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八章 好人好报 (第2/3页)
之物才一直留在身边到了今天,否则早就拿去换钱养家了。 宅主要抢走这几件玩意儿,他肯定是不能同意啊,老母亲的住院费用还等着交呢。于是就和债主推攘起来,还被债主把脑袋也开瓢了,就这样他还是要跟债主抢回他的东西来,这些玩意儿事关到母亲治病的事情,是万万不能被人抢走的。 正好,这时候张芷兰的扯从这边经过,帮他把那边的债主拦住。听他说了自己的惨状后,又让保镖把那几个小混混债主抢去的东西要回来,还让保镖送他到医院去。 可这时候他哪里敢回去啊,到时候又被债主知道母亲在哪间病房,还不得天天到医院去催债,到时候那麻烦可就大了。 可这人老实归老实,但不代表他傻,见张芷兰带着保镖,出行都是三台车的队伍,就觉得这人肯定是个有钱有势的。于是这人就求张芷兰把他的东西买下来,然后再派人送他到医院去把钱交了。 张芷兰本来就是个软心肠的人,见不得别人的惨样。之前的二十多年里,为了能够把张辰找回来,他不但动用了大量的关系和资源区找张辰,也做了不少的善行义举,为她丢失了的儿子积德,希望能够保佑儿子平平安安的。 后来张辰回来了,不但事业有成,还是个孝顺的孩子,有带回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张芷兰更是觉得上天对自己不薄,打心眼里愿意多做些善事,为自己和儿子儿媳多积y德,希望上天能保佑自己一家人好好的,希望能让自己早点有个孙子。 而这人又实在是看着可怜,同样是为了母亲,更是让张芷兰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一想到张辰那么小就没有母亲在身边,受了太多的罪,吃了无尽的苦。张芷兰这心就更软了,很干脆的就同意了这人的请求,花了五千块把他的东西买下来。 不过张芷兰这么jg明的商人,掌控着偌大的天辰国际,自然不会在任何一桩生意上有什么闪失。跟儿子待久了,张芷兰自然之道一些古玩行的规矩,很快就签了一张买卖协议,又让那人拿出身份证复印了附在协议后面。这才让保镖送那人回到医院去交费。 做好事讲究个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张芷兰干脆连遇到的那几个小混混债主也帮着处理了,找了一个街头斗殴的名目。打电话叫来了张沄把几个小混混先关上一段时间,至少也要等到那边母子都出院回家以后才能放了他们。 张芷兰把那天的经过这么一说,张辰倒是觉得这件事比较正常了,即便是有人要设局。也不可能耗费那么多的jg力,才骗五千块这么一点点,估计连他们的人工都不够,再说还有保镖跟着那人去了医院交费,这是应该是假不了了。 最重要的就是那人已经签了协议。还附了身份证复印件,这就已经有法律效应了,哪怕他是投来的东西,也不可能会牵扯到张芷兰。但这也就是往最坏处想一下,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投来的那些东西,那人早就去市场里卖了,何必卖给张芷兰呢。而且那人既然能偷来这么宝贝的东西。又怎么可能生活困苦到连三千多块的住院费都交不起呢。 把整件事情前后过了一遍,张辰觉得并没有什么破绽或者y谋的味道,这样该市一个完完全全的意外之喜了,花了五千块捡到了这么大的超级大漏,还是张芷兰这个对古玩不甚了解的外行人,这事说出去绝对会成为古玩行的一个奇谈。 想到这里。张辰抱着张芷兰亲了一口,道:妈。您这是好人有好报啊,这就证明您平ri里善事做得多。有了好事自然是仅着您先得了。您知道吗,这些东西可都是古玩行里人人想要的宝贝,谁钥匙能得到其中的一件,那都谁睡觉笑醒的。 说着把盒子里的那只鼻烟壶拿起来,给张芷兰解释道:妈,您看,这只鼻烟壶可是不简单的很呢。