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冤魂大闹永安宫 (第1/2页)
观音菩萨怒了。 是动了真怒…… 观世音,得自在。 从来只有她让别人不自在,从来没有人能让她不自在。 “哼!” 观音菩萨咬牙怒哼,“宝国公,算你狠!” 然而,此时,如来佛祖的诸多布置全废,她束手束脚,也只能怒哼一声。 其实,观音菩萨见宝国公势大滔天,她在长安施展不开手脚,处处受制于人,于是想利用泾河龙王在长安城内闹出点风波,再浑水摸鱼,而且这只是临时起意,然而万万没想到,那个宝宝居然如此狠辣,竟然直接杀了她的棋子。 借刀杀人反被杀,观音菩萨吃了一个大大的瘪。 木吒深感憋屈,恨恨道:“泾河龙王好歹是行雨天官,岂是说杀就杀的,哼,阿史那杜尔要为此付出代价。” …… 泾河龙王的头被挂在了城门上。 不出半日,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阿史那杜尔斩杀了一个妖怪。 东土大唐人族昌盛,妖魔鬼怪什么的,反而十分稀少罕见,传说一般的存在,众人听说后,个个抖索精神,纷纷跑到城门前开开眼界。 老百姓纯粹看个热闹,乐呵乐呵就好,不过那些修行者则是来看门道,这一看不得了,许多人颜色变了。 哪里是什么妖怪,分明是龙头嘛。 人间帝王是天子,真龙,而河海中的龙族,则是业龙,乃真龙之守护。 永安宫柱子上盘绕的那些五爪金龙,不但是皇权的象征,其实也是皇上气运的守护神。 因此,自古以来,天子与龙,密不可分,关系匪浅,铁哥们。 放在民间,有龙王庙,有拜龙王爷的习俗,祈求龙王爷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多子多孙等。 所以,在中原浩土,龙与人的关系是极好的,龙是权力,富贵,吉祥的象征,只有拜龙的,少有屠龙的,除非是恶龙。 阿史那杜尔在泾河边杀了这个龙,很多人断定,这龙就是泾河龙王。 问题来了…… 泾河龙王是正规行雨天官,多年来,为长安城行云布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泾河就在长安的城脚下,很少闹水患,泾河水族也是供养渔市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长安百姓对泾河龙王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擅杀泾河龙王是要被治罪的。 “这泾河龙王,被阿史那杜尔当成妖怪杀了,死得可够冤枉。” 茶馆里,一些修行者聚集在一起,遥望着城门上那颗血淋淋的龙首,摇头嗟叹。 “只怕皇上要问阿史那杜尔的罪喽。” 有人格外笃定的说道,“至少得给泾河水族一个交代才是。” “哈哈,要我说,这怪得不阿史那杜尔,人家是突厥人,只崇尚天上的雄鹰,哪里管你是妖怪还是龙王,统统一刀砍了。”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 众人听了,想想也是,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换了是别人擅杀龙王,哪怕是误杀,朝廷肯定要惩戒一番,以平息泾河水族的愤怒,可动手的偏偏是来自突厥的都布可汗,太宗皇帝极为宠信的红人,这就得另说了。 于是,文武百官听了这件事后,没有一个进言要皇上降罪,一个个全当笑话看,只当是阿史那杜尔生性好战,闲来无事跑到泾河边发挥余热。 简直不拿龙王爷当回事。 这件事也很快传到了太宗皇帝那边,结果,太宗皇帝听了,哑然失笑,哈哈道:“阿史那杜尔真是活泼好动啊……” 而阿史那杜尔对于自己错杀泾河龙王这件事,非但没有一丝悔意,还大肆放言:“老子杀条龙跟杀猪似的……” 横得不要不要的。 然后,阿史那杜尔真地宰杀一头猪,在自家院子烧烤,还请来宝国公,薛仁贵,一起来尝尝他的厨艺。 有传言说,宝国公和薛仁贵赞不绝口,为了抢rou吃,甚至大打出手。 热闹了一天,朝中终于有人上书,赫然是宰相殷开山。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殷开山居然请求太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