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襄阳儿女_第018章 郭庄聚会接任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8章 郭庄聚会接任务 (第4/6页)

着嘻笑着狂上一阵子!现在,他完全敢断定外面说话的就是自己的儿子郭文,想着他提着匣子枪走向堂屋,他拉开门跨了出去。

    黑沉沉的夜色中,一个中等个头男人站在细雨纷飞的窗户傍边,他似乎听到开门的声音忙转过身,看见茅草房里走出来一个人,站在门口朝自己这边望着,他顾不上琢磨那个人是谁就迎了上去,小声地说:”是父亲吗?我是你的儿子郭文呀!”

    郭忠上前两步伸出有力的臂膀抱住儿子,抚摸着大声说:”哎呀我的儿,你总算回来了!”他把儿子抱起来原地转了几圈,然后放到地上说:”六年多你连封信都不往回捎你可把老爹想惨了!快到屋里坐,一路回来几个人?你娘和春梅回来没?”

    郭文忙解释说:”你大人不记小人过,革命工作即坚锐又复杂,根本没时间写封家书,我娘不是给你写过几封信吗?”话音未落,肖春梅从窗前走过来说:”郭叔,你辛苦了!几个弟弟还好吧?”

    郭恒和小宝从屋里跑出来,朝着模糊的身影异口同音地说:”大哥大嫂你俩好,你俩辛苦了!”

    郭忠先行进屋准备去点灯,这时候就看见黑老蔡提着盏马灯从里屋走了出来,朝着已迈步进屋的郭文和春梅说:”都回来了?稀客呀,还认得我吗?”郭文和肖春梅齐声说道:”老蔡叔,你好!"

    黑老蔡笑着说:"都是自己同志还客气啥子?进来坐进来坐,哎呀六年多了,总算是见了面,呃,你娘回来没?”

    郭文朝四下看看满惋惜地说:"因为工作太忙,她暂时没能回来,我也觉得挺可惜的!"

    郭忠从黑老蔡手中接过马灯挂到墙上说:"都坐下来,还不累呀?坐下再说。"

    黑老蔡说:"革命工作应该忙,但家庭还是要顾的,去年和今年开春,我曾两次打电报向领导请愿,想把你娘调回枣阳工作,好圆了他们的夫妻梦,谁料想石沉大海无踪影,不晓得领导是咋想的,夫妻分手六年多应该聚聚了!"

    大伙忙着找地方坐下来。郭恒和小宝因为没有凳子只好靠着墙挨着老爹蹲着。这时候的郭忠有心灰意冷的感觉,不仅仅是自己的女人黄淑英没回来,还有就是肖春梅管自己叫郭叔那句话值得琢磨,她应该称他叫伯或者是叫爹才对劲?难道说六个年头匆匆过去他俩还没结婚?还过着巴巴结结偷偷摸摸的二人生活?真那样的话他们可就太可怜了!不会,可能是一时失口把伯叫成叔也难说,没关系天长地久慢慢来吗,总有一天她会改口过来的。

    就着灯光,郭恒和小宝上下打量着大哥和大嫂投去佩服的眼神,头戴日式钢盔,身穿青灰色八路制服,腰扎宽阔的牛皮腰带,右边挂着支黄色枪套,左边挎着支驳壳枪,脚蹬深筒牛皮鞋,好神气好威风!他俩心里想,啥时候能穿上哥嫂这身军服该多好,走出去让乡亲们瞧瞧,也好光彩光彩!这次只要能跟着哥嫂去当兵还愁没军衣穿?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绝对没问题。小宝凑过去蹲到大哥傍边说了句:”这回回来你们准备住多长时间?”

    郭文抚摸着弟弟的黑发说:"那要看战况怎样地发展了。"

    肖春梅挨着郭文和黑老蔡坐着,目光落到郭家父子脸上,心里话,六年过去了,尽管郭忠叔已是白发苍苍,但苦难的日子并没有摧垮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特别是两个弟弟,他们已经长大成人,都是一顶一的大个头,要是黄婶娘这次能回来的话,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现在的状况,还不晓得会高兴成啥样子,也许会感动的流下眼泪,她会自豪地说:"没有枉费的功,郭忠终于把几个儿子拉扯大了!"

