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一 当年明月仍皎洁(下) (第1/2页)
今天的第二章... 桃夭夭明显觉得这话有些不对,但具体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只得不说话了。 耶律倍已经出征,卢龙军北上不北上莫离忽然问。 莫哥儿觉得呢 早不动晚不动,此时就更没道理动了吧 李从璟莫名一笑,所以说骗人的人都是在骗自己,你只有先把自己骗过了,让自己都相信了,才能骗过别人。有时候回想起自个儿撒过的谎,原以为是骗了别人,最终别人信没信我不知道,反正我自个儿是信了。 所以你以为你和阿狸的事我不知道,便真的没有发生过,最终我没相信,你自个儿却相信了桃夭夭忽然又插话进来。 李从璟没法儿说话了,莫离却若有所感,长叹道:经年以来,离自认谋事殚尽竭虑,已无可指摘之处,并常以此自鸣得意,如今想来,却是把自己骗过了。 杜千书想了想,千书似无这等情况...... 莫离蔑视道:你以为你真对刘细细无意那不过自己骗自己罢了,我们可都不信。说着又叹息一声,抱着杜千书的肩膀,说起来,你这才是骗术最拙劣的境界啊 李从璟见众人越扯越远,不得不咳嗽一声,将话题拉扯回来,卢龙军...... ...... 耶律倍率军进入黑车子室韦的领地后,接到西楼传来的消息,说李从璟已经离开了西楼南归了。对此耶律倍并没有感到惊讶,在他看来,李从璟这是知道事不可为,无法继续在西楼停留了难不成李从璟还真要等着迎接他凯旋 当然,耶律倍对此也并非全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耶律敏的反应。 在听闻李从璟离开时耶律敏有出城相送后,耶律倍暗暗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耶律敏与李从璟总有些交情,李从璟南归,耶律敏相送是礼节所在,再者两人又是国之重臣,即便是契丹与大唐翻脸了,两人私底下也不是非要断交不可留着些情面在,往后国家需要时或许还用得着,至少会有些便利在。 而若是李从璟南归,耶律敏没有相送,耶律倍就要觉得奇怪了,他甚至会怀疑:此时李从璟离去耶律敏不送,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不久还会再见,此番没必要相送那是不是意味着李从璟对契丹还有些居心叵测的谋划是不是意味着耶律敏要叛国 也有臣子提出,李从璟此时南归,是不是要回去纠集军队,北上进犯草原了 对此耶律倍不以为然,他对这些臣子道:李从璟此番北上,是抱着阻止朕西征的目的来的,如今他目的尚未达成,而朕西征也刚开始,他自然还要做些顽抗。此时南归,李从璟就是要朕怀疑他,从而在西征时风声鹤唳。朕怎会上当 还有臣子相劝,耶律倍打断他们,不耐道:就算李从璟纠集卢龙军北上,那又如何朕早有应对,他翻不了天 有些秉性耿直的臣子提醒他,若是耶律德光也在此时兴兵,无论他两人是否联手,对西楼都是重压。 耶律倍则大气的表示,唐军与耶律德光的人马根本无法汇合,他已有万全准备,无需多虑,眼下打下黑车子室韦的领地才是正经。 与耶律倍的胜券在握不同,黑车子室韦在契丹大兵压境之时,部落上下都是一片惶然。虽说早先李从璟就提醒过他们,契丹有可能大举西征,黑车子室韦也做了些准备,但毕竟实力相差悬殊,由不得他们不惊恐。 这些日子以来,领地东部接二连三的败绩传到面前,黑车子室韦的部落首领西瓦拉,每回听到报信者匆忙惶恐的脚步声,心头都会跳得飞快,年过五十的他在草原上来说已经太老了,皱纹爬满了脸庞,双眼也不再清明,听着帐篷里族人焦急的议论,他感到脑袋有些发沉。 如何应对契丹的攻势,这是摆在西瓦拉面前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早先他集结起来布置去东部设防的族人,旬日间被打得溃不成军,这已经不是战士是否勇武的问题,而是说明两支军队的综合战力不在一个层面上。 契丹人是狼,并且把他们当成了羊,西瓦拉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悲愤。 尊敬的可汗,请向大唐求援,只有大唐的军队才能解救我们......有人跪下来向他请命。 大唐相距太远了,恐怕等他们赶到,我们早就被契丹人吃得骨头都不剩......没等西瓦拉说话,就有人提出异议。 那该向邻近的部族求援,契丹人是饿狼,他们现在来攻打我们,以后也会去攻打别的部族的有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