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 (第1/2页)
今日第二更。 为了投石问路,孟知祥遣出三股兵马,分别奔着李从珂石敬瑭的三处驻兵之地而去。这三股兵马又有优劣之分,精锐集中在一路,采用的战法是以另两路拖住护国保义军两部,以精锐击溃其中一路,再转而合兵分吃的策略。 李从璟接到战报的时候,这三处战事已经进入到了高潮。 却说李从珂石敬瑭两人面对的,是两股较弱的西川军,石重贵面对的则是西川精锐。 因了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相隔不远,故而前两人很快便知晓了孟知祥的用兵策略,两人同时向石重贵传话,让他坚持片刻,两部随后遣兵来援。 话虽如此说,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般。所谓两股较弱的西川军,也是兵弱将不弱西川并不缺乏良将,况且两股西川军又不求战而胜之,只求拖住眼前之敌,故而李从珂石敬瑭抽身不得。 石重贵率领本部鏖战两个时辰,终是抵挡不住敌方优势兵力的进攻,开始败退,最后被击溃,只得夺路而走。 这股西川精锐在击溃石重贵所部之后,并不恋战,转而向李从珂所部杀去。 西川军在选择对敌顺序时,得了孟知祥的吩咐,是有讲究的。说来也简单,无非是由易及难。 李从珂看到又一股西川军杀来,心中不免暗叫糟糕。观其阵势,少说也有两千来人,再加上眼前的原有之敌,三倍于己的兵力,李从珂自知抵挡不住。 然则抵挡不住却不能败退,对方既然出现在这里,李从珂便知石重贵已经败了,若是他再败退,石敬瑭势必难以支撑,到时候全军尽败,他就算逃出生天侥幸不死,在李从璟面前也难逃罪责。 李从珂遂发了狠,率领亲卫奋勇向前,虽血透战袍也不后退。亏得他所领这股兵马乃本部部曲,有着石重贵不具备的向心力,故而勉强抵挡了一阵。 饶是如此,快到两个时辰时,李从珂也感到大势已去。 眼见西川军占尽上风,杀得己方士卒人仰马翻,李从珂心痛如绞,他在心里早将李从璟痛骂了十八遍,却不得不在嘴上大喊精忠报国,激励将士奋战。 就在李从珂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眼前的西川军忽然变阵后退,以极快的速度脱离了战场,而后挥师就走。 突然的变故让保义军瞠目结舌,捡回一条性命的李从珂正暗自庆幸,还来不及弄清敌方退却的缘由,就看到了高行周的将旗和兵马。 贼军退得好快高行周远远望见西川军逃走,虽然觉得可惜,却也顾不得太多,当下与李从珂照了个面,便挥师追击出去。 他已得了李从璟的命令,要赶去成都城。 眼见高行周所部风卷残云一般奔向成都,李从珂气得跳脚,暗骂李从璟简直混账,明明还有军马要布置在成都,为何不及早派遣过来,让他的部曲平白受了这许多损失 然则李从璟并非有意刁难李从珂。 就像剑州之战,李从珂石敬瑭损失惨重,也非是李从璟有意要如此,只是战术需要而已。只不过这话李从璟不会去跟李从珂石敬瑭解释,因为解释了也没用,两人的损失毕竟摆在那里,非是言语可以补救的。 高行周陈兵成都城下时,孟知祥派遣出去的兵马已经尽数回城这一回西川军取得的战果,比前日孟知祥在城前取得的更大。 得益于临行前孟知祥的面授机宜,对战事的合理安排,这回出战的西川军,虽然面对高行周的驰援,却也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 不得不说,孟知祥的确老jianian巨猾,非是李绍斌可比。 这本是大好的局面,振奋人心的场景,然而看到高行周所部大几千兵马出现在城下时,孟知祥心中却无半分喜色,相反,他恼得恨不能捶胸顿足。 高行周出现在成都城外,也就意味着李从璟的意图终于清楚了,他的确是要先取东阳 为何 高行周所领横冲军,战力强悍,在禁军中也是稳居第二的存在,非是护国保义这两个地方军可比,他们出现在成都城外,很显然不是来攻城的若要攻城,仅是横冲军却还不够,得需王师主力前来。 既然非是为了攻城,横冲军出现在这里的唯一目的,便是看住成都牵制成都兵马 孟知祥可以派遣兵马出城打击护国保义两军,却无法轻易让西川军出战横冲军别的姑且不言,横冲军仅是数量都接近了护国保义两军的双倍。 故而到了此时,孟知祥面如死灰。 他岂能不知,既然李从璟敢如此明目张胆,将横冲军放到成都城前,就是不避讳被他看出自己的用意。 李从璟敢这样做,也就意味着东阳战事已经进入尾声,已成定局。 ...... 在郭威李绍城合力攻打东阳城的第二日夜,刚从血火战阵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