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谈琴(下) (第2/2页)
该记得承经大师吧,最初的时候我对他说所谓拜佛后来他又用同样的话回我,所谓见札,其实说到头也就是一句诸法空相想法太多未免就要着相,了。当你拿起第一朵认为是最好的玫瑰,就应该坚持下去,放弃所有的youhuo,以最快的度带着你的坚持,走出那片玫瑰,到时候你就会现,原来你放弃掉的都是痛苦,手中的那份坚持也是最美好的。 就像谈恋爱搞对象,你今天看着这个姑娘溧亮贤惠明天又觉得那个姑娘更适合你,到了却一个没留住,回头看看,以前的毕些姑娘却都嫁人了,自己手里留下的这个,背不住还是个刁蛮古怪的货,这时候又该怎么选择呢这个道理在任何事情上都能通用,男女老少皆宜实为快乐生活的第一要素。 张辰之所以从古琴上边引出来说这些话,还是为了跟着他的这些个大头兵,这些天下来已经有那么两三对能谈得来了,他得让这些女孩子们知道些道理。物yu的youhuo力会让人mi失本xg,现如今的女孩子有不少虚浮的,虽然这六个里边不一定有,但是也还是说说的好,可别到时候挑来挑去的hua了眼,跟着他的这帮子人其实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同等条件的真不多。同样,也有说给这些个大头兵听的意思,这些家伙都没什么感情经验,难免也会犯错误的。 一边讲这些的同时,还要录除琴身上的伪装,张辰说话的度并不快,等到说完的时候,这张琴也就处理的差不多了。 刚才张辰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在听他说,同时也在品味他话里的意思,没顾得上看他的动作,这时候张辰的动作停下来,却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一张表面光洁,漆面黑亮斑驳,周身布满各种裂玟的古琴出现在眼前。这琴还是刚才那张琴,只不过是把外边的一层伪装去掉了而已,可这时候再看,和刚才已经是截然不同了,即使不懂古玩的人,也更够感受到那种琴身上的古朴之气,这就是历史所沉积在琴上的痕迹了。
张辰没管众人的眼神,却是对宁琳琅道:,琳琅,你看这琴,和刚才那张焦尾一样,都是同一种掩饰的手法,应该可以确定都走出自刘世珩之手了。其实这也不能算是掩饰手法,在器物漆面涂厚蜡,再打上一层热漆灰粘在蜡面上,最后涂漆做为装饰,这是在通古要典来自吴世盾藏书,杜撰里边记载的一种手法啊,这本来是用于仿造质品的技术,看来这刘世珩还真是一个高手,这样的技术他都掌握了。不过也亏得他用了这方法,才能保证内里要掩藏的琴身在录除伪装的时候不受损坏,否则这漆面多多少少也要受些伤的。 宁琳琅从张辰手里接过这张琴,仔细看了一遍,果然没有受损的地方,又抱着看了看琴腹的题字,笑着问道:,师兄,这张能算是最好的吗 张辰早已观察过了,这张琴的确是保存的异常完好,没有任何损坏的痕迹,那怕是修补的痕迹都没有。很是自信地道:,我所知道的里边,这张的确是最好的,完美无缺,不带一点儿的瑕疵,而且还是雷威自藏的,本质也应该是最好的了。 崔正男听不懂两个人说什么,只好是问道:,师兄,这个是最好的,难道要比刚刚的焦尾琴还好吗,这是不是四大名琴啊 张辰真是给他的急样儿乐着了,笑道:,这琴的名字叫九霄环佩是一张唐琴,并不是四大名琴之一。你师姐问我是不是最好的,是问这琴是不是唐琴之中最好的,不是问我是否这世上最好的。 ,哦,九霄环佩这名字听起来不错,有什么来头吗崔正男又问张辰继续解释道:唐代是音乐高展的一个时期,琴文化也同样展很迅,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宫廷官员市井的一致追捧。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两处叫做龙池和凤沼,就这两个地方多出来的小木块,这个叫做假纳音到宋明两朝,还有人在沿袭唐琴的这种制作方法,你说它厉害不厉害。 1九霄环佩,是唐琴的一种,出自四11的斫琴世家雷氏第一代的掌门人雷威之手,雷威的琴那时候都共给皇室了,现在故宫里就又一张这样的1九霄环佩还有一张也走出自雷氏的大圣遗音不过都是给别人做的,而这张,是他给自己做的,你说品质该怎么样。 你看这旁边松石间意还有下边的古稀天子,和八徵耄念之宝,印,这就是乾隆收藏过的凭证,乾隆这人最喜欢霸占别人的好东西,这琴要是不好他能收藏吗:还有下边这个泉边鸣翠,醉翁自赏这是欧阳修收藏过的凭证,醉翁,就是欧阳修的号,下边那两方印刚才已经说过了,是刘世珩的,你说这琴好不好 一下午,张辰把九张琴全部都弄了出来,另外的七张分别是:宋代金公路所斫,李东阳杨慎刘世珩所搜藏的万壑松琴:明武宗正德皇帝御制,署名镇国公朱寿款的鹤鸣秋月琴:明代张敬修所斫,和坤刘世珩收藏的中和琴:以及清代张孔山唐凯秦维翰三人所斫,有纪昀曾国藩李鸿章刘世珩等人收藏的一池bo琴和仿唐春雷琴各两张。 张敬修所斫的中和琴,秦维翰所斫的两张一池bo琴,张孔山所斫的仿唐春雷琴,这四张是有损坏的,需要回京后做修复,其余都比较完好。 晚上又是得月楼,众人胡吃海喝一顿之后,各自去休息,第二天就要启程往杭州去了。 家里人太多,每到一处张辰就要大肆采购一番,苏州的刺绣和织锦是最有名的,缂k巨丝苏绣宋锦都是大批量采购,就连跟来的几个空乘也都受了惠,每人送了不少。洞庭山西坞村的碧螺春也买了不少,六月黄的阳澄湖闹蟹已经委托空运回京,集芷兰和陈受琳等一众家人早就吃上了。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