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故城县破 (第2/2页)
,莫非你觉得你那士族子弟身份可以保全了你?” 卢青松暗自鄙夷县令胆小如鼠,但也不好真跟他撕破了脸皮,毕竟二人之间还有些不可言的龌龊勾当。放下茶杯,慢条斯理说道:“黄兄,稍安勿躁,小弟没有那个意思,且屏退左右,听我给你道来。” 黄文本一摆手,几个伺候的衙役退了下去,他也坐了下去,忙问:“你可有良计?莫要卖关子了,给为兄道来,若熬过了这遭,你就是为兄的再生父母!” 卢青松冷笑,说道:“黄兄,谁说我故城县遭了贼?” “啊?”黄文生不解,“衙门里上上下下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这等大事难道还能瞒过不成?就算瞒得过一时,待到交粮之日,你我又如何交代?” 卢青松更加不屑,这种愚笨之人也能坐上县令的位子,真是世道无眼。嘴上却笑道:“官粮有失,此乃大事,你我俱逃不脱干系。但倘若我们是在运粮途中,被人劫了去呢?” 黄文生一听有戏,明白了点什么又不明白什么,心里急不可耐,稳住心神听卢青松继续诉说。 “黄兄,你我二人殚精竭虑为朝廷做事,圣旨让我等筹粮一万石,但我二人急于为圣上分忧,日夜奔走,已然筹了足有两万石。并委派校尉张扬率郡兵二百沿途护送,谁知走到清河郡时,被大贼高士达率两千人伏击,张扬率部杀敌,斩首数十,奈何寡不敌众,自己也身负重伤,郡兵损兵折将,所运粮草也尽落贼手。你我二人闻之大惊,但为圣上东征大计,又紧急筹粮三千石,再次送往诼郡。”
黄文生越听越秒,频频点头,等听到三千石粮草时,又心中作痛,那可是他跟卢青松二人的囊中之物,现在又要送出去,着实不舍。 卢青松看他神情,哪里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心里更加鄙夷,却道:“黄兄,是人头官印重要,还是些许黄白之物重要?”黄文生也明白过来,不再心疼。 卢青松又道:“此事还有诸多关节之处,需你我二人好好商议了才是,如此咱们的位子才能安稳不失,说不得,你我的屁股还要向上挪一挪的。至于张扬那边,料想也是肯的。” 二人又赶到营中探望慰问校尉张扬,三人又商讨了足有一个时辰。 数日后,故城县令黄文生、县丞卢青松、校尉张扬联名上奏天子,辩解失粮一事,并弹劾清河郡治安不靖,竟有上千大贼出没,劫掠官府。 杨广闻之大怒,罢清河郡守、郡丞之职,又令虎贲将军郭徇为清河通守,主管剿匪一事。又明旨嘉奖故城县令县丞治民有声,深和圣心,升黄文生为卢龙县令,卢青松为故城县令,校尉张扬不予惩处。 于是,发生在故城县的事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了去,朝廷上下无人知晓高鸡泊有贼。 至于内史侍郎虞世基收了两千贯rou好的事,更是无人知晓了。 事发之后,高鸡泊里虽人人振奋,但也着实紧张戒备了几天,又让林胜带了几个兄弟进城打听,发现县里并无出兵剿匪的意思。 禀报于窦建德后,几个当家的商议了半天,也得不出个所以然,仍旧下令巡山兵卒小心防备不可大意。不过寨里粮草充足,人心安定士气如虹却是好事。 就算窦虎郎这后世之人,又哪能想的到官场里的这些弯弯绕。直到几年之后,他才偶然想通其中关节,并不由感叹自己的幸运。 只不过现在顾不得这些,这几日刘黑闼归来,每每跟孙安祖二人找他吃酒,孙刘两人都是好酒的汉子,窦虎郎不敢违背长辈的吩咐,只能硬着头皮作陪。 当然,现在的酒大都度数偏低,如后世清酒一般,比起后世的高度酒实在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窦虎郎这才知晓,为什么古人喝酒常常用大海碗,甚至直接抱着坛子豪饮。 每次酒后,孙刘二人都酒醉不醒鼾声大作。唯有窦虎郎只是微醺不适,笑话,他在后世虽不是酒国霸主,但也是能喝一斤二锅头的人物,隋朝的酒对他来说喝的再多,也跟水一般,一泡尿撒完,就没了。 窦虎郎不是没想过再次提高酒的度数,实在是自己肚子里没货,根本不懂酿酒的门道,也就作罢。 这些日子,窦虎郎跟窦建德叙一下父子之情,跟两位叔父喝酒,到处走走观看寨里弟兄cao练,闲来无事自己也耍一下刀枪,练一下弓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自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