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_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2/3页)

通缉,而原本被看作是苦差事的外放,如今却成了张济能够独占一方,安身立命的根本!看着张济如今在并州混地风生水起。试问李还有郭汜他们的心中怎么可能能够平衡!也就是因为这种好面子的理由,让李他们两人坚决反对樊稠提出的意见。

    樊稠是个粗人,他之所以提议大军去投靠张济,事实上也并不是因为他看出了什么长远的好处之类的东西,他只是从眼下的局势做出了他自己认为最为正确的分析,说起关系的话,樊稠和张济的关系比起李他们两个来要好得多,所以樊稠并没有那种对张济地抵制心理。如果李还有郭汜两个人在反对樊稠地意见的时候,理由能够充分一些的话,以樊稠这个人的性格来说。他也不会很坚持自己的看法。毕竟他只是一个猛将,对于这些掺杂了太多考量的东西本就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李还有郭汜的反对是十分粗暴的,他们甚至并没有任何地理由!

    这样的行径让樊稠感到十分的不愉快,他虽然是个粗人,但粗人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坚持,李的态度让樊稠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地侮辱,他心中对李地不满也就就此升级。一般的说来,性格直爽地人一旦对某一件事执着起来的话。那就好像是钻进了牛角尖,他们会一直沿着自己认定的那条路走下去,哪怕是到最后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樊稠这个时侯就犯了牛脾气,你李不是反对去张济那里吗那我偏偏就要坚持去张济那里!樊稠这个时候的所作所为就已经有了一些赌气的性质,但就是这种赌气式的行为。让李还有郭汜对他动了杀机。

    本来在一开始举兵的时候。李他们三个人手中的兵马数目是差不多的,真正算起来的话。李还有郭汜手中的兵马比起樊稠都要多那么一点。不过在长安一战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李还有郭汜留在长安城中的三万多人马被刘宇一举击溃。这三万人马可是李还有郭汜军中的精锐。别看樊稠带的人多,但那八万大军之中,除了樊稠手下的精锐尽出以外,李还有郭汜的精锐部队却都只去了三分之一。李这两个人精得很,他们不会一口气把自己所有的底牌全部都压上去的,更何况这次阻截益州大军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送死战争。

    哪知道刘宇出乎预料的直接向长安发动奇袭,益州军强大的实力,使得李还有郭汜的精锐部队几乎全灭,如今樊稠虽然带着八万大军回来了,但李两个人对于部队的掌握可就远远不如从前了。当然,樊稠这次领兵抵御益州兵马,并借着这个机会掌握了八万大军的兵权,这一点也是让李和郭汜感到极为忌惮的地方。西凉的兵马并不是由李他们一手cao练起来的,这支部队从组建到开赴战场,前前后后也不过才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时间,所以这些西凉人对于李他们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他们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忠义而放弃自己的性命,可以说,这八万大军,除了其中属于是李郭汜心腹精锐的总共两万人之外,其他的六万人,一半是樊稠自己的嫡系部队,而另外一半则是只知道将手握令牌,执掌兵权的人的话当做命令的部队,换言之,这六万人如今都听樊稠的招呼。

    在转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坞中缺乏粮草,大军在坞根本就不可能久驻,益州大军在距离坞不远的地方虎视眈眈,而坞中一半以上的兵马都在听从樊稠的命令,这一切都决定了李两人必须要除掉樊稠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李不是良善之辈,而郭汜也不是心软之人,于是一场针对樊稠的阴谋就此展开。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樊稠这个时侯还蒙在鼓里。樊稠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做什么事情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当初董卓就是看中了樊稠勇猛而且性子直,不会耍小心眼这一点才重用了樊稠。所以他当然也不会去教导樊稠如何才能够学会勾心斗角了。就在樊稠还在为这些日子与李他们闹得不愉快而感到稍稍有些后悔地时候。李他们诛杀樊稠地计划却已经准备完成,就这样,在一天被叫去商讨大事的樊稠,刚进入李的府邸。就被埋伏的士兵砍成了rou泥。

    樊稠一死,李马上就和郭汜联手,瓜分了原本属于樊稠地那一部分人马,部分忠心于樊稠的士兵都被毫不留情的斩杀,通过这一系列的血腥手段,李和郭汜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西凉军再次被他们整合起来,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这将近十万人马又再一次具有了战斗力。可有战斗力不代表就需要去战斗,在部队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之后。李马上就下令。全军向西撤退,目的地就是位于陕西一带的安定郡!

    李大概不知道,就在他们的大军离开坞的时候,益州地二十万大军事实上已经快要将坞包围起来了!元戎部队地投石机已经将方位校准,只要当时孙琳一声令下,数以千计的巨石就会在顷刻间洒落到西凉兵马的头上。不过孙琳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她传下了命令,所有的兵马都不能够轻举妄动,就在这个命令的约束下。李的这三万兵马才能够有惊无险的穿过益州军几乎已经形成了的包围圈,向安定方向逃去。

    孙琳之所以会放走李,当然不是因为她有什么恻隐之心,而是因为目前的形式,还是需要有像李这样地身上已经背负着大汉叛逆字样的势力存在。狡兔死。走狗烹。只有保留一些难以成就什么气候,却又不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