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襄阳儿女_第059章 八路军夜渡唐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9章 八路军夜渡唐河 (第1/3页)

    夜深人静。在襄北双沟镇西街口唐河边一只渡船上,中年船夫收拾好划船工具,朝河对面看了看,四周黑朦朦的悄无声息。他猫着腰走进窄窄船舱,他觉着雨后的夜间有些冷便坐到床上,拿过那件油抹布似的棉袄披上;拿过旱烟袋,按满一窝烟点着,边吸烟边侧耳细听,生怕错过一铺生意;吸完烟磕掉烟灰猫着腰走出船舱,站在船头再次朝四下望望听听,确定附近无人时他转身进舱睡觉。他晓得深更半夜的不会有人再过河去;他脱去棉袄躺到床板上闭上两眼,忙活一整天确实有点困,迷迷糊糊的忽听外面有人喊,好像是从河那边传来的,声音不是很大:”喂,对面有船吗?麻烦你划过来好不好?”

    他披上棉袄走出船舱,站到船头往对面看了看,只有黑乎乎河堤和黑油油的河水,会不会是听错了?中耳炎把耳朵弄的有点聋,再聋也不至于一点都听不到,明明的有个女人喊叫怎会不见动静了呢?怪事!正在他为难的时候,那个女人声音顺着河面飘然而来:”老乡,麻烦你把船划过来,有点急事想过河,谢谢啦!”

    这回他听清了,是个女人的声音。深更半夜还会有女人敢出门?要是让日本人碰上那还了得?肯定会先弄坏她的桃子再咬掉她的奶头,这年头还有敢走夜路的女人少见。朝着对岸他喊了声:”别着急,一会儿就过去了!”划动船只朝对岸漂移过去。片刻,来到河边,船夫抬头朝渡口看看,哎哟一声差点摔到河里,只见大路上河边上站满了人,黒压压的一大片。心里叫着娘啦,又要过队伍了,出门遇上兵不碎骨头要断筋,瞎忙活一夜不说弄不好还会招来一顿暴打,平日里没有少烧香少磕头,倒霉事偏让老子赶上,难怪有人说越烧香越遭殃越烂**骨越精爽!他怯生生地放好跳板,扑扑咚咚就有二十几个人走上船来。天虽然黑但面对面的站着还能看个八九不离十,青灰色的军装,小腿上扎着绷带,有提枪的,有挎枪的,只有那个女人腰间皮带上挂着一支手枪,估计是个当官的。他划动小船,留意查看船上人。那妇女背着手走到船夫挨跟,挺和气地问:”老乡,今年多大岁数了?”

    船夫划着船说:”回长官话,属虎的,本人今年三月间满五十四岁!”

    望着船夫,妇女深有感处地说:”哦!和我丈夫是一年生人!家里还有几口人啦?都住哪?”

    船夫说:”回长官的话,贱民就住在附近,有四个吃饭的!”

    妇女问:”老乡,这船一趟能载多少人?一趟得多少钱啦?〞

    船夫说:”一般来说一趟只能运送二三十个人,多了害怕把船弄沉了,到时候大伙都难堪!至于钱吗一般来说五毛钱一趟!”

    妇女问:”按现在的货币价格计算,一块大洋能折成多少纸票?〞

    船夫说:”一般来说按现在的行情计算,一块大洋能换一百块纸票,有时候能换到一百二十块!”

    一个挎长枪的埋怨说:”老乡,你能不能把一般来说去掉呀?听的怪别扭的!〞

    船夫连连点头,说:”是是,小人一定改,以后不再说一般来说!”

    妇女说:”他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别计较!这样吧,老乡,我们有八百个同志要过河,按你刚才说的一趟只能运送二三十人你得多少趟?二十多趟对吧?我给你两块大洋,你看够不够?〞

    船夫胆怯地说:”贱民不敢,一般,〞他忽然想起刚才那战士的埋怨,连忙改口说道:”托运当兵的我是一毛钱都不会收,你们也不容易,深更半夜的还要行军打仗图个啥子?算我帮忙还不行吗?”

    妇女从口袋里摸出两块大洋递过去,船夫后退着不肯收下,她拿过他的手把银元放到手心里,说:”你拿好了,小心掉到河里!还有一件事,我想向你讨教一下,小镇上驻的有没有鬼子兵啦?随便问问,你要是晓得的话,麻烦你告诉我们一下!”

    船夫把大洋放进衣袋里,划着船说:”以前没得,昨早上从襄阳城里忽然开过来八九百鬼子兵,听说是去攻打、郭家庄,是的,是郭家庄,路过双沟的时候他们撇下来二十几个人在东门守着。别的我不太清楚!”

    妇女似乎焦急起来,忙问:”喂老乡,郭家庄有没有打仗?〞

    ”哎呀!激烈的很,从昨天后半夜起到刚才天黑的时候,枪炮声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机关枪哒哒哒的打得厉害的很!吃过晌午饭,还看见有四架红头飞机往东飞去了,接着是闷雷一样的爆炸声,那声音地动山摇的大的吓人。好多人都跑到岗顶上去听热闹。有人还看见从东门口开过去四辆坦克车,也是奔郭家庄方向的!唉,日本人真够动血本的!”

    说话间,渡船靠近东岸。有个战士迫不急待地放好跳板,大伙纷纷下船。那妇女拔出手枪走下船去,站在岸边朝船夫说:”谢谢你老乡!麻烦你抓紧一点把我的同事接过来,我们确实有急事要去办!”

    船夫点着头爽快地答道:”好好好,你放心,不会耽误你们的事!”说罢调转船头往对面划去。

    那妇女拿着手枪快步朝河堤上走着,朝着跑在前头的战士说:”占领制高点,机枪准备,防止敌人偷袭渡口,其余的随我进街!〞

    正走着,一个战士转过身回过头说:”黄团长,要不要避开小镇直奔郭家庄?免得又要和敌人纠缠,耽误功夫不说,那边战势吃紧啦!”

    被战士喊着黄团长的妇女正是六年前跟儿子郭文以及儿子的未婚妻肖春梅一道去陕北的郭忠之妻黄淑英。朝河堤上走着她解释说:”那怎么行拔掉据点,铲除隐患,让敌人失去后方援助,跟断其后路意义一样,免得他碍手碍脚的,弄不好还会节外生枝惹出麻烦!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不要慌,消灭掉镇上的鬼子再去也不迟!”

    摸着黑,紧走快赶过街穿巷,黄淑英带着她的战士们来到东门附近。站在街边观察着,只见几十步远的东街口亮着两盏马灯,用麻包装土垒起半人高的掩体下躺着二十几个鬼子兵,两个穿大衣的两个哨兵端着枪来回走动着。黄淑英从一个战士腰间抽出一柄手榴弹,朝着几个战士压低声音说:”四柄手榴弹扔过去,机枪扫射!”大伙顺着墙边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