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歌剧中心 (第1/2页)
导游小罗摇晃着手中的三角旗,率先走下了中巴。 等团员们全体下车后,小罗指着旁边一座雄伟的建筑说: “各位朋友,这座建筑,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维也纳歌剧院! 我向大家再强调一遍,各位在这里只参观半小时,然后就去金色大厅参观,并观看上午的演出。在这里,请大家一定不要自由行动。好了,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参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导游说完后,就摇晃着三角旗向歌剧院走去了。 金秋团成员跟在导游的后面,边走边欣赏眼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这座歌剧院,是一幢三层楼的古老建筑,而且具有纯粹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歌剧院的外墙,全部用长条形的麻石装饰。 歌剧院的正面,第一层楼建有五个四米高的半圆形拱门。 拱门下面,是一条二十米长的走廊,同时又兼门廊。 在一楼走廊兼门廊的两侧,歌剧院的外墙,按三个楼层逐渐向上收缩,使整个外墙形成一座山峰状。 与一楼的五个拱门相对应,上面二楼的外墙,也建了五个四米高的半圆形拱窗,拱窗里面,便是二楼的走廊。 歌剧院二楼的上面,还有一个复式楼层,复式楼层的正面,砌着一面山墙,山墙上描绘着蓝底白云的图案; 在山墙的两边,十分对衬地一边立着一座著名音乐家的青铜雕塑。 整座歌剧院给人的印象是: 古老、庄重、神秘而高深莫测。 参观了歌剧院的外貌后,金秋团成员接着跟随导游小罗进入了歌剧院的门廊。 或许是金秋团的运气特佳,当他们进入歌剧院门廊后,恰好门廊通往观众大厅的两扇大门没有关闭。 剧场里面,有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卫生。 金秋团成员便趁机进入了观众大厅。 大厅里的观众席安排很有特色: 只见观众席自下而上,一共安置了六层座位。 这六层座位全部呈弧形状,将剧场的舞台紧密地包围在大厅正中央。 剧场的舞台又分为前台、侧台和后台。 “哈罗——n、n!” 正当金秋团成员站在剧场门口参观大厅时,被大厅里两名正在搞卫生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立刻从舞台旁边走过来,一边走一边挥动右手,要求金秋团成员马上退出剧场。 “各位朋友,对不起,按照剧场的规定,游客是不能进入剧场参观的,现在,就请大家跟我出去吧!” 导游小罗知道两位工作人员的意思,便招呼金秋团成员出门了。 旅游团刚一出门,两位剧场工作人员,顺手就将两扇厚厚的大门关闭了。 “哎,小罗,我想问你个问题。” 被剧场的两名工作人员撵出剧场后,山东大汉刘总向导游小罗提问了: “我们国内的剧场,都是将舞台设计在剧场最前端,而且是横向建造的;为什么这个剧场的舞台,设计成一个长条形,而且呈纵向安排在大厅中央呢?” 不用说,刘总的问题,实际上也代表了团里不少人的疑问。 刚才,丽萍在剧场大厅参观时,当场就想问导游的,只是还没等她开口,剧场里的两名工作人员就来驱赶了。 “是的,刘总,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维也纳歌剧院的舞台设计,确实与别处剧院大不同。” 导游小罗回答说: “刚才,我们大家都看见了,在这个剧场中,不仅舞台设在大厅中央,而且围绕舞台建造在两边的观众席,从下往上共有六层,对不对? 那六层观众席,总共有1642个座椅! 在那些座位的背后,另外还有个站位; 在大厅的第三层呢,还建有100多个包厢! 剧场中央的舞台,面积达150八平米。 舞台总高度53米,纵深50米。 演出的时候,整个舞台可以自动旋转、升降、开阖。 舞台旁边的乐池也十分宽敞,里面可容纳110人的乐队! 不仅如此,歌剧院内另外还有2个芭蕾舞练习厅、3个剧团练习厅、1个364平米的彩排舞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