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_第六卷《猛士》 第一百九十章:阵战之道(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猛士》 第一百九十章:阵战之道(上) (第2/3页)

让匈奴骑兵之间互相发生了碰撞,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没有心里准备的匈奴人眼睛只顾盯视前面还在不断陷下去的同伴。一时间碰得人仰马翻,那些扛住攻城梯的骑兵模样更是狼狈,跌下马了还要被沉重的梯子砸,不少人被砸得头破血流,惨嚎声响成了一片。

    就有如林斌所想的那样,由于匈奴人冲锋的速度不快,匈奴人被陷马坑吞掉四五百骑后就停了下来。他们弃掉马匹小心翼翼的徒步向前,虽然还有人不时踩到松软的地面陷进去,但是陷马坑起到的作用的的确确是没有预计中那么好。

    汉军这边并不知道匈奴人的情况。很多人猜测是匈奴主帅预料到阵地前面会有陷马坑这才派人先破坏,谈着谈着不少将领皆是露出了不乐观的表情。

    “我们遇到擅于攻城的匈奴统帅?“

    匈奴人还在前进,他们发现有陷阱后再一次降慢了速度,彻彻底底变成了真正的龟速。

    韩安国忍不住劝:“护汉侯。派出骑兵队上前箭阻。或许可起到作用?”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中肯的建议,但是林斌却摇头了。先秦对修建防御工事很在行,矮墙有些地段是可以从后面用绞盘拉开提供骑兵出外杀敌,但是为了敌军的一股试探用的军队曝露矮墙段的秘密无疑是非常不划算的。

    “让他们探!”

    林斌波澜不惊的表情和语气很大一部份给予了将领们获胜的信心。他比谁都明白防御战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一点点威胁就着急,况且作战才刚刚开始,为了一些本来就要被消耗的陷阱去伤脑筋,何必呢?

    陷马坑绝对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它就算是被发现了除非是被用土填平不然还是能够起到阻敌的作用,最大的用处便是妨碍敌军进行大规模密集的集结。摆开最有利的攻城队形。

    匈奴人动作虽慢,但是经过大约半个时辰小心的探索终于也到了矮墙前面约五百步的地段,他们整队之后没有马上大规模发动冲锋,而是抽签似得选了半天终于选出负责继续往前探索的小队。

    大约两千名匈奴人排成了三个梯次,他们仍然是以乌龟般的速度往前走,走在前排的匈奴人用手中的兵器探触地面,像极是后世在进行排雷的作业,当他们感觉地面松软时就会画一个圈圈作为记号,然后绕开继续前进。

    匈奴人前进了大约一百步,进入汉军射程范围让这些走在最前面的士兵腿肚子忍不住直打颤,深怕汉军突然放箭,他们提心吊胆的再前进五十步,发现汉军没有射箭的意思后胆子并没有变大,反而更为害怕了。

    行走在最前列的匈奴人受不了心里压力停了下来,他们眼前是一条没有遮掩的大凹坑,这个凹坑大约有一丈深、宽约一丈八,很明显是仓猝挖出来的障碍,里面没有木桩尖刺,某些地方的深度甚至还没有五尺,显得极其凹陷不平。

    一个匈奴的士兵擦拭额头的汗水,迷惑道:“这是什么东西?”

    如果让林斌来回答的话,他会很不情愿的说“那个叫坦克防御工事”再补充一句“只是有些小而已”。

    张骞开口了,“护汉侯,护城渠离那么远,真能起到阻敌效用?”

    韩安国不愧于擅长防御作战,他一语就讲出了关键:“第一条渠离墙段约有三百五十步,第二条为两百步。护汉侯好谋略!”

    吕炎习惯性地双眼眯成一条细线,昨晚到清晨为了挖这两条渠耗费了大量劳动力,以至陷马坑的数量减少了不止一半,他原先也不明白林斌为什么宁愿挖两条注定无法隐秘的凹渠而放弃挖陷马坑,直至弓弩手试射射程的时候才明白过来:那两条渠所处的位置都是敌人的加速地段,能够阻碍敌人的加速,敌军在那两个地段停越久,死伤就越大!

    直至负责探路的匈奴人退回去汉军这边都没有任何动作,这让在后方观看的稽善、依稚斜、菰浑王、屠申王等人止不住的胡思乱想。按照他们的理解,既然汉军挖了陷坑。那就一定是要杀伤大匈奴的士兵,离得远没有阻止大匈奴的士兵破坏陷坑情有可原,可是大匈奴的士兵都靠近矮墙三百步了。拥有射程优势的汉军为什么不放箭阻止大匈奴的士兵继续靠近?

    依稚斜转头看向从昨晚就不发一语的中行说,“军师……”

    中行说闭眼养神像是在马背上睡着了一般,听见呼唤只是低声“嗯……”的应了一声,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稽善对中行说不陌生,知道中行说比大匈奴的所有人都了解汉国,亦是出口请教。

    “到了时候,我会出谋献策助大王子和右贤王大人打败林斌。现在还不到时候。”

    莫测高深?其实中行说根本就想不出林斌想干什么。但是他不能明明白白的告诉依稚斜等人“我不知道,别问我”,他只能死撑着表现出一幅‘我有办法’的嘴脸。绞尽脑汁的进行思考。

    稽善在中行说这里没有得到献策,只有把目标转向菰浑王和屠申王那边去。他想:“只要进攻了,林斌的花招也会被识破!”,一如既往的想用语言激怒菰浑王和屠申王。让他们的士兵当探路石。

    这两个从贺兰山过来的匈奴部落王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他们当然知道稽善打什么主意,只是碍于先前话说满了,现在反悔会降低身份,被那些同样是贺兰山过来的俾小王瞧见了,权威也会受到影响,他们只有硬着头皮继续撑下去。

    在前阵摆得歪七扭八的贺兰山战士们得到后面的军令又开始往前走,这一次他们依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