这是清代乾隆的御制鼻烟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准,现在市面上最盛行的都是铜胎珐琅,那是因为其它的瓷和琉璃等材质无法和铜胎珐琅在艺术上相比,但是这只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只可是玻璃种帝王绿材质的,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其它鼻烟壶能比的。 而且您看这上边的雕工,不但外边的纹饰jg美,这鼻烟壶的里边还内有乾坤呢,制作的年代和作者就要从这里边找了。你用这个放大镜来看,看这里,西湖十景风光,乾隆三十八年御制,顺带着还雕刻了一首乾隆御诗呢。 顶级的鼻烟壶作品在故宫和首博等几间大的博物馆院都有收藏,以前拍卖过的里边,都是在几百万的价格。而这只鼻烟壶的雕工算得上是jg品中的jg品了,又打着御制的名头,材质是顶级的玻璃种帝王绿翡翠,雕工则是刻画的山水玲珑,妙至毫微,里边又增添了一首御制诗的内容,虽然这诗的确不怎么样。 这鼻烟壶才多大啊,能在这上边把山水雕刻的这么漂亮,又在里边刻字,比起其它的鼻烟壶来,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的绝顶佳作。 说完又拿起一件婴儿胳膊粗细,十公分左右长度的竹雕小物件来,这应该是一件装东西用的小竹筒。在竹筒的中段有一条明显的分割线,把上面的雕刻内容分成了上下两幅画面,上下分别雕刻了四幅仕女图,每一图边上还有一首七绝。作者的落款并不在画面内,而是落在了竹筒的底部,采用了二字方印的款识,内容是宗玉的园隶书。 张辰把底上的款识给张芷兰看过后,道:妈,您看这个小竹雕的筒子,应该是放一些小玩意儿的,作用虽然不大,但却是实打实的名家之作。就这个宗玉,名字叫做顾珏jué,是清代一个很厉害的竹雕大家,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他的作品本来就不多,而流传到今天的就更少了,就这一件的价值就要在千万左右,或者还要更高一些。 听到这里,张芷兰都有些头大了。她自己的买卖已经是按百亿来统计了,儿子的买卖也是很大,光是一个博物馆就花了近百亿出去,按说对钱应该是没那么敏感了,只不过是一个衡量的数字而已。 而且平常也总听到儿子和儿媳。还有侄女他们在唠叨这些,动辄就说哪件东西价值几百上千万,据说儿子的博物馆里即便是上亿甚至数亿的东西都有。他也倒没觉出什么。可是在她听到儿子说她随便买回来的一件东西,而且还是一个雕刻的带盖小竹筒,居然就价值千万,让张芷兰对自己已经形成了几十年的观念突然间有点接受不了了。 抬起头看着张辰的眼睛。问道:儿子,你说这些不是在和mama开玩笑吧,怎么mama花了五千块买回来的东西,这才说到第二件,就已经价值一千多万了。如果是你们买回来的。mama很容易就能相信,可这要是mama自己买回来的,确实有些不敢信了。 张辰笑着跟张芷兰说这都是真的,她的确是捡了一个超级大漏,拿出烟来点了一支,去拿茶壶泡水,让宁琳琅继续给张芷兰说一下其它的几件东西。 宁琳琅坐在张芷兰身边,从盒子里拿起一件镶着金线的核雕。把核雕里边那颗来回滚动的珠子稳定住了。指着珠子上一个笑道几乎很难看见的夏字,道:妈,您能看到这个夏字吗,这就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核雕第一高手,也是历史上的核雕第一高手夏白眼的标记。 张芷兰的身体这两年经过张辰的调养,已经完全或服了青chun活力。不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差,在某些如视觉听觉等基本功能上。比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还要强上不少呢。 见张芷兰点头说能看见,宁琳琅才又接着道:这个夏白眼能在一枚橄榄核上雕刻出十六个小孩子。每一个小孩子只有半粒米那么大,不但能把眉毛眼睛都做出来,就连表情都很明显,被人们成为圣手。 这件核桃雕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