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 (第2/2页)
边的战场上,他们之间隔了半座城池,也隔了大片空地。这一刻,李从璟却看到李绍城回头朝他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 李从璟微不可查点了点头。 李绍城提起长刀,头也不回的带领部卒冲上了战场。 血战复血战,敢问将军几时还? 丁黑眼巴巴看着李从璟。李从璟一动不动。 良久,丁黑叹了口气,“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泰山崩而色不改,军帅定力,丁黑万不能及!” 李从璟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绍城,李从璟之兄弟,自淇门结义,便屡屡为李从璟出生入死,每有苦战,常奋躯在第一线。李绍城平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除却军事,甚少说话,身为百战军副帅,却安静本分得令人心酸。然对李从璟的军令,向来一丝不苟执行,可以说百战军若无李绍城,李从璟无法将其掌握得如此牢靠,其也无法形成今日战力。 李从璟重情重义之人,对此焉能没有感怀,对李绍城岂不分外珍视?若可能,李从璟也不愿李绍城涉险。 然则,军人征战,多身不由己之时;戎马沙场,尽九死一生之境。 生于当世,七尺之躯往往不能自己做主,时代的大河中,沙粒一般渺小的个人,有多少资格去说伤别离? 君若生,携手把酒言欢;君若亡,且堆一抔黄土。如是而已。 “非是我定力非常,不过是抱定一起马革裹尸的底线罢了。”李从璟心中的这句话,并没有说出来。 耶律敌刺亲自冲锋陷阵后,契丹攻势逐渐压制了唐军,李绍城奔走各处,支援各部,一刻不得停歇,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唯独一次脚步稍顿,是扶着河堤吐了一口血,那短短的两息时间,于他而言就是无比奢侈的休息时间。 但即便如此,李绍城也挡不住耶律敌刺了。 李从璟眼睁睁看着他一次次被包围,又一次次杀出重围,带领部卒将面前的契丹军士砍翻、击退,聚集将士死战,然而又被源源不断冲上岸的契丹军士压制、围困。 李从璟数不清李绍城从重围中突出来几次,也不知他还能如此突围几次。或许,下一次,他就会倒在途中,被人潮和刀浪淹没,再也爬不起来,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李从璟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 “军帅,李副帅支持不住了!”丁黑哑着嗓子喊。 李从璟转过头,盯着丁黑,一字字道:“本帅知道!” 丁黑:“……”。 李绍城死战不退,因此白狼水南岸唐军死战不退。 李从璟忽然看向东方。大道上,一骑飞奔而归。 李从璟耸然动容,轰然转身,大步走下阁楼。丁黑等人相视一眼,立即跟上。 在府门前,李从璟碰上了从东而归的骑士。 骑士滚落马鞍,喜悦、兴奋异常,“禀军帅,李彦超将军遣卑职回报:依照军帅计策,大军在遭遇耶律鲁多骑兵后,郭威将军佯作仓皇迎击,交战一阵,露出破绽退走,一路丢弃财货,将契丹蛮贼引入李彦超将军布置好的埋伏中。午时三刻,耶律鲁多入围,大军群起而攻之,遂一举破敌!现大军已在火速回援途中,不时即归!” 李从璟听完军报,竟然一字未发,直接翻身上马,带着百余护卫,向白狼水南岸奔去,“接应河岸同袍回撤!” 李绍城浑身已是多处受伤,很多伤口来不及包扎,血然盔甲。一日激战,精力、体力消耗都甚巨,现又失血过多,李绍城直觉四肢乏力,脚步重如磐石。如此,当他最后一次陷入重围之后,他已无力再带步卒突出去。 身边的契丹军士越积越多,仿佛一看不到尽头,这些北方蛮子都将李绍城鲜明的甲胄看在眼里,因是即便死在他手里的人不少,其他人仍旧前赴后继。 后背再中一刀,李绍城无力的向前扑倒,却以刀驻地,强撑着不肯倒下去。就在这么一个空档,数名契丹军士的马刀向他斩下来,他已无力再去躲避、迎击。 昂起头,左脸上的长疤一如既往狰狞、冰冷,李绍城眼神有些恍惚。 契丹蛮贼的马刀并没能落在他身上。一骑飞奔而至,马蹄扬起无数西沙,飞跃间,马上骑士长槊飞舞,如影似魅,看似飘忽无力,实则每点到一个契丹蛮贼,都会叫他们命丧当场。 李从璟一把将李绍城从地上拉起,“二弟,我来了!” “大哥!” 李从璟将李绍城交给丁黑护卫,自己在前方纵马开道。丁黑将李绍城拉上马背,吼道:“将军,归城!” 百骑入战场,将契丹军阵硬生生撕开一条缝隙,救起李绍城,转了个弯,又冲杀出一条血路,在他们出离契丹军阵后,那撕开的空白地带,才得以合拢。 百骑汹涌而来,扬长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