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锅鱼头之神奇小警_第五卷 峥嵘岁月_第241章 悲英雄迟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峥嵘岁月_第241章 悲英雄迟暮 (第2/2页)

被占问题上原本保守的海军派系一下子变成了扩张派。力主借这次冲突后的成果在南沙镶钉子,填岛扩礁,最好能在南沙也修建一个大型岛屿,作为南海海域的最前沿基地,为共和国迈入蓝水海军的行列做试探。

    以杨家将为代表的陆军系统却对共和国海、空军是否具备在南沙站住脚的能力表示严重怀疑。毕竟从建国以来海、空军的战略核心都是国土防空或是近岸防御。在海洋上的活动范围都仅限于近海区域。

    南沙群岛距离共和国上千公里,是真正的蓝水海域,也可以说是远洋的门槛,以共和国八十年代末期的海、空军实力来说,这一步的跨越非常之大。自然,争议也非常大。但不管这么样,海陆空三方对保卫南海和海军舰艇需要大规模建设的意见是一致的,所以052计划迅速提到了军委领导的办公桌上……

    “我们那时回到基地,石队先是被要求写检查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尤其是我们主动占了华阳礁一事,有人想让我俩把污水往参谋长身上泼……尽管表示是我们自作主张未曾请示他,但参谋长把这事都扛了下来,说他下的命令……我气不过这个事,闹到基地司令部,为他鸣不平,但没个鸟用,心灰意冷之下,申请转业回到了金陵,刚好分配到了701所……现在也明白了,这海战,除了满腔爱国热情,先进的舰艇、飞机更重要……”

    上面的人对陈伟英的不听招呼很不满意,可拓土千里的历史功绩谁也不能否认。

    调查没有结论,但结束后,陈参谋长被调去了军事学院做教官,冷板凳一直坐到底,也从此远离了他最梦想的守卫蓝海的军事生涯。尽管在海战结束半年后,他最终还是获得了由军委签发的通令嘉奖,随后的我军第二次实行军衔制,陈伟英还被破格授予海军少将。

    以为柳暗花明了,陈伟英激动地打申请要求回基地,发现上面没人理睬。没有做官细胞的他,这才明白,国内官场上明升暗降,是一些老油子善于使用的手段。

    即使到了学院,陈参谋长也没有得到安生。1992年冬天,学院盛传着一个信息:老院长要调走,陈伟英来接班。此后不久,一封状告陈伟英的匿名信飞到了北京海军机关。这封匿名信列举了陈伟英十大罪状。陈伟英一向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为此被选为学院纪委书记。身为纪委书记,严肃处理了一些违法的干部,得罪了一些人。这封匿名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出的。

    海军机关看了匿名信,觉得问题严重,立即派出了一个工作组,火速来到学院,开展了调查,全是子虚乌有。

    但此后,领导机关对匿名信一事再也没有提起,既没有书面结论,也没找陈伟英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这封匿名信明明白白是诬告信,这样处理,陈伟英当然有意见。于是,陈伟英当即向上级机关写信要求追查诬告人就调查给出结论。但他的信犹如石沉大海,连个浪花都没有。

    陈伟英的要求无人过问,而诬告人的目的却已达到了。在那个“8分钱邮票查半年”、“假话说上三遍就成真理”的年代,想毁掉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那些写诬告信的人明明知道事情是捏造的,终有水落石出之日,也知道告不倒陈伟英,但是,诬告人知道上级机关不会来追查自己,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达到目地,所以才敢写诬告信。

    果然,诬告人达到了毁你形象断你前程的目的。因为位置升职这个东西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由于南沙海战,某些人本来对陈伟英就有看法,加上为了坚持原则陈伟英又得罪了某些上司,现在有人告状,于是就乘此机会推波助澜,叫陈伟英提升不起来。

    就这样,民族英雄榆林基地参谋长陈伟英在学院教官的冷板凳上,干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两鬓发白,前年一纸退休命令下来……

    而国内媒体,也对南沙海战一直报以沉默……

    至今南沙海战一役仍未解封,湮没于尘世中!

    老铁!还在找"黑锅鱼头之神奇小警"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说"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