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探亲 (第2/3页)
大名额鲁。”大家齐声答应。 这一晚,北屯子前所未有的热闹,男人们坐在库鲁的火炕上,与李榆谈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纳娅大婶带着妇女们把各家凑出来的麦面、rou做了一顿煮饽饽,哈达里、喇布杜这些孩子也屋里屋外疯跑,直到很晚大家才各自散去。 夜深了,库鲁的屋里只剩下库鲁、乌岱和李榆三人,库鲁、乌岱现在多少有了点官职,库鲁是牛录里的四千总之一,协助牛录备御管理牛录,乌岱是拨什库,掌管文书、粮饷,但实际上他俩干的是村长的活,有些话只能他们三人谈。 库鲁摇着头说:“我们原以为进了镇北关日子好过些,但没想到还是挨饿,大金国把我们安置在这里,按照‘计丁授田’的诏令分了地——每丁六垧,其他就是大衙门的一道合居同食命令,我们住进尼堪家里,同居的尼堪每月给我们每人四升粮食。大金国恩养来者的口号就是骗人的,大金国谁也没有恩养,我们住尼堪的房子、吃尼堪的粮食,开春以后和尼堪一起下田同耕,是尼堪在恩养我们,北屯子的尼堪并不富裕,我们来了之后就更过不下去了,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一帮老弱尼堪就更养不起我们了,现在好了,诸申和尼堪一样都成了穷光蛋,一起都得挨饿。” 乌岱接着说道:“其实‘计丁授田’也是欺负尼堪,给我们分的地都是尼堪耕种过的熟地,尼堪的地没有了,要么自己重新开荒,要么只有逃荒了。”他气愤地说道:“我们都是山里人,有的是力气和本事,从来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尼堪日子好过些,那是人家会种田,凭什么拿刀逼着人家养我们,想到这些我就脸红。” 李榆听萨哈廉说过诸申与尼堪合居同食的事,知道这是对尼堪的一项恶政,但没想到这项恶政不但伤害了尼堪,最终也让诸申吃不上饭了,不禁问道:“那我们怎么办?不能让大家总挨饿呀。”看到库鲁、乌岱无奈的样子,想了想又说:“要不我回来吧,我可以多干点活。” 乌岱笑了:“你回来有什么用,我们差不多二百人,加上村里的尼堪和从别处划过来的诸申有五百多口男女老少,你干的活再多也喂不饱这么多人。” 库鲁严肃地说道:“额鲁,大叔知道你的好心,但你绝不能回来,这副担子太重会把你压垮的,你今年十九了,该出去闯出一番事业了,以后我们这里的事你不要管,你必须记住,你以后的事业越大,北屯子人过好日子的希望也会越大,这比你多干些活重要得多。” 乌岱看见李榆一脸沮丧的样子,笑着说:“你别担心,这里还有我们两个老家伙,北屯子不会那么容易垮的,别的村子能活下去我们就能活下去,这里的人很好,那些尼堪也老实勤快,前些日子你们去打宁远,有一些明国的游兵散勇窜过来抢掠,屯子里的尼堪和我们一道齐心协力把他们打跑了,其实人都一样想过太平日子,不是被逼无奈,有谁愿意抛家舍业带着一家老小挨饿受冻去逃荒,我和你库鲁大叔商量过了,我们屯子以后没有主子、阿哈,也没有诸申、尼堪,有粮食大家一块分享,地里的活大家一块干,我们再组织些人手入山打猎,我就不相信我们挺不过难关。” 库鲁点点头补充道:“上次图赖给你的马和武器我们都留着舍不得卖,我们也要像别的牛录那样组织青壮练兵,以后打仗我们也要去,只要能分得战利品,我们屯子的人日子就会好过得多。” 听了他们的话,李榆立即觉得又有信心了。 乌岱走后,李榆把见到叶赫部满达海的事讲给库鲁,库鲁马上想起这个人,低声对李榆说:“我见过这个人,很有些本事,他派人找过我,要我与他一起跟后金国打,但我没有同意,我们与金国比起来力量悬殊太大,我不想把我们部落残存的几百人白白葬送掉,不过他说的很有道理,你确实要留一个心理,爱新觉罗家的人包括那个四贝勒在内,一个比一个野心大,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 第二天一大早,本牛录的备御巴扬哈就跑到库鲁家了,他昨晚就听奉集堡的旗丁说沈阳御前三等侍卫到北屯子探亲了,这种大汗的近臣可不能不见,再一打听是哪位侍卫,更把他吓了一跳,这个额鲁居然与他的主子七阿哥阿巴泰还有缘源,去年年底阿巴泰贝勒从宁古塔回来就一心想把这个额鲁纳入自己的牛录里,还摆出一副很乐意吃亏的样子接收了男丁、牲口很少的库鲁部落,结果没想到中途被阿巴亥大妃、四贝勒插了手,接受的人丁中偏偏少了额鲁,阿巴泰真的吃亏了,回家就被福晋臭骂了一顿。 巴扬哈是后金备御中少有的商人出身的人,当年在抚顺马市混得小有名气,老汗起兵造反时,他知道生意做不下去了,纠结了一帮马市里的小商小贩投奔了老汗,还混了个备御官职,不过等大家把他看清楚,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和他手下那帮人脑子够用,就是打仗太窝囊,久而久之出兵抢掠的事大家也懒得叫上他,还送他个外号“卖松子的巴扬哈”,没有出兵打仗的机会,就捞不到战利品,巴扬哈这个牛录也就穷得叮当响,不过巴扬哈不气馁,随时准备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比如今天这个人说不定就是一个机会,要不是怕走夜路遇上明军游兵散勇或者不要命的尼堪,他当晚就想跑到北屯子。今天一大早巴扬哈一溜烟就窜到库鲁这里,而且把牛录其他三个千总都带来了,他人还在门外就大呼小叫要见侍卫大人。 李榆一见巴扬哈就觉得这人容易亲近,巴扬哈是个瘦子,个头也不高,一双小眼喜欢乱转,没有什么吸引人注意之处,留给人的印象就是穷,棉袍、靴子都打着补丁,头上的旧皮帽的毛都要磨光了。李榆心里想,这家伙应该和我一样都是穷光蛋,这样的人总比有钱人好打交道。 果然没谈多久,两人就称兄道弟了,巴扬哈紧握着李榆的手动情地说:“额鲁兄弟啊,去年底听七阿哥说你来不了咱们牛录了,老哥心里难受啊,咱们牛录缺的就是你这种少年英才,你来了我们才有希望,可大汗要重用你,我们也只能瞪眼瞧着,指望着看你一眼就知足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我心里这个高兴啊,一夜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现在好了,总算是见着你了,咱们牛录就是你的家,老哥就把你当家里人,掏心窝子的话都跟你讲,反正库鲁大叔、乌岱大叔和在座诸位也不是外人。” 这时,巴扬哈突然站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