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_第八百二十八章 白铁无辜铸侫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八章 白铁无辜铸侫臣 (第3/5页)

帮忙么?

    也管不了那么多,病急『乱』投医吧,郑仲熊受过自己的恩惠。他跟宫里的都知沈择有交情,沈择又极得皇后信任,能搭上沈择这关系,事情总有些指望。倘若皇后能在官家面前进言,留下自己,也未可知,

    只是如此一来,就等于跟徐六撕破脸破了。罢!管这些!他都要撵我出朝了,自然是恩断义绝!但凡让我过了这关,站稳了脚,咱们来日好亲近!

    这半日,秦桧都闷在书斋里,绞尽脑汁想办法。好容易挨到晚些时分,便盼着郑仲熊来,一面又亲自去查看了酒席,真个坐立不安。估『摸』着时间差不离了,便跑到前堂等候,以便客人来时,可以亲自出门去迎接。

    “相公!郑学士来拜!”门子先前得到了招呼,此时一见郑仲熊下轿,便飞奔过来。

    秦桧二话不说,撩起袍摆就快步外出,方走到大门后,郑仲熊就正好跨进门槛,见他来,拱手便拜:“谢参政厚意,下官又来叨扰了。”郑学士一身便服,头上一顶方巾,腰里扎条丝绦,挂个玉环,颌下半把胡须,也梳理得整整齐齐,手里拿把西川折纸扇,模样倒也风流。

    倒是秦桧因为这半日度日如年的,也没顾及着形容,郑仲熊看在眼里,倒觉得奇怪。

    “客气客气,郑学士,里面请。”秦桧执住对方的手,亲切地招呼道。

    郑仲熊越发狐疑,这是怎么个情况?请我过府赴宴也就罢了,还亲自来迎?又如此亲切?莫不是有事相求?但你堂堂副相,又有什么事求得我一个学士侍郎?显然,郑学士还没看懂今天朝堂上的一幕。

    这还不算,秦桧居然跟门子打招呼:“郑学士的随从伴当们,也引去吃酒,不可怠慢。”

    郑仲熊受宠若惊,再三不好意思道:“秦参政如此客气,叫下官怎生是好?”

    “休说这等见外的话,花厅奉茶!”秦桧扯着他便往里去。到厅上,两杯茶端来,至多抿了两口,便请客人入席。郑学士本以为这酒席嘛,摆在厅上,却见秦桧将他往后堂请,心中七上八下。等到了那阁楼上,竟不敢坐了,这不是鸿门宴吧?何必搞得如此神秘?

    秦桧殷勤相请,他方才坐下,屁股刚沾椅子,便见帮桧提着酒壶给他倒酒,又赶紧站起来,苦笑道:“参政,你再如此,下官可真承受不起。但有话,请参政先说明了,这酒,方才敢吃!”

    “这是什么话?你我向来亲近,我请学士吃个酒罢了,又有什么说的?”秦桧笑道。

    郑仲熊将信将疑,忐忑不安地把那杯酒吃了,又问,秦桧只是不理,殷勤相劝。一连吃了三杯,郑学士再忍耐不住,把酒杯捂了,再三道:“参政,你既如此待我,我也必不见外,但有话,你直说无妨!”

    秦桧看他半晌,这才将酒壶一放,坐倒下去,长叹道:“实不相瞒,秦某此番,恐要被撵出朝了。”

    郑仲熊一听,拿起桌面上扇子一拍:“这还了得?谁能撵参政出朝?怎么?莫非是官家的意思?”

    “今日朝会上,徐相奏请复立河东宣抚司,学士难道没听见?”秦桧问道。

    “这自然听见的,合情合理,也是当务之急,有什么稀奇?”郑仲熊道。

    “我且问你,这河东宣抚司一立,是不是得有大臣出外宣抚?掌那宣抚使的大印?”秦桧道。

    “这也是自然的,与参政何干?”郑仲熊还是不解其意。

    秦桧闭口不语,只叫郑学士自己去想,片刻之后,郑仲熊如说书人一般,又拿起扇子一拍:“他想让参政你去!”

    “正是这话!”秦桧道。“我也不瞒学士,只因当日我替学士等几位同僚遮掩,触了徐相,他便一直有些间隙在。近来,我与你们走得密切些,也招他厌恶。最要命的,官家赐了开府仪同三司,这更是犯他忌讳。所以,想着法要撵我出朝。”

    郑仲熊听了这话,却不言语了。想秦参政当初即是受老徐相公的青睐,方得以位列宰执,后来,又是受小徐相公的提携,重返中枢。关系自然就不用说了,能走到这一步,岂是如此简单的?

    见他不说话,秦桧又道:“徐相明着暗着都与皇后为敌,充实后宫,便是出自他的主意。这没说的,就是针对皇后。学士几次为刘家进言,他岂能不怀恨?他虽奈何不得皇后,但……”

    郑仲熊听到这里,笑道:“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切莫小看了他,如今虽不比往日风光,但以他在朝中的势力,要整治学士,想必不是难事。”秦桧威胁道。

    郑仲熊倒有些信了,只是口中仍道:“参政也不必拿这话来吓我,当日参政替我遮掩,如今但凡有我使得上力的,只管说来,没有不尽心的。”

    “好!既如此,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秦桧朗声道。语至此处,他又给对方满上,对饮一杯,这才道出本意。

    “麟王虽为首相,但一时也奈何不得徐良,况且,他也未必帮我。这事,只能拜托在学士手里。禁中沈都知,乃学士同乡,又有旧,倘若他能帮我遮掩,此事便还有余地。”

    郑仲熊捧杯不饮,若有所思。不错,他跟沈择有交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他成了皇后在朝中的发声筒,也成了刘家在朝中的代言人之一。秦桧如今有难,帮还是不帮,这得仔细商量。

    一来,他本是徐良的人,如果帮了他,那他就必须改换门庭。刚想到这儿,秦桧似乎知他心思,郑重道:“学士放心,秦某是个实诚人,但凡帮我过了这一关,一定知恩图报!”

    听了这话,郑学士动了心思。秦桧好歹是位副相,在朝中也有声望,如果能拉他入伙,那肯定是有好处的。想到此处,松口道:“这话,下官倒是可以替参政去传,至于沈都知是否肯帮忙,皇后又愿不愿援手,下官不敢保证。”

    “只要学士肯传话,肯美言,便没有不成的道理!”秦桧喜道。

    郑仲熊却没这般乐观,直言道:“参政啊,恕我多嘴。便如你所愿,留了下来,你在中书,日子只怕也不好过。见天地仰人鼻息,也不是办法。”

    这一点,秦桧自然清楚,无奈道:“没办法,总得先留下来是正理。至于以后,走一步算一步。”

    见他如此落寞,郑学士倒不忍心,宽慰道:“或许是我言重了,中书如今已不是徐良的一言堂,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