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血战到死 (第2/2页)
挡,砍了七八根,就被三十多支箭射穿,一支弩箭威力过大居然将他和后面的墙射在了一起。 第三轮箭第四轮箭不要命的纷纷落下,刘卓想要大喊一声:“杀人割耳,建功立业,我蜀人不是孬种,”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开口,他的嘴巴已经被弓箭射穿。 沙场上的英雄,死的再是惨烈,也值得尊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卓缺少的是赵云的运气。 “给老子抢回大人的尸首,”周迅看城下尸体堆积很厚,就直接从城墙上越了下去,此刻他表现的勇猛如神将,一把大刀砍翻三十多人,直接杀出一片空地,他拿起一个尸体举在头上冲向城角,力大无穷,其他缺口内的守军也纷纷涌出,他们扛着箭雨,帮助周迅抢夺尸首。 “又是一个猛将!”文聘眼中闪着幽光,想不到这群普通士卒中有这样一个个的猛人,光是这份实力,自己都比不了啊。他当然比不了,他难道认为全天下的英雄豪杰就是三国志里的那几百个?何其可笑,真英雄,总会发光发亮。 “大人,兄长,”周迅看着刘卓体无完肤的尸体,失声痛哭,他待自己如弟弟一般,多加照看,尽情呵护,自己能成为千夫长都是刘卓的关照,往事一幕幕,催人心痛,未想到日后一同封侯的愿望还没达成,兄长居然命丧鱼复。 “周迅,现在是你感慨哭泣的时候吗,还不接过刘卓的重任,奋力守城?”王平从城北赶来,只看到了刘卓的尸体,黯然伤神,刘卓一直不服气自己的升官速度,自己也看不爽当年刘卓的行径,但是其实两人还是惺惺相惜的。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的三千五百人在杀败王威后就入城内休息,然后布置好火油弓箭木制物,进行埋伏,绝对不允许上城墙帮忙,不然敌军必然以为益州大军尽在此城,必然认出这是一个陷阱,一番布置全部落空。
“兄长,我周迅必要封侯拜相,日后为你搏个爵位,”周迅拾起刘卓用的最后一把刀,站在缺口的内侧,他守着这,看谁能进来?弓箭无眼,荆州大军一时半会也不敢从这缺口突破,只能看文聘的命令了。 “差不多了吧,” 文聘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涌上城头,欣慰的摸着自己的胡须,为了个刘修死伤如此之多,到底划算不?不过一想到日后自己就是曹丞相的将军,天下一统,战争锐减,此时不夺取些功劳就真的来不及了。 离一个时辰还差几柱香,守军锐减到七百多人,而且大多还是弓箭手拿的刀,局势开始大变,但是众人有感于头领刘卓的惨死,根本悍不畏死,一副拼命的架势,在各处死死拖出荆州大军。 “一将功成万骨枯,哎,”王平看着已经整装,士气高昂,根本不同于城楼上凄惨的蜀军,感慨万千,明明自己的兄弟们死伤惨重却不能支援,军师啊,计谋出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太难了。 …… —————————————————————————— 长江横穿神州东西,千年来连绵不绝,用不尽的流水养育着两岸儿女,它就像璀璨的彩链,就像洁白的丝带,装扮着天下。 秭归,就是长江边上一颗动人美丽的明珠。屈原有贤姊,闻原放还,亦来归……因名曰秭归,这座城池乃是屈原的故乡,因屈原而命名。 现在它是荆州南郡大军的屯粮点之一,负责文聘大军的后勤供应,同时也是荆州对益州贸易的中心站,商贾云集,极为富裕。 秭归大族许氏的大门紧闭,院内充满了肃杀的气氛,所有佣人家丁都已经出动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在正堂,布满了座位,几十个族人焦急难耐的看着主席上的族长许重,此许氏非许靖的许氏,算是一个秭归土士族。 “族长,许南的话不可不信啊,”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对着许重说道,原来许南用私密印信通知族内,孙绍五千骑兵,五千步兵已经急行军来到秭归,城内守军不过三千,根本难以抵挡,要他们许氏做好接应工作,最好保存城内所有兵器金钱粮食,防止守军狗急跳墙。 “他不是一直是荆州之人吗,现在怎么反过来帮助孙绍背叛刘荆州呢?”许重的声音有些低沉,有些疑惑。 “良禽择木而息,现在荆州大乱,刘表已死,新主未定,蔡瑁蒯越刘琮等皆有杀主之嫌,不堪依附,曹cao大军朝夕可灭新野而下襄阳,现在我们不投曹cao就要投益州,曹cao还远,益州在门前,族长三思。”一个较为年轻,不过三十岁的儒士扬扬洒洒一大段话说给许重。 许重点点头,谁做主子都一样,但是现在益州大军就在城下,自己与其送死,不如锦上添花。 “去通知我许氏在城内的子弟,各司其职,待到城外喊杀声起,迅速占据各处要地。” “诺,” PS:三江潜力榜是虾米玩意啊?我这本书就这么不堪入目吗,说实话,真有些伤心,大家给点票票安慰我吧,我自认为越写越热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