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何以言志 (第2/2页)
目丰神俊逸,不由暗赞一句,果然非是凡品!听了刘勤的问询,笑道:“你就是洪府刘西席?你这次参会作品还没有誊录吧?” “啊,老夫子见谅,小子观看游鱼,一时忘情,小子这就去誊录!”刘勤这才想起此来目的,不由暗骂自己失态,急忙要往长桌走去。 “老夫此处有现成的纸笔,小友不妨就在此处誊写即可!” “多谢老夫子,小子告罪了!” 刘勤拱手一揖,也就不再客气,转身到长案后,提笔在砚台墨池里批了批,略一沉思,立即挥毫题就。 “好!好!好!好字!好词!”包岚一等刘勤写完,立即拿起诗稿,由衷赞道。 “小子多谢老夫子赞赏!”刘勤对自己的字还是有几分自信的,至于诗词,他不知旁人水平如何,就不敢盲目自信了。 “小友书法有如此造诣,难怪深得老尚书推崇!小友才学也是不凡,屈居商贾之家为西席实在可惜了!”包岚的目光不舍的从诗稿上离开,感叹道。 “小子多谢老夫子褒奖,小子遭逢磨难,蒙洪家东主提携,只有竭力报答知遇之恩!” “小友果然是忠义之人!哦,小友莫非就是斩杀悍匪刀疤赵的刘勤?” “正是小子!” “好,文武双全呀!老朽观小友也非池中之物,他日定会有腾渊之时!” “多谢老夫子吉言,小子愚钝,还请老夫子多多教诲!” “改天得空常来姚府一叙!” “小子遵命!” 包岚点点头,然后吩咐家丁把参会文士召集回来,公布最终结果。 其实所有人都在注意轩内动静,刚才见包岚与刘勤谈论许久,不少人还私下议论刘勤是何许人。
参会文士全部回来后,包岚即起身拱手道:“今次文会,老夫又欣喜见到几首上佳诗词,现择取其中五首上等公布与众!来呀,把桌上四首诗词朗读一遍!” 包岚身边伺候的管事立即拿过诗词稿,分别朗读。 第一份是来自两浙道钱家酒庄钱举子的七律《吟竹》: 不羡时来万物华, 千竿凝翠倚天涯。 曾经春月复冬月, 更历杨花又雪花。 百炼精神终有节, 一腔风骨本无瑕。 凭人曲直凭人折, 瘦影依稀从日斜。 第二份是来自江南西道徐家酒庄徐公子的七绝《莲》: 半爿池塘出水莲, 清风未至已缠绵。 更兼叶底柔柔意, 告与游鳞莫外传。 第三份是来自两浙道陶家酒庄吴举子《绝句》: 轩外青葱八九枝, 扶墙疏影自成诗。 刘郎今日不沽酒, 却笑东风井上痴。 第四份是安庆府桐城周家酒庄周二公子的七律《竹影禅风》: 碧篁摇曳遮云天, 曲径通幽庭院前。 几许清明争日月, 一时疏影起风烟。 经尘闻道出名士, 有酒无心思圣贤。 大醉堪堪乡国梦, 觉来聊赖共低泉。 四首诗作一出,底下顿时议论纷纷,在场的人虽然水平参差不同,但鉴赏能力还是有的,一时间都是赞叹不已。而有熟悉诗作者的,又是拱手道贺。这时,人们忽然想起,刚包夫子明明说了五首诗词,怎么只读了四首呢?于是,有好奇者连忙上前询问。 包岚手持诗稿从座位上立起,大笑道:“诸位士子不必疑惑,还有一份诗稿在老夫手中,这篇词作《曲玉管》是安庆府洪家酒庄洪府西席刘勤所作,老夫推为第一,现有老夫亲自朗读与诸位共赏!” 包夫子说完,一展手中诗词稿,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 往事经年, 书生意气, 当年偶失题金榜。 竹下如今闲读, 红袖添香, 又迷茫。 廿载风尘, 青春一瞬, 功名利禄皆虚妄。 唯有庭中, 顾自吹絮西厢, 锁帘窗。 还忆当初, 有多少、佳人幽会, 直如玉露金风, 书成笔底千行, 且珍藏。 每翻笺匀墨, 总惹眉间心上, 一分愁苦, 一缕情丝, 一寸柔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