    灯光里,郭文静静地坐着抬头朝屋顶看看,心里边即有欢喜也有忧伤,六年多了,轮回的春夏秋冬里自己朝思暮想茅草房究竟有多少回?无法统计。特别是当兵的头两年,差不多天天想夜夜念,泪水打湿枕不晓得有多少次,思念故乡的亲人和那里的一草一木,后来因为忙于工作思念的次数渐渐地稀少起来。他们是在落着冷风苦雨的深秋的夜晚离开草房出走的,今天则是在飘撒着着春风细雨的夜晚和它重逢再相见!坎坷人生难相见,细雨绵绵叙思情,他的耳边又响起夜深人静时兄弟几个在床上狂闹嘻笑的声音,年少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他拉着小宝站起来,摸着他的头和自己比比,又摸摸小宝的肩膀和胳膊,说:"差不多跟我一般高,长的挺快的就是肩膀和胳膊还不够圆实,想没想过当兵啦?”

    郭小宝说:"大哥,我想参加八路军,做梦都想!"

    郭文拉着弟弟坐下来,说:"小宝,你现在已经是个八路军战士了知道吗?今年春上,延安保卫处特勤队在护送总司令去冀中平原的时候,坐在车里面彭总拉着我的手说,我听群工部的同志说过郭家的历史,纯脆的一个红色的家庭吗,你们的父亲是个为党工作多年的地下工作者,你们娘是中央党校政治教官,你和你的弟弟们一样都是红色的革命接班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彭总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所以说你们早就是一名革命战士了。"

    郭忠说:"呃郭文,这些天你娘都在忙些啥子有没带信回来"

    郭文从衣袋里摸出一封折叠好的书信起身递给父亲,说:"最近,中央党校工作比较繁忙,他们肩负着向新老干部传授党的方针和路线,还要培训头批进村进户的土改工作队成员,所以说她暂时回不来。她交给我信的时候再三嘱咐我,叫你坚强些要学会忍耐,不要动不动朝延安方向眺望,她说过等到明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时候,她会放下手里活连夜跑回茅草房。其实她也想和你们见上一面,她说过多次她亏欠你们的太多,将来会想办法弥补你们的,不管相隔千山还是万水,不论路途多遥远多难走,她会实现她的诺言准时回来的!”

    郭忠毕竟是个性情中人,他自言自语地说:"六年前,临走的时候她就说过,你们别着急,说不定明年的七月七就能回来。于是,我和几个儿子就天天盼着夜夜望着七月七那天快些到来,从冬天盼到春天,再从春天等到夏季,好不容易等到秋风响起的七月七到来,却不见她的人影出现在草房前,再从秋天望到冬天……儿子们眼睛望穿泪水哭干还是不见他回来!说话间我已是五十多的人了,到底还能等待几个六年几个七月七?"

    肖春梅站起来走到郭忠跟前,掏出手帕递给他蹲在他面前安慰说:”这样行吧郭叔,等这次牵制鬼子向大西南增援的任务完成以后,你随我们回陕北去,那里有好多的工作正需要象你这样有经验有实力的老同志去做,象保卫处特勤队、土改工作讲习班,要是不习惯机关工作,你可以带兵打仗上前线,继续干你的老本行!那样的话你就有机会见到黄婶娘了!”

    郭忠把手帕还给肖春梅,说:”都五十多的人了算了,年岁过高身体不饶人还冲啥子英雄好汉!回自己的队伍去?那可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我只是一个乡野村夫庄稼汉,怕是要丟人陷眼!我刚才并不是埋怨她不回来,也没有说非要叫她回来不可,只是代表儿子们说几句心里话,因为他们做梦都在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