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宴(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可否为朕细细道来?” 吕和亦道:“陛下欲知,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就从臣从军入伍开始……” “陛下!”这时候,文官之首的袁隗跳出来,道:“朝堂之上,乃是议论国家大事之地,还请陛下能够继续探讨国家大事!” 袁隗的话说的也对,如此庄严圣地,岂能像个菜市场一样,说些与国家大事无关的事? 只是刘宏也不好呵斥,虽然他贵为天子,乃天下之主,可并不能恣意妄为,而且还是被外戚和清流党人扶上帝位的他,对袁隗等势力的士族就一种厌恶。故而他才会扶植外戚何进,只是没想到何进竟然当上大将军后和这些士族攀上关系,携手共进,让刘宏一时措手不及。恼怒的刘宏这才扶植张让曹节等太监,为的就是对抗士族外戚。 毕竟即便张让想造反,一个无根之人,也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江山,没有了自己为依仗,张让就如同一只浮萍,仍遭风吹雨打。 袁隗说完,只见文观队列中又走出一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便劝谏道:“陛下,太尉大人言之有理,朝堂之上……” “陛下……” 接着又有陆续几人跳出来纷纷劝谏。 吕和看着刘宏脸色阴晴不定,想必亦是对这些大臣很是恼怒,身为帝王,有时候自己做事还要受别人的约束,哪个天子还能够欣然接受,并且大度的对劝谏的人勉力一番?可惜刘宏不是唐太宗。再回想,后来董卓乱洛阳时,可能就是想为所欲为时,却遭到这些大臣的阻挠,愈加残暴也可能会和这些大臣有关吧。 还是一旁的张让见刘宏脸色不善,便小声道:“既然陛下想听,何不待朝会结束后,特下旨请吕和赴宴,一来可以听听,二来也可以对吕和加以恩荣,岂不更好?” 刘宏脸色才好转,便点头道允了。随后便继续谈论国家大事。
吕和见和自己不相关,便依令走到文官末尾站起来。 和自己无关,吕和就显得无聊,难免胡思乱想起来。时间也过的很快,但实际上将近过了几个时辰。吕和就在一边欣赏大殿的过程中度过这无聊的朝会。 其中也谈到了一些关于蔡邕的事来。原来先前蔡邕被流徙北地,如今重新被召回,任刘宏的两个皇子刘辩和刘协的老师,就是太子太傅,也是一个尊贵显荣的官职,毕竟蔡邕也做过刘宏的老师,又是名动天下的大儒,足以胜任。 随后朝会结束了,吕和便和众大臣一起徐徐退出崇德殿。在这朝堂之上的事,好似和自己无关,刘宏千方百计招自己来洛阳,让吕和百思不得其解。 卢植在人群中找到蔡邕,道:“伯奢,你我前去相距一番,也好叙叙老朋友之情!” “呵呵呵,正有此意!”蔡邕亦是欣然允道。 “且莫慌,我等寻上兴平,如何?”卢植亦是这个时代的大儒,可卢植不仅仅是一个文士,而是一个上马为将,下马为相的文武全才,只不过他的书生气多余其英武之气,性格之中却带有武人般的爽朗。 蔡邕听卢植这么一说,亦点头道:“嗯,如此甚好我也想听听兴平在北疆的事迹!” 说罢,二人便一起来寻吕和。因为吕和对这皇宫并不熟悉,所以走的也不快,很快的就被卢植和蔡邕二人从后面赶来。 见到二人有点小喘,吕和不明所以,但依然行了一礼道:“两位大人,你们这是?” “呵呵,没什么!”卢植身形一挺,牵着吕和的手,这倒让吕和有点受宠若惊,和卢植走在一起,吕和才发觉,这卢植竟然和自己一般,身高八尺。 “走,且随我去我府上。老夫早就对兴平在北疆的事迹感兴趣,想亲口听听。故而想邀你一同去我府上,顺便,我这老友伯奢,刚回到洛阳,遇上你,便一道来我府中热闹热闹!” 吕和看了蔡邕一眼,又看看卢植,也是欣然道:“如此,和自无不允之理。” 对二位大儒,吕和也是钦慕不已。要知道在这汉末乱世,最是注重名声的。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文人想拜在卢植和蔡邕的门下,以期得到天下的注意,藉此步入官场,好平步青云。卢植和蔡邕这几个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对于这份殊荣,吕和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就在三人正准备离去,一个小黄门来到三人面前。 还是小黄门左丰,左丰见到吕和,一脸献媚的说道:“吕大人,陛下有旨,请吕大人赴宫入宴!” 卢植则是和蔡邕大喜。这就显示陛下对吕和的看重,而吕和亦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将,如此良将,得到陛下的重用,自然有功于社稷。 天子有请,吕和不得不从,只好歉意的看了卢植和蔡邕。 却不想卢植比吕和还热情,赶忙要吕和赶紧随左丰前去,免得让陛下久等。 PS:今晚更新,呵呵呵,正在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