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胡搅蛮缠的导员 (第2/2页)
他更像个老学究了。 环视一圈,没有人说什么,宁淡泊便道:“我也是头一次听说有大学生能作八股,也算是让我开开眼界。从《中庸》之中出题的话,那便……‘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一句出自中庸的话。 众人都没说话,凝眉沉思起来。 都是研究过八股的,这时候干脆也跟着想如果是自己,自己怎么写。 周楚也皱着眉头沉思,心底却乐开了花,真没看错宁老先生,太配合了! 周楚为什么这么乐呵? 光说八股文,出个题,给周楚三天时间,都不一定能诌出一篇来,可要当场写,得才思敏捷到何等地步?周楚又不是天才,自然写不出来。 可如果是已经写过,甚至是别人已经写好的呢? 唐伯虎当年可也是参加过科举的! 周楚那几下笔杆子,可不是白敲的。 我真是个机智的少年啊! 周楚又想给自己点赞了。 他还是站在那儿,锁眉沉思。 王导员一看就笑了,站在一旁说风凉话:“这回写不出来了吧?都说了别出来丢人现眼了你还……” 声音停了,众人觉得奇怪,一看王导员,王导员却看着周楚。 周楚手指轻轻转了一下笔,竟然抬手便在作业纸上写起来! 靠! 这才考虑多少时间? 竟然就开始写了?! 该不会是瞎写吧? 众人齐齐看过去,但见周楚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小楷,下笔如有神助,刷拉拉地便写了三百八十二字出来,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我日。 众人现在才明白过来,这周楚他妈也八股得太彻底了吧! 古代读书为什么要让先生教? 正所谓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古文它没有断句没有标点啊,只有之乎者也等虚词来断句! 碰到没有古文修养的,丢出去一段字,都不一定能读顺溜了,所以古代私塾的小朋友都要先摇头晃脑跟着老师读书。 尼玛,这周楚…… 忒狠! 三百八十二个字,竖着写,完全没有涂改,没有标点,漂漂亮亮工工整整! “啪。” 周楚轻轻放下了圆珠笔,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将这一页纸捻起来,递给了王导员。 “王导员,您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又是您让我写的,不如您来读读?” 题目是《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天国达道之宜俟和者而始微示之也盖王术之达道兵不聊生自炎黄观之……” 王导员的确是中文系出身,对于断句颇有一手,可前提是大略知道全文的意思,根据意思来断句,而今看见周楚这竖排的密密麻麻一篇字,磕磕绊绊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抖落出来的…… 他涨红了脸,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周楚很遗憾地耸耸肩,正待要讽刺王导员几句,那边宁淡泊却已经有些兴奋了起来,忙道:“来,给我试试。” 众人全都目瞪口呆,这周楚似乎不是乱写? 宁淡泊泰斗就是泰斗,仔仔细细一看周楚这文章,便是哈哈大笑:“好小子,有见地,有见地啊!” 吴振云有些着急:“老宁你别自己乐啊,念念!” “对,念念!” 旁人也赶紧催促。 王导员紧紧捏着手,有些慌张起来,他还存有一丝希望,只求周楚这文章根本狗屁不通,毫无意境! 宁淡泊看了看站在一旁,淡定微笑的周楚,心道一声“孺子可教”,再看这八股文,便是感叹不已,开口吟道:“天国达道之宜,俟和者而始微示之也。” 这是首句破题。 而后承题:“盖王术之达道,兵不聊生。自炎黄观之……” 中国自古崇尚“以和为贵”,宁老先生以“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出题,考的便是这一点。 八股文的精髓是什么? 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了说呗! 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花上十句八句,绕来绕去,还要能够严丝合缝,自圆其说。 周楚这一篇八股文,引经据典,从炎黄时代开始,细数三皇五帝,论述“和”之达道,从物与物,论述到人与人,人与天,最后归入帝王之道中。 “有是夫,惟和与达也夫,而和之达道,亦辉然得默然解也。” 这是最后一句束股,总结了前面,将整个文章收束起来,逻辑瞬间像是一座围城,完整无比。 听完,王导员颓然坐倒,其余人等已经心里狂奔一万头***! 这他妈还是人吗? 牲口吧? 从周楚构思到下笔,顶多十五分钟! 学术研究会开成这样,还要不要人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