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三国热,梅花社 (第2/2页)
的故事,连陈通和宇堂太子的太傅都开始拿《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作为教育的例子,而曹cao治军、诸葛亮用兵,以及其他谋士的各类计策都渐渐成为各**队中的热门话题。 “此人决不可留!” “此人若能为我所用,何愁天下不安?” “兵法治世韬略以传奇故事而出,陈人中表面是说三国,其实是在教育和提醒整个人族。” …… 到了儒略历5126年,朋来客栈几乎成为人族最关注的地方之一,人们为了现场听一听三国,不惜远赴千里,不惜重金在朋来客栈租一间房子,不惜提前一夜在朋来客栈门前排队等待。 “三国”的魅力,原本就在于不管过了多少年,关于那个时代的故事照样还能掀起万人空巷的热潮。 今年的上元节诗会,也因为姜仲的说书,基本搁浅了,因为姜仲文胆为陈通所破的消息早已经传得人尽皆知,而且《三国演义》也说得正精彩,因此也没有人那么不识趣,会去要求姜仲暂停一日,跟大家举办一场诗会。 不过,范府内几位姑娘开始有些技痒,一起商量着重起诗社,孟剑娥道:“一起起诗社时,尚在秋日,当时万物萧索,寂寂寥寥的,不显生机,如今过了元宵节,转眼要入春,万物更新,咱们这诗社应该做得生趣一些才是。” 董诗音赞同道:“娥儿说的很是,我见近几日,后园梅花开得正好,不如咱们诗社也改作梅花社,岂不是应景?” 众人都道如此甚好,然后又一起商量着定韵作诗,范宝珠忽道:“既是起社作诗,怎能少得了小陈先生?” 其他几个女孩闻言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范宝檀道:“小陈先生这些时日都在杜撰他那个《三国演义》,恐怕是没有时间跟我们起诗社,再说小陈先生是诗中行家,把他叫了来,我们反而拘束了,倒不敢做。” 庄玉雅道:“我看这样,我们既然起了诗社,总不能放着一个诗仙在那里当做视而不见,不如我们先联句斗上一场,待落第的,就罚她去朱阁找小陈先生要一首诗来如何?” “这主意最好,懒得作诗,那日在朋来楼可还是念了一首,可见他不是真的不作诗了。” 众人议定,便拈阄为序,董诗音抓到首句,想了想,道:“何处梅花笛?” 庄玉雅笑了笑,道:“以问开句,董meimei这次倒没为难大家。”然后接道:“谁家碧玉箫。”接着出了一句:“虎搏山岗颤。” 孟剑娥忙抢道:“龙斗阵云销。”然后也出了一句:“野岸回孤棹。” 一时间,几个姑娘斗到一处,谁也不让谁,联到后来,几乎是在抢对,孟剑娥素有急才,且争强好胜,最后更是以一敌二,单对董诗音和庄玉雅,几人大约联了半柱香的时间,庄玉雅终于停住,笑道:“这哪里是联诗,分明是抢命,再这么联下去,估计什么句子都要生搬硬套上来,反而不美,今日且到这里,这场算我和董meimei输,我去朱阁找小陈先生要诗便是。” 孟剑娥刚才一味想着赢,却忘了她们赌的是谁输谁去朱阁,看到庄玉雅起身去朱阁,心中莫名有些后悔了。 范宝珠心直口快,道:“去朱阁找是罚她,不如说是赏,如今整个大陆,多少人等着要见小陈先生。” 董诗音笑道:“小陈先生就住在自己家里,宝珠想见便去见呗。” 范宝珠脸一红,扑过去抓董诗音,董诗音笑着逃开。 范宝檀道:“董meimei这张嘴真是不饶人的,珠儿的意思无非是说他的三国,吸引了大家,现在大家想见他,不过是为了听后面的故事,偏被你这般曲解了。” 董诗音这时已被范宝珠抓住,边叫着救命边道:“诗音错了,忘记珠儿也是爱听三国的了,珠儿饶了诗音这一回吧。” 刚闹了一会,只见庄玉雅已经面露深思地回来,范宝珠和董诗音忙停止打闹,迎了上去,问:“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小陈先生还是不愿意写诗吗?” 庄玉雅苦笑摇了摇头,然后翻出手,把一张宣纸摆出,道:“小陈先生听闻我们开社,很是支持,听说我去要诗,二话没说,就写了一首,你们看看再说。” 孟剑娥拿过诗稿,念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念罢,也不称赞,呆了良久,喃喃道:“这诗也只有他写得出了。” 董诗音点了点头,道:“若是当初,只这首诗,便要引得后园梅花香气四溢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