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高宅疑云 (第2/2页)
。 老庄见了轻尘却是吓得倒退一步。 薛楚涵脾性好他也才敢说话大声点,可是对于轻尘这个阴晴不定的主儿他可应付不来。 轻尘见他很是怕她的样子,便笑得更加如沐春风。 轻尘亲切地寒暄道:“这些粗重的活儿就让年轻人去干,庄叔肯定累了吧?快来喝一碗粥歇一歇。” 老庄仍然梗在原地,一副惊疑不定的样子。 轻尘再笑:“昨天晚辈冲撞了庄叔,我年纪小不懂事,您老就多担待一些,饶了我可好?” 这时正碰巧小佩要出门,得知她要到集市上采购些生活用品,薛楚涵便拜托道: “我们落入岩洞后与友人失去联系良久,他们肯定要担心坏了,可否请佩姨帮我们到集市上发一封信报平安呢?” 小佩一手挽着个寻常的篮子,理解地点头道:“也对,这可是件要紧事……不知你要将信发给何人呢?” 薛楚涵借了纸和笔,告知钟灏他们落入不见天日的岩洞,所以才会音信全无,如今两人一切安好请他勿要挂心,并将近况转告薛家庄的人。 又附上如今落脚的地方,道要等一些日子才能动身去寻他们。 本想同时通知钟灏和高才进,只是高才进原本与他们一道四处奔波,居无定所,故没法联系上他本人。 可即便如此,薛楚涵还是三言两语写了封简函寄往原先他们四人落脚的客栈,首页注明:高才进亲启,希望若是足够幸运,他或许能看得到,也好让他放心。
小佩妥帖地把两封信折起放入袖中放好,才不紧不慢地朝外面走了。 走出几里山路后在一个拐角处悄悄地隐入树林里,她掏出两封信来仔细地看了,字里行间翻来覆去看不出异样,疑惑之余又想着高老夫人的吩咐,便匆匆向集市赶去。 那边厢轻尘安抚好老庄,又讨好地请教了千年首乌的判别方法,才与薛楚涵一同出门去寻何首乌。 烈日当头,薛楚涵背了个篓子,轻尘紧跟着攀上了一个小山头。 薛楚涵远眺过去,可见他们在岩洞中踽踽独行了三个月的高山巍峨伫立在东南方向。 不久前他们才从老庄口中得知高宅所在的位置距离他们所落入的那个山头足足有八百多里,由于该山脉并非独立的山体,而是呈连亘数百里不断的长度,几乎到了会稽郡的边缘。 由此可知他们被困在深岩里没日没夜地向前寻找出口,又侥幸让他们得以重见天日,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岩洞内大小岔道沟壑无数,他们本是随着直觉来走,并无章法可言,若是当时选择了另一条路,或者那日两人没有交手震碎了地板,怕且他们就要在那冰冷的深山里面呆一辈子了,回过头来这么一想,两人均觉得十分后怕,不由得为当时进退维谷的状况捏一把汗。 轻尘白皙的脸颊被艳阳晒得发红,不远处的树林里蝉蛰伏在叶子里面发出聒噪嘈杂的鸣叫声,更让人觉得心烦气躁。 她一副不情愿道:“我们竟沦为山间的农人要冒着烈日来山上采药。” 薛楚涵笑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谁让我们吃了人家千年首乌呢!” 轻尘认命地埋头在地面上搜索首乌植株的影子,又道:“不过更让我惊讶的却是,明明落入洞中还是新春后不久呢,怎的出来后便是盛夏了?而我竟然真的毫发无伤地熬过了三个月的期限!” 薛楚涵回头瞧瞧背篓上小半篓的何首乌,笑道:“世事难料便是如此罢,常听老一辈人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总是相信的。” 轻尘也笑:“不知外头怎样了,我们如同隐居山林一般消失在江湖许久,恐怕不再有爱嚼舌根的那些个起子能记起咱们了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轻尘的笑谈是对的。 此时已是隆安三年夏,会稽王世子、扬州刺史司马元显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属”,移京师充兵役,此事激起民愤,百姓怨声载道。 因谋反罪名被朝廷处死的天师道道长孙泰之侄孙恩,谋反事败后逃入海岛,聚众百余名立志为孙泰复仇。孙恩趁民心sao动之际,率众从海岛攻克上虞,乘胜破会稽,杀会稽内史、五斗米道徒王凝之。不日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平民群起响应,“旬日之中,众数十万”。 孙恩起义后迅速占领会稽八郡,朝堂危如累卵,当朝者震怒,派谢琰率重兵讨伐孙恩,一时天下战乱不断,人心纷扰,民生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薛楚涵远眺四周群山连绵,盛夏艳阳之下,不由得走了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