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_章一百零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一百零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2) (第2/2页)

四年,迎接长兴元年。

    李嗣源在洛阳宴会百官的时候,颁布诏令,改了年号。年号的寓意不用多说,顾名思义。

    李嗣源的年号其实很有意思,天成二字,颇合李存勖自取灭亡,而将大好江山送给了毫无心理准备的李嗣源的史实,李嗣源得天下,的确是老天成全。长兴,则是伐蜀功成之后,李嗣源春风得意,希望帝国长久兴盛当然,原本历史上伐蜀失败之后改年号,则是寄托他无奈之下的美好期望。

    这些姑且不言,且说李从璟在成都摆下的这场宴席,明眼人心里都明白,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酒宴,不仅仅是因为时节特殊。

    李从璟高居主位,百官们分立堂中两侧,堂中演奏的歌舞是秦王破阵。

    苏逢吉官职不高,堂中没那么多座位,他的位置排在了院子里,跟他相邻而坐的,是一位同样年纪轻轻的官员,若是有相熟的人见了,便会认得此人也姓苏,名叫苏禹珪。

    那一年名动洛阳的新科进士两苏,今日又坐到了一起。与苏逢吉不同的是,苏禹珪刚从洛阳来,是朝廷派来慰问蜀中的众官吏中不起眼的一个。

    苏逢吉见苏禹珪左右观望,眉头微皱,便笑着问他:有何不妥

    来的官员也太多了些。苏禹珪轻声道,他指了指大堂左右的偏厅,偏厅都坐满了。

    苏兄是怪他们占据了本该属于你的位置,让你平白在院子里受冻苏逢吉打趣两句,见苏禹珪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随即收拾了颜色,正经道:苏兄初来,不知蜀中情况,也在情理之中。实言相告,若非秦王明令五品以下官吏不得前来相贺,只怕你我都要坐到大街上去了。

    他这话说的不假,若非沾了冯道的光,苏逢吉这个六品官是没资格坐上宴席的。

    苏禹珪微微变色,如此说来,各州刺史镇将,岂非都来了

    自然一个不差。苏逢吉笑道。

    苏禹珪默然不言。

    苏逢吉哪能不知苏禹珪的心思,见他沉吟不语,遂问道:苏兄自洛阳来,理应知晓的比我清楚,前些时日朝堂上平白出现了一些官吏,对秦王颇有微辞......

    那又如何苏禹珪不解。

    那又如何苏逢吉冷笑一声,那可大有文章见苏禹珪仍是一脸迷惑,苏逢吉无奈的摇摇头,苏兄啊苏兄,你是正人君子,也不知我这番小人之言,是否该入你耳。

    朝堂之事,即便是风吹草动,都大有深意,何况这许多官吏突然明目张胆指摘秦王苏兄应该明白,洛阳有人对秦王起了不利的心思。苏逢吉继续道,眼中神色极为厌恶,如同面对不堪入目的污秽之物一般,不管是谁有了这样的龌龊心思,蜀中的官吏闻得风声,都不会坐视不理,对他们而言,此时不来秦王面前表明立场,日后可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苏禹珪:......

    苏逢吉指了指堂中一位武将,压低声音道:此人你识得否陛下从子李从璋。他听闻朝中有人指摘秦王安定两川不力后,星夜从驻地赶来,怒气冲冲向秦王鸣不平,扬言要回洛阳拔了户部左侍郎的舌头。当时我就就在堂中,可是亲眼所。

    苏禹珪:......

    苏逢吉叹息一声,连李从璋都是如此,遑论旁人伐蜀之役,秦王带领众将士立下惊世之功,得利的可不仅是三军将士,还有大批文官,眼下有人对秦王不利,他们当然不忿。

    苏禹珪想起郭崇韬旧事,不由得面色一变。

    苏逢吉朝内外文官武将努努嘴,这些人争先恐后来恭贺秦王,就是要表明态度,他们都拥护秦王......

    话至此处,堂中忽然静了下来,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李从璟正站起身,举杯对众人说话。李从璟一通场面话说完,在场百官无不起身,陪秦王共饮好酒。

    ......

    结束了宴席,李从璟打算早些歇息,近日来各地官吏涌入成都,争相拜见,扰得他不得清净,这些官吏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赖着不走,都是一副不睹芳颜不罢休的架势,尤其是一些骄兵悍将,屡屡叫嚣要给那些在朝堂上对他发难的官吏一些颜色看看,让他费了不少神安抚,最叫他苦笑不得的是,第五姑娘总想溜回洛阳去,李从璟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好说歹说才让她消减了几分怒气。

    躺在澡盆里闭眼享受董小宛无微不至的照顾,李从璟舒服的想要呻吟,不等他身心轻松的入睡,第五姑娘便闯了进来。

    李从璟侧过头,郁闷的看向如一团烈火在燃烧的第五姑娘,小娘子,夜色深沉,何故相扰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