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攻克保姆 (第1/2页)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在王副市长家中,玲子管王副市长叫“叔叔”,管市长夫人叫“阿姨”。 而管他们的子女呢,基本都是直呼其名。 说起来,为这些去领导家当保姆的姑娘,到了主人家后,怎么称呼领导家人的问题,还真让郝德胜费过一番脑子呢! 一般来说,小保姆都是十八、九岁,或者二十上下的年龄。 她们到了领导家后,与领导的家人相互之间,怎么称谓才更合适? 领导的家人称呼保姆是很简单的,直呼其名便可。 问题是保姆称呼领导的家人就犯难了。 比如小保姆称呼领导吧,你总不能让保姆在家里称呼领导为首长、市长、书记、部长或主任等官职吧? 那样的称呼太别扭了! 领导在单位上、社会上、工作中,天天听够了别人叫他的官职。 回家后还要听保姆叫他官职,就跟没下班似的,他的耳朵累不累呀? 他的心累不累呀? 这显然不合适! 那么,让小保姆叫他们公公、伯伯、爷爷、舅舅呢? 又担心把领导的心理年龄叫大了、叫老了,显然更不合适! 还有就是,小保姆称呼领导的夫人也不好办。 叫奶奶、婆婆、伯母、舅妈吧? 同样会有把领导夫人叫大、叫老的忌讳。 如果叫“太太、夫人”吧,那一般是外人对领导夫人的称呼,若是让小保姆在家里叫起来,又显得很生分,没有亲近感,同样不合适! 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干脆定下个规矩,统一让保姆叫领导为“叔叔”,叫领导夫人为“阿姨”。 这样既避免了生分、别扭的问题,又解决了把领导和领导夫人的心理年龄叫大、叫老的问题。 而且,保姆与领导和领导的夫人在称谓方面,也会显得随和亲近、便于相处了。 最让郝德胜头疼的,还是小保姆怎么称呼领导家的孩子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领导家中年龄大的孩子,小保姆怎么称呼都好办。 比如叫“大哥、大嫂、jiejie、姐夫”,这是没问题的。 可是,对比保姆年龄小的怎么称呼呢,这就不好办了! 你总不能让一个小保姆叫领导的孩子为“小弟”、“小妹”吧? 一个乡下来的小保姆,难道还能比领导家的孩子“大”吗? 这肯定是不行的! 考虑来,考虑去,最后郝德胜理出个思路: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对领导家年龄小的孩子,小保姆就直呼其名。 于是乎,市政府办公厅招聘来的小保姆们,与她们所服务的领导干部的家人之间的称谓,就按以上口径,统一确定下来了。 话说当天晚上,玲子用虚拨的电话把“华远建筑有限公司”的姜总经理诓走后,没想到第二天,她却在姜总经理那里出问题了。 第二天上午,王家的人都上班去了,市长夫人也到牌友家打麻将去了。 因为市长夫人成天在家闲着没事,时不时地,她就会在白天、晚上,瞅空去几个熟悉的牌友家“吃点麻辣烫,打打小麻将”。 上午十点半左右,昨晚的那位姜总经理又来王家,并在门外按响了门铃。 “哦,姜总呀,王市长上班去了。” 玲子在开门之前,小心地从安全门猫眼中朝外看了一下,认出是昨晚那位姜老板,就打开一条门缝,简洁地向姜老板发出了通告。 看小保姆的意思,根本不想让姜老板进门。 “唔,我今天不是找王市长,我是来找王市长夫人的。” 姜老板微笑着对保姆说。 对于小保姆不让自己进门,姜老板好象并不生气。 我们的老祖宗不是早说过吗,王爷家的丫环,比平民百姓家的姑娘命更高贵! 姜老板长着一张微胖的大圆脸。 个头一米七左右,穿一件意大利产的名牌T恤,腋下夹着个进口真皮小黑包。 遗憾的是,他的脸比较黑一点,说起话来常常带着“嘿嘿”的笑,一看就是那种文化不多,但头脑灵光、能伸能屈、善于钻营的中不溜溜的新“土豪”。 这会,他见小保姆拦住自己不让进门,非但不生气,反倒笑咪咪看着小保姆说: “美女,麻烦你通报一声王夫人好吗?” “阿姨也出门了。” 玲子在领导家做保姆是有纪律的,市政府办公厅有规定,主人家没人时,一般是不许让外人进门的。 所以,她一直挡在门口不请姜老板进屋。 “哦——,这么不巧?” 姜老板愣了愣神,忽然说:“那我就麻烦你吧?” “麻烦我?麻烦我什么事?” 玲子瞪大了眼睛。 “喏,这个你先拿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