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_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六十三章(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六十三章(上) (第2/2页)

请求皇上派遣援军。那中年太监板着脸答道。丁大全先是一呆,蒙古军队攻打涟水我怎么不知道然后丁大全猛然醒悟过来,心中暗道:对了,肯定是忽必烈大汗为了向皇上施压,逼迫皇上答应盟约。

    丁大全连夜赶进皇宫的时候,忠王赵和左丞相吴潜都已经先行赶到,而宋理宗则是脸色铁青,见到丁大全下跪行礼也不叫起,直接劈头盖脸的问道:丁爱卿,蒙古鞑子一边遣使求和,一边起兵攻打涟水,这事你怎么看

    回皇上,依微臣看来,忽必烈这是在向皇上施压。丁大全爬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忽必烈大概是想告诉皇上,他虽然正在与阿里不哥伪汗交战,但他并不惧怕两线作战。如果皇上不肯答应他的盟约,恐怕他将在与阿里不哥交战地同时,另派一军南下,再度侵犯我大宋江山。

    哼,他要想两面作战,那他就来吧。宋理宗声色具厉,冷哼一声又问道:那依诸位爱卿之意,朕该如何应对

    皇上,打同样是主战派的吴潜大声说道:少傅贾似道乃是蒙古克星,重新启用贾少傅为帅,领兵北征,定可击退来敌,使蒙古鞑虏不敢正眼窥视我大宋江山

    吴丞相此言不可。主和派老大丁大全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也是大声说道:皇上,我大宋连年征战,国库已然空虚,实在无法经受起再一场大战。而忽必烈起兵攻打淮南,只为显示实力,并无与我大宋全面开战的决心。依微臣看来,不如就坡下驴答应忽必烈的求和,和约缔结,忽必烈自然退兵,我大宋也不用空耗粮米兵卒,何乐而不为

    皇上,不可啊。吴潜争辩道:忽必烈以军事威胁,皇上若是向忽必烈妥协,只怕将来忽必烈得寸进尺,事事处处都以开战胁迫,让事态从此更加不可收拾。与其让步,不如坚决还击,使忽必烈知道我大宋厉害,这才是一劳永逸。

    吴丞相。你想得太容易了。丁大全坚决摇头,打仗岂有如此简单李庭芝已经算是名将。他尚且抵敌不住蒙古进攻,其他人又如何抵挡况且战事一开,劳民伤饷,国库如何承担得起前不久本相蒙冤,贾似道主持财务,下令停止了会子行,有出无进。国库里还剩多少钱你知道吗

    丁丞相,你不要什么责任都往贾少傅头上推好不好吴潜怒喝道:你又可曾知道,蒙古江淮大都督李提出的退兵条件是什么吗麦十五万石割让涟水喻口和楚州三城,你准备拿我们大宋的土地和粮食去喂饱蒙古鞑子吗

    还有土地和粮食的条件丁大全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心说忽必烈再疯狂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宋理宗绝对不可能答应的条件啊。那边宋理宗将刚收到的国书摔在丁大全面前,厉声喝道:你自己看吧,一个时辰前李派人送来地。

    丁大全胆战心惊的将国书翻开,现李在国书中确实以蒙古军队名誉提出了三个城池和十五万石粮食的退兵,并且声明如果宋国不答应要求,李就要靠军队自己来拿,并且还要加上一个扬州城。丁大全马上惨叫起来。不可能蒙古人再疯狂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提这种条件,中间肯定有误会,有古怪有阴谋或者说。这封国书可能是伪造地

    这封国书是李送给李庭芝,李庭芝转呈给朕的,你说这会是假地吗宋理宗铁青着脸说道:忽必烈往临淮增兵,李庭芝的主力军队目前正集中在盱眙一线防御,抽不出兵力增援涟水。朕要是再不做出决断,扬州的北大门就要被鞑子洞开了。

