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马贼?伏兵! (第2/2页)
德昭许掌柜来找老朽,说是公子您让他来的。老朽与他谈了一会公子的情况,见他说的不错,便将屈大的行踪告诉了许掌柜。大概又过了一个月,许掌柜来找老朽,说已抓住屈大,要押往长安,问老朽有没有书信捎给公子。老朽便请求许掌柜带我们祖孙两人来长安。” 李潜听了点点头。看来杜老七并不知道抓捕屈大的具体情况,他这次来存粹是想寻个投靠。于是李潜与杜老七闲聊了一会,便叫来仆人妥善安置杜老七祖孙。杜老七感激不尽,对李潜千恩万谢。 送走杜老七,李潜叫来老许,一问才知屈大已被关押在永兴坊的一处秘密据点里。李潜当即决定亲自审问屈大。 当晚,李潜悄悄来到位于永兴坊的秘密据点。这处秘密据点从外表上看不怎么起眼,看上去和周围的住户没什么两样。不过,在地下却有一座比大理寺监牢还要坚固的地牢,里面各种刑具一应俱全,用于关押拷打再方便不过。 李潜在据点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地牢,经负责人指点李潜看到了屈大。 屈大身材极为高大,头明显呈黄褐色,眼珠呈松绿色,明显不是汉人。屈大看到李潜来到,从别人对待李潜的态度中屈大看出李潜应该是地位最高的。他连忙扑到栅栏旁,哀求道:“求求你们,不要杀我,你们想知道什么?我把我知道的全告诉你们。” 李潜向摆了摆手,道:“既然你愿意主动说,也省去了我们许多手脚。说,你是不是负责钱三郎与祁连山马贼之间的联络?” 屈大连连点头,“对对,人正是负责此事。”
李潜道:“你干着差事有多久了?” 屈大道:“的干了有三四年了。” 李潜道:“钱三郎每年要为祁连山的马贼销多少赃?销赃所得的钱都用到了哪里?你要一五一十说明白。” “人一定说明白。一定说明白。”屈大连声答应,当下便将他负责马贼与钱三郎之间联系的三四年间的事一一向李潜说了一遍。 屈大所说的内容与杜老七当时说的差别不大。钱三郎为马贼销赃后是所得,一部分用来购买粮食和油盐酱醋、绸缎、布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这些日用品。还有一部分则用来购买皮革、刀剑、铜铁等等。剩下的则是钱三郎的佣金。钱三郎的佣金虽然高达三成,不过其中有很多钱三郎要拿来疏通关系。否则皮革、刀剑、铜铁等违禁物品如何能运送出关? 李潜听了,道:“刀剑、铜铁等物的数量有多少?” 屈大道:“刀剑的数量不多,因为数量多了即便是疏通关系也没人敢放出关。每年大概能运出去一千柄刀剑。铜铁的数量就不好说了。因为有时运送的是铜块铁块,有时运出去的是大量的铜器,比如铜盆、铜壶、铜瓶等等。铁器也是一样。粗略算算,每年大概有两三万斤铜和铁。” 李潜的脸色顿时寒了下来。铜铁、刀剑都是违禁物资,不允许对异族销售,一旦抓住就以通敌叛国论处。而钱三郎和屈大却明目张胆地在往外运,一运就是三年,竟然没被人察觉!这说明沿途的官员早已被他们买通了。另外,钱三郎不过是负责与马贼销赃,购买的这些弓箭、铜铁也都通过屈大交给了马贼,可马贼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每年一千柄刀剑,三年就是三千多柄,马贼才有多少人?要这么多刀剑干什么用?还有几万斤铜铁,马贼拿来干什么? 李潜问道:“这些铜铁、刀剑都是运到你们在祁连山的老巢里去吗?” 屈大点点头,道:“没错。” 李潜追问道:“你们有多少人?” 屈大道:“原来老当家在的时候我们不过五百多人。后来姑爷来了之后便大肆扩大山寨,而且每年都从高昌过来几百人投靠姑爷,现在山上大概有四千多人。” “有多少战马?” 屈大道:“至少三千多匹。” “哪里来的这么多战马?” 屈大道:“姑爷让另外一帮人用铜铁向吐谷浑人换战马。换来的马大多是青海骢。” “这么说铜铁全用来换战马了?” 屈大摇摇头,道:“不是,还有一部分姑爷让打造成箭头和甲片。”箭头自然是用来做箭枝用的,甲片穿在一起缀在牛皮上就成了皮甲。这种皮甲在游牧民族里最是常见。 李潜心中大吃一惊。祁连山马贼的规模已达到四千多人!而且还都是骑兵。这哪里是什么马贼?分明就是一支伏兵!如果大唐与高昌一旦起了战事,大唐不清楚这帮马贼底细的情况下,这支伏兵截断大唐的粮道……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