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董卓 (第2/2页)
鉴,白马为证’。随后在公孙瓒的杰出指挥下,大败乌丸‘修魂骑兵’,更在数年间,多次挫败乌丸,令北平郡得享太平。 ‘白马义从’的声名,远播大汉疆域! 而公孙瓒,也赢得了‘白马将军’的美名! 各路诸侯中,修魂骑兵数量最多的就是公孙瓒一路。 在白马义从之后,跟随着衣着朴素的三位壮汉。三人所骑的马匹,却是杂色。 刘备面色沉稳,本以为跟随师兄能一展抱负,居然连我兄弟三人加入‘白马义从’都不允。其实,我又怎想加入‘白马义从’,只是试探你罢了。 我刘备乃皇室贵胄,岂能屈居他人之下? 可惜这次诸侯会盟,我兵力不足,只能在师兄名义下参加会盟。不过,我一定要闯出声名来! 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绝不能错过! 刘备的面色,越加的坚毅。 …… 陈留城西门。 袁绍同韩馥并骑入城。 黄色为底的‘袁’字大纛旗与紫黑色为底的‘韩’字大纛旗在后跟随。 渤海郡属冀州。 冀州刺史韩馥,是袁绍的长官,但是在以右为尊的大汉朝,两人并骑时,袁绍居右,韩馥居左。 “这次十八路诸侯会盟,除马太守未到之外,其余都已到齐。今天就应该能商量出一个讨董的决策来。”袁绍自在的开口道,在说到‘十八’时,稍稍加重了语气。 “应该是十九路才对。”韩馥得意的扫视两侧的百姓,很是享受这种居高临下、备受关注的感觉,对于袁绍的话并未走心。 袁绍看向韩馥,“韩刺史认为,是十九路诸侯?”
“啊?”韩馥听到称呼‘韩刺史’才看到袁绍的脸色有异,也才意识到问题,“只是,不知道其它几路诸侯怎么想?” “北海郡国已经来了孔太守,承认卫县令单独一路,置孔太守于何地?”袁绍道。 韩馥一笑,你袁本初就喜欢耍耍嘴皮子。表面对我说,你是在为孔太守着想,实则是告诉我,你自己的态度。 按你的套路,我已代表冀州会盟,你来做什么?可曾想过置我于何地? 你袁绍四世三公,可是会盟的不只是你一个四世三公,还有袁术! 其它诸侯举荐你做盟主,我只能随大流。现在无端端多出一个卫县令出来,很明显,这是袁术对抗你而出的招。你的盟主之位,也未必能稳坐。 我统治冀州,你统治渤海,你强大,对我是一种削弱。我帮你,就是跟我自己作对。 “那不是孔太守么?你我去问问就知一二了!”韩馥看向前面的‘孔’字大纛旗。 袁绍脸色一沉,好你个韩馥,你这是墙头草啊,说变挂就变挂!我就不信,已经板上钉钉的盟主位置,还能因为一个小小县令给撬了! ********** 帝都洛阳,皇宫,**。 矮胖的丞相董卓,腆着大肚皮从李美人的院中阔步走出,右手摸了摸裤裆,嘴角有着意犹未尽的笑意。这李美人的榻上功夫,当真了得。若非咱家日理万机,撑持朝政……算了,不想了。结速朝政再返回消魂。 “父亲!”瘦弱的女婿李儒,急忙忙走过来,远远的呼喊。 “儒儿,何事?”董卓驻脚,训道,“你如今已是丞相之子,怎么还像以前大呼小叫?况且,这是皇宫!” “是**!”李儒谄笑道。 董卓昂头哈哈大笑,咱家之女婿,同咱家一样,好色如命。一直想夜宿**,今夜,便成全了你。 “说,何事。”董卓止笑,走上上朝的嘉德殿方向的红砖走廊。 “陈留消息,共有十九路诸侯集结谋逆。”李儒说道。 “不是十八路?哪来的又一路?”董卓疑惑,这与之前的情报不符。 “消息称是卫大司马后裔,都昌令卫铭。由后将军袁术拨发一万人马,充当第十九路诸侯。”李儒道。 “儒儿之见果然不错!袁术与袁绍这两个兔崽子开始窝里斗了。”董卓笑道。 先前,李儒已经分析过,十八路诸侯人心不齐。尤其是袁氏兄弟之间,必起波澜。袁术多增加一路亲他的诸侯,就是给他自己增加话语权。袁术这兔崽子,野心倒是不小。 董卓问道:“会是哪路诸侯充当这群鸡犬的鸡头?” “袁绍声名在外,袁术实力虽强,但是也强不过其它诸侯的联合。”李儒猜测道。“一旦他们立出盟主,会立即发兵攻打虎牢关。” “命华雄,领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灭敌!”董卓下令。 “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