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北征大捷 (第2/2页)
,我们奉了平章乃儿不花大将军命令前去查探明军虚实。” 杨璟随意找了个理由敷衍了一下。 守门的元兵嘟囔了一句,还感慨了一句当兵真是辛苦什么的,然后就例行公事的让杨璟出示平章大将军的令牌。 杨璟哪里有什么鬼的令牌,于是杨璟一个作了手势,身后大军便是如潮水般扑了过来。杨璟一马当先,挥刀便杀,咔擦咔擦几刀下去就把几个醒着的元兵杀掉了。 其他守门人虽然喝了酒但也被巨大的动静给惊醒了过来,不过为时已晚,他们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便是被如狼似虎的明军扑了上来斩成rou泥,血水泉涌而出流的满地都是。 一场小规模的战斗,速战速决很快就结束了,城墙上城门口的元兵已经被尽数屠戮掉了。按照约定,杨璟在城墙上三举火光为号。 打开了全宁城门,埋伏在全宁城下的大量明军蜂拥而入,顿时火光通透照亮了整个全宁城。 无数的元兵都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喝了酒好梦正酣,却被冲杀而来的明军手起刀落斩下了头颅,留下了一个碗口大的伤疤迸溅着新鲜的血液。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平章乃儿不花睡的正香,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只听得外面杀声震天,呼喊一片便心知不妙,急急忙忙披甲而出。 全宁城中元兵虽然数量很多,但是明军趁夜来袭,真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冲天的火光里,杀戮在街巷之中悍然展开。 狭窄的巷道里,一队明军先锋轻骑与元兵蒙古弓骑相遇在了一起,先锋轻骑立即发动了有死无生的冲锋,在狭窄的地形里来不及变幻阵型,还没摆出来锋矢或锥形等利于冲锋的阵势,骑兵们便如一杆笔直的长枪以一字长蛇的阵势插入了蒙古弓骑之中。 元兵们还没来得及弯弓拉箭已经被冲锋而来的骑兵冲了个七荤八素溃不成军。前面的蒙古弓骑更是人仰马翻倒在了地上一大片。明军先锋骑兵根本不会哪里会在意这些,稍作调整后,便是展开了第二轮冲锋,骑兵们踩踏着倒在地上的人马如履平地。刚才落马摔了个半死的元兵们经过马蹄一轮践踏,便由半死不活变成了真死不活。 大道之上,明军与元兵短兵相接。近身作战的话,长枪长矛长戟反而起不了作用了。长兵器配合阵型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方阵兵之所以威名远播就是因为巨盾与长矛互相配合攻守兼备。城中交战与平原野战有很大的区别,相对狭隘的地势上根本不适合摆出什么阵型来打阵地战,更多是以短兵相接的近身战为主。 罗马的角斗士威震世界,他们都是很擅长近身作战的兵卒,于是明军们入城之前已经退纷纷丢弃了长柄兵器,换上了战刀或者其他短兵。战斗力此消彼长,元兵交起手来自然是吃了大亏。长柄兵器与弓弩是元军的主要武器,但是此刻哪里有用武之地,两军人马混乱的绞杀在了一起,拿弓箭乱射一通的话,干掉两个敌人的同时也干掉了三四个自己人,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谁也不会做的。 不过要是不抵抗吧,那岂不是坐以待毙引颈受戮了?很多人渐渐的都杀红了眼睛,谁敢靠近老子,老子就杀了你,管你自己人还是敌人呢?保住自己小命才是王道啊。 全宁城中打打杀杀,呼喊声哭声夹杂着鼓声,要多混乱有多混乱,死者伤者不计其数,各种死法层出不穷。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特洛伊的木马记中所述一样,奥德修斯以木马计混入特洛伊城,希腊联军如狼似虎一样,坚不可摧的特洛伊城一举被攻破,从此也为特洛伊战争画上了句号。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正午时分才宣告结束。整个全宁城杀的尸骨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无数的宅院也都是在熊熊烈火之中付之一炬。繁华不已的全宁城一夜之间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像当年董卓劫驾西行迁都长安焚烧四百年的帝都洛阳一样。 此一战明军大获全胜,元兵几乎死伤殆尽,还有部分人不战而降,平章乃儿不花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平章乃儿不花本人也是被朱棣带人带人围困逼入了绝境,最后迫于无奈只好请求归降。 朱棣接受平章乃儿不花的请降,并且下令优待元兵降军,此举深得大将军徐达认可,后太祖朱元璋也因此事大大赞誉朱棣。太祖皇帝称朱棣“有乃父之风”,因朱棣为此事得到了朱元璋喜爱,从此朱棣在朝中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