    皇上。这都是贾似道的布置失误。丁大全绝对不会放过把贾老贼打倒再踩上十几脚地机会,马上说道:贾似道为了他的个人私利,故意起兵挑衅蒙古临淮驻军,逼得忽必烈不仅停止从南线抽调兵力,还增兵临淮防范,反过来又牵制我大宋淮东军主力,这才导致了今日之祸。微臣觉得,必须要追究贾似道的责任。

    够了,朕不想听你和贾似道那些狗咬狗。你们不烦朕都烦了。宋理宗再昏庸也知道这时候不能随便整治贾似道。何况宋理宗也不可能对自己地小舅子痛下毒手。宋理宗又喝道:朕现在想要知道的是,该用什么办法保住涟水

    皇上。微臣建议立即释放贾少傅,容他戴罪立功,领兵北征。吴潜平时里和贾老贼基本没什么来往,也很看不惯贾老贼的流氓作风,但到了关键时刻,第一个保举贾老贼的人却又是他这也是丁大全最恨吴潜的地方。而丁大全那会给贾老贼东山再起的机会,又情报不足弄不清楚忽必烈地真实意图,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依微臣看来还是慎重用兵,微臣建议皇上立即通过忽必烈派来地求和使者与忽必烈取得联系,让忽必烈先行退兵,然后再开始议和谈判。倘若忽必烈不肯答应,那时候再决定出兵不迟。

    平心而论,包括丁大全的建议在内,吴潜和丁大全地两个应对手段都还算正确,也都合宋理宗地胃口。但宋理宗却想听听心目中的皇太子人选赵的意见,宋理宗转过目光,向一直没有说话地赵问道:儿,丁爱卿与吴爱卿之言你可听到你可有什么高见

    出乎宋理宗吴潜和丁大全三人的预料,赵一反平常唯唯诺诺的作风,抬起头来大声说道:回禀父皇,依儿臣看来,蒙古侵犯我大宋国土,不可轻视,更不可一味求和,坐失救援良机应该以议和为主,军事为辅,一面与忽必烈议和,要求其下令退兵,一面选择良将出征,救援涟水,倘若议和不成,也可即刻起反攻,不至损土失地,坐困愁城。

    全玖教的,看来全玖比皇上还早知道消息。丁大全和吴潜都在心里嘀咕道。宋理宗却喜笑颜开,连声夸奖道:我儿果然大有长进,不愧随贾爱卿到前线走了一遭。那依我儿的意思,是不是让贾似道戴罪立功,领军去淮东救援涟水

    父皇,孩儿觉得不可用贾少傅。赵的回答又出乎宋理宗和吴潜地预料一次,赵大声说道:贾少傅是能打仗,但他年事已高,又是国之栋梁,不可轻动,涟水小战,正是我大宋青年良将一展拳脚的最好机会。儿臣举荐禁军副都统范文虎将军领兵出征,范将军勇冠三军,谋略过人,只是经验欠缺,涟水之战不过是局部小战,正是给范将军积累经验与建立功勋的上好机会,儿臣相信范将军定然能大破敌军,为我大宋保土安邦。

    我儿果然长进了,知道在队里培植自己的亲信了。宋理宗看出儿子的背后打算,但宋理宗又有些愁,范文虎这小子行吗别救援涟水不成,反倒让鞑子把他打了个落花流水。

    父皇,儿臣愿为范文虎将军保荐,请父皇恩准。事先得到全玖指点的赵跪了下来,坚定保荐任命范文虎为帅

    全玖这个毒婆娘终于走了一步臭棋,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回有得她受了。董宋臣通过密探把赵保举范文虎为主将并获得宋理宗同意的消息送给贾老贼后,这几天因为梁薇的事一直郁郁寡欢地贾老贼终于露出笑容别人不知道范文虎是什么货色,贾老贼可是比谁都清楚啊注。不过贾老贼也有担心,叫来廖莹中吩咐道:马上通过赵十三和李王文统联系,请他手下留情,不要杀害太多地大宋士卒。至于范文虎,抓到也别杀,范文虎的大哥范文焕是咱们大宋朝地大地主兼大财主,李需要的军粮,说不定就要从范文虎身上抠出来。

    注:常败将军范文虎的详细介绍和光辉败绩,见本书作品相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