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卖丹道士_第174章 天道大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天道大陆 (第1/2页)

    十月底,菊花已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这是黄不举在黄阳城广为人知的诗句,他终于开始罢别科举生涯,从范进变成了正儿八经的黄巢,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

    据黄巢所言,黄府有私军十万。

    中原很大,但是人估计也没有十三亿,大多数地方都是未开化的山村,居住的人很少。而京都那样的大城市,人口也并不密集。黄阳城里面总共才有二百城卫。而黄府的私军却是黄阳城城卫的五百倍。

    北上的时候我其实一直在思考财政问题。

    十万人一个人月饷一两,那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小小的黄阳城黄府,在我刚入世的时候就给我了两千万两银子,现在又闹出这么多人来,真是不简单啊。

    黄巢这家伙谋反的心思肯定是早就有了,问题是黄府家底竟然如此殷实?

    老司徒不敢以晚辈相称,楚家又一直不录用黄巢,现在想来,这两点也十分蹊跷。

    回头看了看骑着毛驴的颜自知和牵着马的林明,我觉得无聊,还是和紫萱在一起有意思。

    “看什么看啊?”颜自知扣着鼻孔骂了我一句,颜自知似乎十分害怕别人看他,敏感地说道。

    林明皱了皱眉眉头,瞪向颜自知。

    我摇了摇头,懒得计较。

    在北上莽州之前我们已经定好了谋反计划。

    凉州周川出兵二十万,淮南颜自知出兵十万,楼南山举兵二十万,苏州司徒府出兵十万,黄巢出兵十万。共计五十万大军,按照打仗的套路,为了虚张声势,我们完全可以对外宣称共计是一千万大军,反正风大也闪不了舌头。

    这些人马都在两个月内陆续集结到京都周围,等到武当道统一开山,立马名正言顺攻打剑宗,到时候顺手捎带上楚家皇族。

    这么说并没有喧宾夺主,楚家在唐朝没有成立之前,就是宋朝最大的江湖大族,之后起义成了皇室,其实力依旧不可小觑。但是说来说去,中原历来讲究道祖的无为而治,皇家也没有中央集权,地方管理很是松散,大家拉拢部队实在是简单。要不然也不可能随便冒出五十万的部队来。

    但是所谓的名正言顺,并不是为民请命伸张正义,更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一正道统,打压异端。即武当道统与剑宗之间的争端是战争的名目。

    中原皇朝的存在,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保护不能修行没有修为的普通老百姓不被修士随意杀戮。毕竟一个缘路境界的初级修士要是真元足够,一个人杀光一个村庄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中原需要一个势力,来在个地方建立政府部门——城主府,保护普通的老百姓不受修士的欺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原皇室本身存在的目的就是与江湖为敌的。(该意义即强弱为敌,弱rou强食的天道规则。)但是江湖人士大多又都认为这样的敌人存在是合理的,普通老百姓确实需要保护。

    修士大多是为了修仙,修长生,这样需要苦心孤诣,闭门闭关。但是有邪恶的功法转以夺取常人生命力来修行,更有的修为遇到瓶颈的修士,直接改变了价值观,想要在世俗中取得尊崇以满足虚荣心。这样的人并不少,江湖人士虽然厌恶并且要打杀这样的异端,却并不是人人都乐意当活雷锋白干活。皇家的存在也算是帮了他们的忙。

    在这种情况下,皇家是弱势地位,江湖允许你的存在你就可以存在,江湖不允许随时可以换一个。江湖也随时有力量阻止规模重大的革命活动来推翻一个政权。

    楚家本就是江湖势力,一路打到京城当了皇帝,自然知道其中厉害,于是就想着加强中央集权,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把皇室放在强势地位,于是乎,大家不乐意了,就有了此次造反。

    楚家开国到现在有五百年了,这个加强中央集权的计划肯定是很早就有的,从鸿胪寺的成立就可以看出来。鸿胪寺的规矩从百姓慢慢涉及到江湖人士,到现在直接开始大批量控制各地小门派,是循序渐进的。看得出来,楚家为了准备这一天用了很多功夫。

    黄巢这家伙也很鸡贼,他招募的十万大军早已经埋伏在了京都周围。他此前去京都,一方面是为了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最后走关系当个官,另一方面则是慰问部队。很显然,黄巢早就看透了现在江湖和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很早就在未来的大战中安插了足够的筹码,来赌这一场战争的胜利。

    我的出现,相当于是催化剂,直接加速了皇朝与江湖对立征伐的过程。

    所以说黄巢隐藏的很深啊,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有一个隐蔽的身份足够楚家忌惮,而这么多年专门考试在京城打响“黄不举”的名头就是为了麻痹楚家。

    造反这东西,还是黄巢这样有野心的书生比较合适。

    另外一点让我好奇的是,天道大路上独尊儒术的冰雪平原里,虽然照样修士众多,中央集权却很厉害。但是中央集权之后,并没有加强皇家的强势地位,让各个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