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川中义 第九十四章 汉中决战(2) (第2/2页)
,狗鞑子竟然把杨将军你的劝降信撕了,还把小人给赶了出来。说到这,那使者又指指城固北门说道:二位将军请看,药乐罕那个狗鞑子就在城楼上。 杨亮节和赵安好奇的举起望远镜一看,现城固北门上果然有一个高鼻深目的蒙古千户,正在向着守军喊话鼓舞士气。杨亮节心中一动,忽然生出一计,忙抢过使者的白旗拍马冲上前去,冲着城固北门上大叫道:在下大宋国舅杨亮节,请药乐罕药将军出来答话。 片刻后,药乐罕从箭垛处探出头来,冲着杨亮节吼道:我就是药乐罕,狗蛮子有屁快放,放完就滚,否则老子就要放箭了 药将军,刚才本将军派人给你送去的书信,不知你可看到杨亮节微微一笑,大声说道:将军毁书逐使,对蒙古忠心不二,确实值得赞誉,只是将军可曾为城中百姓想上一想城固小城,兵少粮薄,本将军只需要令旗一挥,城池立破,到时候将军不仅要与城固玉石俱焚,城中的蒙古百姓和色目百姓也难逃一死,将军纵然杀身成仁,又于心何忍还不如早早开城投降,既可保城固满城百姓性命,又可保将军的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放屁药乐罕破口大骂,吼道:老子生是蒙古人,死是蒙古鬼,要老子开城向你们投降做梦给老子滚再罗嗦一句,老子就下令放箭了 哈哈哈哈哈杨亮节放声大笑,看看那些侧耳倾听的蒙古守军,杨亮节又大叫道:药将军,不要急着拒绝这样吧,本将军再给你一天时间,明天的这个时候,本将军再来城下等你的消息,如果你答应开城投降,那么什么条件都好商量如果你还在执迷不悟,那么对不起,本将军就要下令攻城了而且破城之后,城中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不分男女老幼,通通处死 明天的这个时候见杨亮节最后扔下一句话,掉头拍马就走,留下药乐罕在城上破口大骂,咆哮如雷。杨亮节一路冲回原地,赵安迎了上来,皱着眉头说道:杨将军,狗鞑子冥顽不灵,你还和他罗嗦什么而且咱们的时间本来就宝贵,你怎么又答应给他一天的考虑时间要是到了明天这个时候,狗鞑子还在不肯投降,咱们不就白白浪费了一天时间 赵将军,不用急,谁说我准备浪费一天时间了杨亮节忽然阴阴的笑了起来那笑容简直和他的老师贾老贼一模一样都那么的jianian险狠毒杨亮节低声说道:今天晚上子时,咱们就偷袭城固城 今夜子时偷袭城固城一直和王坚张钰这些老实人在一起的赵安张大了嘴巴,吃惊问道:那你刚才怎么答应给鞑子一天的考虑时间说是明天这个时候才攻城
我不这么说,鞑子今天晚上会放松警惕吗杨亮节阴阴的笑道:药乐罕鞑子确实顽固,可他的手下未必就愿意陪着他去送死,我又给了他们一天的考虑时间,这些人今天晚上肯定会放松警惕,只顾着去考虑是否投降。我们再在这种情况下动偷袭,付出的伤亡代价不仅小,而且遭遇的抵抗也必然微小明白没有,赵将军 明白了。赵安恍然大悟耶律朱哥的军队大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看见血和死人就会腿软的战场菜鸟,杨亮节忽悠说明天下午才开始攻城,这些新人今天铁定会放松警惕,宋军再去偷袭,成功希望就大得多了。想到这里,赵安不由又是敬佩又是担心的问道:杨将军,你这么做,将来不怕贾太师责怪你有损大宋军威 当然不怕。杨亮节把双手一摊,毫不脸红的说道:兵不厌诈,战场之上,为了胜利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这点就是我的恩师贾太师亲自教的。 有其师必有其徒。这是赵安的心底话,也是老实话。 杨亮节确实是得到了贾老贼的几分真传,在城固城下嚷嚷了几句之后,城固守军和城里的蒙古人色目人还真动了心眼,尤其是天下公认的墙头草色目人,那更是直接嚷嚷着抓紧时间开城投降,免得宋军破城之后真把他们杀得鸡犬不留。面对这样的情况,药乐罕自然不敢怠慢,一边派人组织蒙古百姓和色目百姓参与守城,坚定他们的守城决心,一边派军队抓捕叫嚷投降叫得最凶的几个色目人,临阵之际,竟也闹出了些许sao动。仅有城固城里的汉人百姓事不关己,倒也乐得白看笑话当然了,如果药乐罕想要鼓动他们上城助战,那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 闹腾到晚上,城固城里总算是基本安静下来,虽说爷爷上过战场的药乐罕到城上巡视了一圈,要求值夜守军不能合眼,随时随地预防宋军乘夜偷城。可药乐罕前脚刚下城,后脚那些守军就聚在了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军情,或是叫嚷要和宋军决一死战,延续他们父辈祖辈三十年前力战余玠的荣光;或是担心宋军势大,城固又不可能得到来自汉中的增援,仗打下去只怕情况不妙;更多的则是讨论药乐罕明天会不会开城投降,如果药乐罕拒绝投降,宋军会不会真的屠城报仇。 咱们是不是盯着点城下面要不然宋蛮子来偷城怎么办偶尔有一个胆子小的怕药乐罕回来巡查,好心提出建议。可他的话刚出口,正聊得的同伴就一起吼起来,要去自己去白天没听到宋蛮子的将军说,要明天下午才来攻城胆小的也就不敢再说话了。 先老实等到明天下午再说,到时候药乐罕将军如果开城投降,那自己也别犯傻去挡宋蛮子的刀子,老老实实跟着投降就是了;如果药乐罕将军坚持不肯投降,那就跟着他先后和宋蛮子打上几仗,看看情况再说这是大部分城固守军心中的想法。可这些聊得热火朝天的守军并不知道的是,一只巨大的魔掌,已经悄悄的伸到了他们头上 与此同时的杨亮节营中,杨亮节和赵安经过抽签,曾经参加过两次神臂城大战和钓鱼城血战的赵安成了偷袭城固的敢死队队长,至于敢死队员,则是杨亮节和赵安亲自在军队之中招募出来的三百名精锐士兵,战场经验丰富又身强力壮,每一个人手上都沾过蒙古士兵的鲜血,总体战斗力绝对不亚于一支千人队。临出前,杨亮节亲自向这支敢死队和赵安敬酒,大声说道:弟兄们,我杨亮节啥都不说了,你们这次去打城固,是为了大宋江山去,也是为了大宋千千万万的子民去我也没什么可感谢你们的,只要你们活着回来,赏钱够你们用到孙子那辈 杨将军放心,我们不破城固,誓不收兵赵安举起装满烈酒的粗瓷大碗,狂傲的大喝一声。其他三百名敢死队员也是如此,纷纷举起酒碗,齐声怒吼,不破城固,誓不收兵 弟兄们,拜托了杨亮节率先将烈酒一饮而尽。赵安带头,三百名宋军壮士也是一起将烈酒痛饮下腹,末了,赵安将酒碗猛的一摔,吼道:弟兄们,上路杀鞑子 上路三百宋军齐声低吼,提起雪亮短刀,人衔枚,马套环,列队奔出宋军大营,借着夜色掩护,无声无息的扑向正南面的城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