一个贪官权贵为自己的家族脸上抹黑,倒不如干脆的断绝子孙们踏入仕途的道路。更何况,在那个黑暗地世界中想要独善其身,谈何容易,在各方势力地夹缝之中求存,不被任何一方势力所利用,不想任何的势力低头,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灭门灭族地下场,这样每天生活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的生活,还不如放下那些权力,做个自由的平民百姓! “你是因为董公的遗命,所以才甘心到情报部做一个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士兵,而不是通过科举,凭着自己的才华成为我益州的官员吗?”这个理由好像能够说得过去,但刘宇还是觉得有些过于牵强。不出所料,董举神色黯然的摇头道:“虽然先祖有此遗训,但小人会去情报部,却并非因为这个原因。实不相瞒,家父在十年前就已病逝,小人是被母亲一人含辛茹苦的带大。本来准备遵循先祖遗训,继续以耕田为生,哪知家母两个月前忽然身染重疾,亟需银钱养病,而我家百年来世代耕作,家中根本没有余钱,所以小人不得已便投效情报部,做个传讯的差事!” 原来如此。刘宇点了点头,虽然说这个事情有点老套,但却是这个乱世随时在发生的。这个董举是比较幸运,能被自己发现,而自己注意不到的可怜人,则更是成千上万。“这样吧,”既然知道了缘由,刘宇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待会儿你就将令堂送到太医院去,孤派人去和张院正说一下。让太医院最好的郎中为令堂诊治,当然。这些诊疗费用。就由官府承担。”董举让刘宇这么一说,忍不住又惊又喜,但终究是惊大于喜,连忙俯首道:“多些殿下厚恩,但小人不过是个小小的传讯兵士,身无寸功,实在是不敢领受殿下的恩典!” 刘宇一摆手道:“你现在是个传讯兵,但很快就不是了!孤有意让你去刑部任个给事中,不知你意下如何?”这下不光是董举吃惊,连郭嘉都有些惊讶。六部给事中是益州采用新官制之后重新确定职权地一个职位,刑部给事中是刑部官阶中的第五等品阶,为正六品官员,负责对刑部各司地事务进行稽查。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是个举足轻重地位置,但最重要的是,董举现在可还是个没有任何官位的小小兵士,他甚至连个孝廉都不是,就算给事中只是个六品官,但骤然就让董举担任的话。那也是极为出格的,一个白身百姓竟然一举成为六品官,简直可说是一步登天了。 董举现在是彻底被刘宇的话给吓着了,他虽然对权势并不是很在乎,但骤然间从一个小小的传讯兵变成正六品的官员,任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不等董举推辞,刘宇就继续说道:“高平,我知道令祖董公有遗训。不许子孙从政,但当年王莽作乱,乾坤大乱的时候,令祖不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而追随世祖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如今天下之局比起王莽之时更加混乱。jianian臣当道。诸侯纷争,想来董公若能复生。也必然会为了天下百姓而挺身而出!高平身为强项令之后,又岂能坐视天下万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孤观汝有乃祖之风,故而才恳请汝能答允!” 刘宇是钦封地王爵,可如今竟然对董举这样一个小小士兵说一个请字,任由董举再有什么理由,也不能再做推辞了,再说,他们老董家的人从董宣开始就一直是吃软不吃硬,所以董举也只好诚惶诚恐的接受了刑部给事中的任命。因为急于要将母亲送往太医院诊治,所以董举在确认刘宇确实将情报拆封之后,就先行告退了。 待董举离开之后,郭嘉才向低头看情报的刘宇问道:“主公,董举虽然是强项令董宣的后代,但主公就这样将他任命为给事中,是不是有点轻率?”刘宇并没有抬头,一边看着军报一边说道:“奉孝不必担心,董举此人,确实是有董宣的风骨,给事中的品阶虽然不高,但职责重大,六部管理天下政务,稍有差池,就关系万民福祉,给事中乃是为了监察六部而设,若是不得其人的话,那就会成为摆设,像董举这样不畏权势,不贪名利的人,是最适合不过了!” 郭嘉默然,刘宇说地一点都没有错,正因为是监察六部,所以给事中可说是处在权力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那些想要以权谋私,或者贪婪腐化的人,他们所实行的政令肯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