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_第三卷 襄阳血 第十九章 中原民心(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襄阳血 第十九章 中原民心(下) (第3/3页)

挤出了人群,不断大喊刀下留人。因为陈身着大宋官服又是使者身份,视杀害使者为不可饶恕罪行地蒙古军队有些迟疑,陈乘机走进法场走向刑台。保护忽必烈地怯薛请示是否阻拦,忽必烈也迟疑了一下,陈走上刑台,背对张邦直等人向忽必烈拱手大声说道:忽必烈汗,下官最后向你请求一次,请你答应大宋的条件,将张邦直李毅和戴曲薛三位将军及他们地家人,大宋将向你开放长江航线,其他条件也可以商量。

    这小子真不简单,真会抓机会。这么一来就算忽必烈不答应,贾老贼也把面子人情做足,同样可以挽回张邦直这些人败亡对中原汉人民心的影响了。子聪心中暗赞。张邦直李毅和戴曲薛等人则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他们与李不同,可是和贾老贼半点交情也没有啊,贾老贼为了救他们不惜牺牲如此巨大的代价,实在让张邦直等人感动得难以自己了。陈小儿,你不要仗着自己是国使就可以为所欲为。张弘范跳起来叫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这么对大汗说话

    本官是以大宋国使的身份与大汗说话,还轮不到一条狗在这里汪汪叫的质问。陈语辞锋利,一句话顶得张弘范气冲斗牛。陈又转向忽必烈说道:大汗,国使陛见按礼免跪,陈今天破例向你跪下了,只求你答应大宋的条件,释放张邦直等三位将军

    说罢,陈向忽必烈双膝跪下。态度万分诚恳,立即惹得满场喧哗。也气得忽必烈全身抖,厉声喝问道:陈,据朕所知,张邦直等贼叛逆前与贾似道老贼从无联系。贾似道老贼为何如此着重他们定要向朕交换他们的性命

    血浓于水对大宋来说,每一位汉人的生命都万分宝贵,只要有救回一名汉人性命的希望,大宋就会不惜代价。陈高声答道,又补充一句,当然。张弘范此人除外。

    不惜代价是吧那朕要大宋最新的火药配方呢忽必烈阴阴地问道。陈眼皮都不眨马上答道:可以但必须加上张弘范与刘整的人头

    大汗刘整和张弘范都跳了起来,生怕忽必烈一点头他们的人头就落地了。子聪则冷笑连连,心知忽必烈绝对不会放过张邦直三人。提出索要火药配方不过是刁难和戳穿贾老贼的伪善面具只可惜被陈巧妙避过。果不其然。忽必烈仰天长笑道:哈哈哈哈哈,贾似道老贼想让天下人放心造朕的反,可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反抗朕这真龙天子将是什么下场

    将宋人使者拖下来,继续行刑忽必烈冷冷喝道。蒙古士兵立即扑上台去,陈却飞快大叫道:且慢,我还有话要说忽必烈汗。既然你不肯饶过三位将军。那只要饶过他们三人地三个儿子,大宋就向你开放长江航线

    三个儿子忽必烈又有些犹豫。陈大声答道:不错。每位将军的一个儿子,只要忽必烈汗将他们交给大宋。大宋就开放长江航线另外再赠送大汗三万石粮食

    忽必烈这回算是彻底心动了,可以继续杀张邦直等逆贼又可以得到长江航线,还可以得到目前最紧缺的军粮,这好事上那找去子聪也凑上来轻声说道:大汗,事到如今,即便再不答应,贾似道老贼也起到了收买人心的效果。不如答应宋人的请求,先与西南恢复联系再说。有了长江航线,我们的主力军队就可以迂回凤翔路背后,联络吐蕃与四川地军队动奇袭,重新夺回那块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只要北方一平定,再扫除贾似道老贼指日可待。

    不错,朕在四川力量太弱,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只要把主力精兵迂回到四川向凤翔路动奇袭成功,北方大局指日可定忽必烈益动心。姚枢和窦默等谋士兔死狐悲,也没有提出反对,再加上忽必烈帐下最为仇视大宋的谋士郝经此刻不在大都,没有跳出来坚决反对,所以忽必烈盘算良久后,终于艰难地点头道:好吧,朕答应你,你选吧。

    多谢忽必烈汗。陈大喜答应,一拱手站起来,转过身向张邦直等人落泪道:三位将军,陈无能,不能救回你们地性命,只能将你们三人的儿子每人救回一人。不过三位将军放心,你们的孩子到了大宋,大宋朝廷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世袭你们的封爵。说到这里,陈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陈大人,你不用内疚,你能救走我们的一个儿子,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张邦直大笑说道:回去请告诉大宋皇帝和贾少傅,我们三个生是汉人,死是汉鬼,没给汉人丢脸。

    是啊,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我们没给汉人丢脸。李毅附和道:陈大人,大恩不言谢,我们三个来世结草衔环,再报答大宋的恩情。嘴里被塞着木塞的戴曲薛虽然口不能言,却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赞成张邦直和李毅地话。

    三位将军,你们选吧,下官该救你们地那个儿子陈流着眼泪替戴曲薛取出口中木塞。张邦直的几个儿子都已经在走投无路时自杀,只有一个六岁地幼子与他一同被擒,自然不需要选择。李毅和戴曲薛则犹豫再三后哽咽道:选我们的小儿子吧,做哥哥地,要让着弟弟。

    三位将军,那陈就带着他们走了。陈流着眼泪把张邦直等人的幼子挑出来,拉着他们向张邦直等人一起跪下,大哭道:三位将军,请走好。张邦直等人泪流满面,也是哽咽道:陈大人,来世再见了。

    为了不让张邦直等人的幼子目睹亲人被害而留下心头阴影,陈没等忽必烈行刑就带着三个孩子默默离开,在快要走出人群的时候,陈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个撕心裂肺的大吼,汉人们,血浓于水啊

    血浓于水啊。被迫观刑的蒙古汉人世侯中也传出小声的哽咽

    血浓于水。围观的百姓中也有人流着眼泪低低的复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