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公子卿相_第六十二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上) (第2/2页)

薄义不够体谅将士等等。这便说明小皇帝不怎么会处事,还嫩着,让他警惕的前事种种说不得真不是这位小皇帝动的手,说不得也真是巧合。

      如若孟惊羽就此放他守丧,便说明这位小皇帝的确有意削弱四境军侯势力,并且很有可能藉由这次南征的机会,在南境安插属于小皇帝自己的势力,便如先帝在时安在关西候梁轩身边的平西将军吴、德刚一样,他这镇南候的一亩三分地也是迟早不保,如果是这样,他必须提早做好准备要采取些什么措施。

      而后,孟惊羽用一根看似柔软实则有棱有角的大棒槌回应了曾胥的这封“丁忧”奏表——孟惊羽这小皇帝不仅准了曾胥守丧,还一道关心了一下曾胥这位老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胃口问题,顺便还十分体贴的安慰了一下曾胥这位多年的老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手下有人,你别担心,安安稳稳的丁忧去吧。

      一张圣旨里尽是些拳拳的关切之意,可浮波之下,那字里行间的意思却是呼之欲出——用不着威胁我,你老实守丧去吧,年纪大了就别作死,守丧以后干脆窝着别出来了,我手底下就是再缺人也不缺你这人。

      军人的心眼大多长在战场上,对于官场上的这些门门道道大多都不怎么看的明白,而曾胥虽然看明白了,但是也不便大规模的说得太明白,于是只得在嘴边两圈气出来的大水泡的陪伴下,稍作安排后,丁忧守制去了。

      而今,根据楚国安插在齐国的钉子的消息,再过不了两日路程,高远晨便能到达越衡郡,所以这一次,是联军与齐国之间,是林世卿与庞海之间,在高远晨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次交锋。

      铜角声响,从低沉到高亢,中央令旗分别抵至三军,原属曾胥的嫡系南境军如尤烈等人多被安排到了三军前锋营。

      由东到西的三军前锋闻声得令后拔剑出鞘,纵马而出,各营长官带着投石车、云梯、巨木、重弩等器械,以及其后盾兵、矛兵、弓兵齐齐压上。

      距离渐近。

      百余名铜角手陡然拔高了调子,尖锐激越的声响登时刺破了天空——那是已经进入到双方射程范围的提示。

      联军的脚步慢了下来,最前方已经转换成了双排立盾,攻城器械被裹在盾围后——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被射死的己方兵卒,一旦推着器械的兵卒死了,阵内的其他兵卒可以尽快补上。

      又过了一会儿,联军的步子停了,这一回包括悍勇无双的几个前锋营也都尽数隐藏在了盾围后。

      下一刻,难以计数的箭矢铺天盖地的交错行过,一部分向着越衡郡内,一部分向着越衡郡外,单支箭矢迅速划过天空的嗖嗖声响被无限放大,直到放大成了无数只雄鹰展翅唳啸的声音。

      不过几息时间,温热的血液就从盾围下显露出了殷红的痕迹,刺目的颜色一部分被焦草下的土壤吸收了,另一部分则将余下将士的军靴泡在其中,像是那些没能挨过第一波攻势的士兵们合不上的眼睛——看,你脚下的,那是我的血。

      而后,沾满了火油点燃了的箭矢再次咆哮着冲上天际,划着圆满的抛物线落到敌方的阵营里。

      当血液彻底超过脚下的土壤所能吸收的极限时,你来我往遮天蔽日的远攻终于告一段落,投石车和重弩被留在原地,正式投入使用,余下的部队继续前行。

      风早就停了,云却无端的渐渐散开,大片的天光没了遮挡后,前赴后继的撒了下来,冷铁的光芒也随之渐渐耀眼起来。

      云梯颤颤巍巍的借着城墙的垛口搭了上去,可前锋营的兵士却无法同云梯一般轻易便能上得城墙,巨石和残躯接连不断的滚落下来,一同滚落下来的还有密封的坛子,其中或是酒或是油,借着其后滚落的火把,围着越衡郡的一圈城墙外又燃起了一道高高的火墙。

      与此同时,旁侧的攻城巨木一来一回地撞着城门,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巨响。

      城门上方的庞海纵观全局,各项军令从他的口中有条不紊的传至各处——他早就料到了周楚联军必会在他们陛下到达前线之前发起一次总攻,只要他们将这一波攻势挺下来,待得陛下赶到,再尽力这么拖延下去,并且在此期间把握机会离间联军……

      这场战争中,他们齐国便说不定还会有新的转机。

      如果生死之间还有选择,那么也许大部分人会选择亡国而不亡命。但当生死之间已经没有选择时,那么宁可亡命也不亡国的人便会奋起,挣扎求存的便不仅是自己的命,更是大家的国。

      若是齐国幸而避过此劫,他庞海还得好好感谢一下那位一路屠城的汝阳侯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