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阴平之战 (第1/4页)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九十七章平之战 没错,就是屠城,曹cāo)在进入徐州之后,一路上势如破竹,根本没有任何一支徐州军队或者是从其他州郡前来驰援徐州的军队能够战胜曹cāo)所率领的兵马。而就在两天前,曹cāo)攻破了他进入徐州以来的第一座城池——徐州东海国平县!平县是一个有着两万多人口的县城,当曹cāo)大军攻打而来的时候,平县的徐州驻军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大概是被曹cāo)那杀尽徐州百姓的放言给吓坏了,一听到曹军将要打过来,一个个都拖家带口,想要逃出城去。 平县虽然是小县,但徐州在这里却也有一支五百人的兵马驻守,这五百人马的统领姓吴名宣,乃是徐州偏将军曹豹的属下。曹cāo)打进徐州的时候,陶谦曾经想要和曹cāo)议和,底线就是将自己的命奉上,请曹cāo)饶了这徐州的百姓。陶谦这时候也已经是老迈多病,他自知就算没有这档子事儿,自己恐怕也没有几年可活了,与其说让徐州的百姓为自己陪葬,还不如舍弃这条已经一半入土的命,换得一个后的美名,只要徐州的百姓能够体念自己的好处,那么自己的那些家眷们想要从徐州逃出去,希望可就要大的多了!以自己一命,换家族平安,陶谦自是心甘愿。 不过陶谦刚刚提出这个建议,就被曹豹给制止了,曹豹谦说道:“使君虽舍弃命以救万民,可那曹cāo)乃是虎狼之辈,又岂会怜悯这一州之百姓。设若使君殒命而曹cāo)背信,则徐州之民无主,反被曹cāo)任意屠戮矣!使君素来惜州中百姓。难道忍心看万民入水火之中吗?”陶谦被曹豹说的心中一惊,他虽然没有和曹cāo)有过多的来往,但曹豹所说的话确实是有着极大的可能,试问杀父之仇,仅凭自己一条命就能使曹cāo)甘心吗? 陶谦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是愿意去死。毕竟安乐死和被刀剑杀死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陶谦更不愿意看到的是自己死的毫无价值。如果救不了徐州的百姓,那自己的死还有什么意义呢!曹豹这番话算是把陶谦以自己一条命去换徐州百姓的命的想法给打消了,但问题是,曹cāo)大军还是近在眼前,大祸将要临头,到底要怎么应对呢? 曹豹这个人,在徐州做将领的这些年,着实也立下过一些战功。说起来,他也算是徐州的一员名将,当然,他的这个名不在武勇上,而是表现在统帅上。如今陶谦手中的最精锐部队丹阳兵就是曹豹作统领。人这一生。路子如果走得太顺,那就难免会产生出一种骄傲的绪,曹豹就是这个样子。陶谦对曹cāo)颇为忌惮,那是因为他能够得到很,而从这些报中,已经人老成精的陶谦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曹cāo)的可怕。 但曹豹作为徐州的一员将领,他的报根本不能喝陶谦相比。他只知道曹cāo)是最近才从兖州和豫州崛起的,而且以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曹cāo)在带兵打仗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啊,诸侯讨董的时候好像听说过他,不过那一次他是被人家董卓打了个大败亏输。差点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后来青兖一带的几十万黄巾倒是被他给消灭的,但对于黄巾军。曹豹更是不屑一顾,在他看来,那些泥腿子们拿着几根木棒也能算是军队? 曹cāo)好歹也是大汉的将军,要是他连这些贼寇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他可就太差劲了。也难怪曹豹对黄巾军如此的轻视,当初黄巾起义的时候,在徐州引起的影响并不大,一来是因为陶谦治理百姓多有恩泽,徐州的老百姓在温饱上多少还有些着落,既然有吃有穿,那自然就不可能抛却自己的家小,去跟着那些黄巾军们去造反了!所以徐州一代可说是在黄巾之乱中少有的几个较为安宁的州之一。曹豹在黄巾之乱的时候,也曾经带着兵马和黄巾军们交过手,就是因为当时交手的那些人太过脓包,所以曹豹才会误以为曹cāo)所剿除的黄巾军也和当初的那些彻头彻尾的农民军一样。,曹豹既然认为曹cāo)不过如此,那他当然就不希望陶谦去送命,毕竟陶谦可是一手提拔他上来的主官呢,虽然曹豹对陶谦也谈不上是感恩戴德,但至少在陶谦的手下,曹豹还是过得比较自在的,可如果换成是曹cāo)入主徐州的话,那曹豹自忖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因为当初那几个杀掉曹cāo)父亲一家的人就是他的手下!见陶谦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曹豹就满不在乎的说道:“使君还请安心,所谓养兵千,用兵一时,徐州兵马久承使君恩惠,如今徐州有难,众人正应趁此时机报效使君!曹cāo)狂妄,小觑我徐州人物,他若来,某自当率众与其一战!” 对曹豹的本事,陶谦自然是很清楚,他可不会真的天真的以为曹豹能够战胜曹cāo),但看到曹豹这么有信心,他却也不好太过打击曹豹的积极,毕竟现在曹cāo)大军兵临城下,徐州的安危就全都要靠徐州自己的兵马来维持,像曹豹这种信心十足的人越多,徐州的士气也就越旺盛,那么在战场上挡住曹cāo)的可能也就越大。 不过陶谦还是拒绝了曹豹提出的统领大军与曹cāo)决一死战的提议,如今曹cāo)的兵锋实在是太过锋锐,陶谦并不想一上来就把自己的老底都给派上去,他派遣了三千人马分散到曹cāo)必经之路上的几个郡县中,一来是为了阻挡曹cāo),二试曹cāo)的实力到底有几斤几两!吴宣就是曹豹手下的老人,这次他带着五百兵马守卫平县,临行之前,曹豹就私下里叮嘱他,一定要在平县和曹cāo)大战一场,也让曹cāo)看看徐州人的骨气。让他知道,徐州不是软柿子,随便他想捏就捏!吴宣对于曹豹的命令那自然是严格执行,但平县中的现实况让他很是头痛。 平县的老百姓们平里在陶谦的管治之下,子过得倒也可以,但当他们听到曹cāo)的大军打过来了。而且还要杀尽徐州之人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逃,逃到荒山野林中去,躲过这场劫难。中国的老百姓奉行的本就是“打不过就跑,打不起还躲不起”的处事哲学,所以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在理之中。但百姓四处奔逃的话,对于防守县城的兵马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体现在对士气的打击上,同时也会表现在后援补助上。要知道,守城战一旦展开的话,城中的青壮男子就是最好的守城后备军,而城中的老弱妇孺当然就是提供补给的队伍老百姓们都逃离的话。平县还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所以在面对大面积的居民逃亡况的时候,吴宣悍然下令,让手下的军兵立刻将县城四门封开县城,当然,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想要到县城里面来的话。那自然是欢迎之至。武器这种东西,不管是后世的枪支,还是古代的刀剑,它们所造成的威慑作用。要远远的大于他们本作为凶器的杀戮作用,后世的人看到荷枪实弹的警察在前面挡路的话。往往不敢前行,而古代的这些百姓一旦看到拿枪佩刀,弯弓搭箭,顶盔贯甲的士兵的时候,同样不敢有什么动作,哪怕他们的人数占优! 百姓有两万多人,而是士兵只有五百余人,但就是这五百余人yingying的挡住了两万民众,使他们无法离开县城。将百姓们安定在城中之后,吴宣的下一步措施就是要安定民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