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十章 贾大忽悠 (第2/2页)
子的前途着想,老四郡主还是厚着脸皮拉住贾妙,魏峻则拉住贾老贼,魏峻抱歉道:贾少傅,信王爷年轻不懂事,做事冒昧,请少傅切莫动怒。老四郡主则拉着贾妙的小手说道:贾少傅,说句不中听地话,你的反应太过了。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信王未娶,贾小姐未嫁,两家又门当户对,什么都有可能,贾少傅为什么要气成这样呢 老夫倒不是舍不得把女儿嫁出去。贾老贼放软口气,又恶狠狠的说道:老夫气地是信王对政务的态度,眼下皇上命老夫为与蒙古鞑子谈判的全权代表,忠王和信王都是副使,老夫来与信王商议政事,信王却绝口不提公务,反而开口就向妙儿提亲,信王对政务与皇上圣旨如此藐视,如何值得老夫将妙儿的终身相托 原来是这样。老四郡主和魏峻都松了口气,一起对赵孟关训斥起来,信王,不是做爹和做娘说你,贾少傅生你地气也是应该的,皇上交给你地差事你不cao心去办,先竟然考虑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你这态度要是让皇上知道了,不知还要怎么气你 孩儿知错了。赵孟关擦了把汗,又向贾老贼作揖鞠躬的说道:贾少傅教训得是,小王知错了,贾少傅放心,小王今后一定铭记少傅教导,将国事政务放在第一位。不是与蒙古鞑子使者谈判吗少傅请指个章程,小王一定照办。 老夫的章程就是为皇上尽忠,为大宋争取利益。贾老贼板着脸说道:希望王爷先把大宋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为了私人利益而出卖大宋利益。这样做,皇上会更加欣赏王爷,老夫也会欣慰,于国于民于王爷自己都有利。 是,是,小王铭记,小王一定不会轻饶了蒙古鞑子,一定会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赵孟关连声答应,又转身向管家吼道:赵十三,马上把蒙古鞑子送本王那些东西退回去告诉他们,本王今天晚上没空,没时间见他们以后本王与他们也不会私下见面要想见面,谈判桌上见 遵命,小人这就去办。赵十三飞快打个千,飞身出去安排去了。贾老贼的脸色这才稍微有些缓和。哼道:这还差不多,希望王爷好自为之眼下王爷的地位并不稳固,希望王爷不要错过这个为国建功的机会至于其他地事,等大事定下来以后,当然可以商量。 小王明白,小王一定不会辜负少傅期望。赵孟关听出贾老贼地弦外之音眼下自己还有赵这个竞争者,要想当上太子。先就要建功立业为国建功,在宋理宗面前树立良好印象,也只有在自己登上太子位后,贾老贼才会把独生女儿嫁与自己。而眼下与蒙古谈判赎买俘虏一事,正是自己的机会之在心照不宣地魏峻夫妇和赵孟关千恩万谢地告别声中,贾老贼领着女儿又打轿回府。别看贾老贼面色平静,心里却着实乐开了花,有了赵孟关这个炮灰在谈判桌上打头阵。自己既能轻松许多,又不用担心在谈判中被人掣肘,可以说这场谈判未开,贾老贼已经是稳cao胜算。但贾老贼刚回到家中时。狗头军师廖莹中和陈宜中就拿着一封信过来禀报,少傅。李庭芝六百里加急。
淮南东路生什么事了贾老贼吓了一跳,赶紧接过信拆开,见李庭芝在信中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报告与淮南东路隔河对峙的山东东路蒙古军有异常举动,镇守山东东路的蒙古汉军万户被封为山东淮南等路行省相公的李借口军情紧急,在近日大肆扩充军队,有侵犯淮南东路的企图。但李庭芝同时也向贾老贼禀报说李这个人一向野心很大,对忽必烈并不是十分忠心。也许借着忽必烈主力在鄂州全军覆没和阿里不哥即将与忽必烈开战的机会。在山东半岛割地自立也说不准,希望贾老贼做好准备。另一件事则是山东西路的蒙古族守备军队也有异常举动。在向靠近李大本营地新城一带集结,似乎在提防李。除了以上两份报告,李庭芝还在信中提到了蒙古俘虏问题,李庭芝是坚决反对把这批蒙古俘虏卖还忽必烈的,理由是这批蒙古军俘虏是忽必烈的精锐士兵,一旦交还无异于放虎归山,对大宋害大于利。 李我怎么把他给忘了这小子在这几年要造忽必烈的反啊贾老贼猛然想起历史上李在山东的所作所为,又命令道:廖莹中,给李庭芝回信,让他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在楚州和涟水增派兵力,做好应对鞑子入侵的防御准备。二是派人和李秘密接触,判断李地真实用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代本官答应李,只要李起兵反叛忽必烈,大宋将向李提供一切帮助。注1 少傅,李这个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又与你有世仇啊。廖莹中对贾老贼的命令大吃一惊,赶紧提醒道:李地父亲李全当年在北方叛乱,走投无路时投靠我大宋,又忘恩负义背叛大宋,起兵攻打扬州,险些杀害少傅你的父亲贾老太公,贾老太公在从楚州返回气病交加,逝世途中,完全就是李的父亲李全所害啊。 在国仇面前,家恨算得了什么贾老贼斩钉截铁的说道:就这么写,如果李害怕本官寻他报仇,还可以让李庭芝做出保证,本官可指东海为誓,只要李起兵归宋,本官决不加害说罢,贾老贼又补充道:还有告诉李庭芝,蒙古俘虏一事,本官自有主张,本官决不会让忽必烈地这帮走狗回去继续做恶,让他放一百个心。 遵命。贾老贼都不在乎杀父之仇了,廖莹中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依令写信,经贾老贼过目后派快马送给李庭芝。廖莹中去办公务了,与廖莹中同来的陈宜中却没有走,满脸犹豫地站的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贾老贼奇怪问道:宜中,你有什么话要对本官说吗 没什么。天气很凉,但不知为了什么,陈宜中额头上却有汗珠渗出,吞吞吐吐半晌才说道:少傅,下官仅是想问问少傅领大小姐去与信王见面,不知谈得可曾开心。 哦,原来是这事。贾老贼大笑,走过去拍着陈宜中的肩膀说道:放心,信王虽然向本官求亲,本官一口拒绝了。后宫深似海,本官不会让天真又缺少机心的妙儿进宫的,别的不说,本官就是想见见自己女儿的面,也没那么容易。说罢,贾老贼又拍了拍陈宜中,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好干,本官不会亏待你地。说不定呵呵。 谢少傅,谢少傅,下官一定为少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陈宜中欣喜若狂的答道。贾老贼又笑道:记得当年你和五个太学生一起上书参奏丁大全,被称为太学六君子,其他五君子在那里去把他们给本官找来,本官手下正缺人。 遵命,下官这就去办陈宜中连声答应,赶紧行礼下去办贾老贼交代地事。看着陈宜中连蹦带跳离去背影,贾老贼脸上的微笑渐渐变为狞笑,喃喃道:就你这野心勃勃的家伙,还想娶妙儿我门下有李庭芝文天祥和6秀夫三个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妙儿还会便宜你 注1:李,盘踞淮北山东的豪强李全之子,公元1262年,李起兵反叛蒙古,献三城与南宋寻求支持,但因为南宋朝廷和历史上的贾老贼不肯派兵支援,导致势单力薄的李军被忽必烈迅剿灭,李兵败身死,全家被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