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忽必烈走了 (第2/2页)
僧觉得率领主力撤退这个任务,应该交给张柔将军最为妥当。张将军在军队不仅德高望重。又有单独领军出征地经验,阅历丰富,正是不二人选。 谢子聪大师举荐,末将若能担当此职,一定不负王爷之托,大师所望。张柔没想到在忽必烈面前说话最有分量的子聪会第一个保荐自己,高兴得抱拳致谢。张柔的儿子张弘范与亲近将领也是各自面带喜色。解诚和他的部属则个个面色阴郁。瞪着子聪地眼睛里快要喷出火来。而黄药师为了完成任务也不客气,马上站出来说道:四王子。贫道不反对张柔将军接管军队,但子聪大师举荐全出私心,望四王子三思。 黄道长,小僧为王爷举贤,谈何私心子聪有些心虚,硬着头皮问道。黄药师句句诛心,直接说道:你之所以举荐张柔将军,全因军中能与张柔将军竞争这个位置地人仅有水军万户解诚将军,而你因为蠢笨如猪中了贾老贼的离间计,曾经要求过四王子杀害解诚将军,担心解将军对你心存怨恨,建立功勋后威胁到你,所以你今天不仅要反对解将军接替四王爷,将来你还要继续陷害掣肘解将军对不对 黄药师地话字字中的,子聪羞得连如来佛都为他痛心其实子聪的这点小心思包括忽必烈在内地人都一清二楚,只是其他人不愿象黄药师那么坦白说出来而已,也正因为如此,蒙古众将才对子聪更加鄙视对黄药师竟然也更加尊敬。而黄药师又接着问道:子聪大师,贫道就不明白了,在你心目中,究竟是四王子一统天下的大业要紧还是你的私人恩怨要紧不要忘了,因为你地愚蠢,四王子的水军已经全军覆没,你还想让四王子的精锐6军也步水军后尘吗黄道长,你误会了,小僧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其实小僧。子聪红着脸,本想说举荐张柔确实是因为张柔有这个能力。不想黄药师说话的度比他快多了,接口道:子聪大师其实是想试探解将军是否还对你记仇是吗那贫道可以代表解将军告诉你,他对你其实没有半点怨恨,他对你仍然十分尊敬,只要你说的话对四王子地大业有利,他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进油锅都在所不惜。说罢,黄药师又飞快转向解诚问道:解将军,贫道说的话,你赞同吗 义父之话,句句都是孩儿心中所想。解诚一边在心底感谢老天爷赐给自己这么一个好干爹,一边出列向忽必烈抱拳道:王爷明鉴。子聪大师虽然因为误中贾似道诡计,向王爷建议砍末将之头,但末将知道子聪大师的本意还是为了王爷着想。所以末将对子聪大师毫无怨恨,也绝对不会对子聪大师施展报复。解诚愿为王爷一统的大业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子聪大师,听到了吗忽必烈对子聪的小肚鸡肠也早有些不满,借着这个机会便乘机教训子聪道:听听,解将军的话多么诚恳多有君子风度再看看你自己。不脸红吗以后你要和解诚将军要友好相处,别再搞那些花花肠子,明白吗 王爷教训得是,小僧谨记。子聪满头大汗的回答了忽必烈地隐晦警告,又当众剖白心迹道:王爷,其实和张柔将军比起来,解将军也不错,况且王爷还需要解将军重建水军,是应该给解将军一个机会不过这只是小僧地建议,一切还需要王爷乾纲独断。
妈的臭秃驴子聪无耻倒戈地话让张柔和张弘范等人差点气爆肚皮。在心中大骂不已。黄药师却在解诚感激和恳求地眼神中再度开口,向忽必烈抱拳道:四王子,贫道觉得张柔将军确实是率领全军主力撤退的上佳人选之一。但相比之下,解将军却比张将军更为适合,因为张柔将军年已七旬,来日无多。说到这,黄药师抱歉的向张柔拱手道:张将军,贫道这话可不是诅咒你。主要是你老年龄实在太大,精力怕是不够,应该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你老德高望重又心怀若谷,肯定不会和贫道计较是不是 妈的你比子聪臭秃驴jianian猾一万倍张柔肚中大骂,脸上苦笑着连连点头也不知道他是承认黄药师并非出自恶意,还是承认他愿意把机会让过年龄比较轻的解诚。黄药师向张柔点头一笑。又口沫横飞地说道:所以说。让年富力强的解将军接替四王子主持军队好处颇多,既可以让四王子放心。又可以给解将军锻炼机会,为解将军将来组建战无不胜的蒙古水军积累宝贵经验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解将军对四王子绝对忠诚否则贾似道也不会处心积虑的用反间计陷害解将军当然了,张柔老将军对四王子的忠诚也是经过了时间考验,只是解将军对险些害他丧命的宋人恨之入骨,要更适合一些。 四王子,贫道的话已经说完,借子聪大师的一句话,一切还请四王子乾纲独断,贫道这些话只是给四王子做一个参考。黄药师的话总算口沫横飞说完,解诚地脸已经笑成了一朵花。而忽必烈却抢在众将之前点头说道:黄叔父的话句句有理,正中本王之意。但黄叔父你还说漏了一点最重要的一点 四王子,不知贫道说漏了那一点黄药师满头雾水地说道。忽必烈微笑道:说漏了叔父自己,这些天来,黄叔父已经证明了你不仅目光敏锐,头脑清醒,还深谋远虑,具有独到的识人之能本王之所以没把你列在第一批撤退名单上,就是希望黄叔父你能辅助解诚指挥我军撤退,这样本王才能够真正放 四王子过奖了,那些都是贫道的运气好而已。黄药师长这么大了,第一次红着脸说了一句大实话。张柔和张弘范等人却大失所望,心说我们还争个什么劲王爷早就看好解诚了幸亏我们和解诚的关系一向不错,和黄药师也有张世杰那层关系,在撤退路上肯定不会吃亏。 就这么定了。忽必烈站起来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本王走后,由解诚指挥全军撤退,张柔副之,而黄叔父你,要多多给解诚出谋划策,勿负本王之托。 谢王爷交付重托,末将等一定不负王爷之望,将主力大军一根毫毛不少的带回北方。解诚张柔和黄药师一起跪下,大声回答忽必烈地嘱托。黄药师又在肚子里补充一句,我只保证一根毫毛,其他的我可不保证。 公元一二五九年,南宋开庆元年,蒙哥汗八年腊月十五,蒙古军主帅忽必烈在与南宋缔结停战和约并解决最大威胁贾似道之后,率领两千轻骑与塔察尔按嗔子聪和姚枢等一干蒙古军高级文武军官先行北上,到北方去组织和准备即将与阿里不哥展开的战役。而剩下的十五万蒙古主力部队,则被忽必烈交给水军万户解诚指挥,逐次撤退,并专门点名让黄药师做为解诚参谋,并同指挥蒙古军队撤退行动对于忽必烈这个决定,后世蒙古族学者在读到这段历史时无不哀叹痛哭,悔恨难当。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不少蒙古部落还喊出一个口号姓黄的人入内者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